1政府補助電影院購買數位電影放映設備之分析研究AnalysisofGovernment-subsidizeddigitalcinemaprojectorsforTheaters湯素貞《中文摘要》數位時代來臨,電影的發展也即將面臨重大的變革,美國好萊塢電影界與科技界在數位電影的研發上努力不輟,也成功的在本世紀將電影推向全數位化的境界。本研究觀察到本國產、官界在此風潮的刺激之下合力購買了數位電影相關設備,卻再度突顯出本國電影補助政策與產業之間觀點落差的問題。也發現數位電影機制的發展並非現階段能拉抬本地電影占有率的主要方向。關鍵詞:數位電影、匯流、銀幕配額制度、映演窗口、靈光《ABSTRACT》ForthecomingofDigital-age,developmentofcinemawillfacearevolutionofhumaninventions.HollywoodmakeseffortonscreenandtechnologyresearchforDigitalCinema,andpushcinematowholedigitalworldinthiscentury.Observingtheindustryandthegovernmentofourcountryinthisessay,theyboughtDigitalCinemafacilitiesfromco-ordinationwerestimulatedbythistrend.Thisphenomenonrevealsmoreproblemsbetweenstrategyofgovernment-subsidizedandtheviewpointofindustry.DiscoveringDigitalCinemadevelopmentisnotthemaindirectionofenhancinglocalcinemamarketrate..Keywords:DigitalCinema,D-cinema、convergence、screenquota、2Window、aura壹、研究動機與目的二十一世紀是個聚合化、全球化與匯流(convergence)的時代,新傳播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創舉,使得全球的消費文化也跟著轉變。以傳播史的進程而論,從早期的口語傳播部落化消費型態到文字傳播的非部落化消費型態,乃至廣播、電影、電視發明之後傳播的再部落化消費型態,而到達當今最受關注的進行式---網路的新部落化消費型態。台灣電影產業在這一波波的進程運動與好萊塢主控的黑手及政府的政策配合之下,不斷的面臨挑戰,台灣國產的電影本地票房比例從1993年的4.2降至2001年的0.13之後,已然呈現低迷的態勢(馮建三,2004)。電影產業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從行銷學的4P(Product產品、Price價格、Promotion促銷、Place通路)來分析,戲院無疑是在電影產業中扮演著通路的角色,在僅是膠捲放映的時代,戲院是電影的唯一通路,利潤也極為豐厚,但是在上述的因素衝擊之後,戲院生態不斷的面臨重組或瓦解。檢視政府在電影產業的興衰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南韓為例,1999年其政府成立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reanFilmCommission,KOFIC)後,在映演業的政策方案中,重新修訂1965年以來所實行的銀幕配額制度(screenquota),幫助南韓電影產業直到2002年的年成長率竄升到14.2(顏如妙、楊舜慧,2003)。在全球數位電影議題不斷的蔓延與數位電影產業的創新攻勢之下,本國政府(新聞局)參照韓國、法國、澳洲等國的輔導方案之後(台灣電影網,2006)擬定了相關的輔導措施,其中包括了數位電影放映設備的補助方案,從2002年以來,政府共釋出一千八百一十四萬元補助九家電影院設置數位放映系統(台灣電影網,2003、2004),而本地的電影創作者也已經開始大量使用數位的流程拍製電影作品,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的問題為:1、政府實施的數位電影政策與輔導是否對本地的電影院產業造成影響?數位電影的發展是否造成映演通路的新變革?美國在獨霸全球傳統電影市場多年之後,依然掌控新興的數位電影科技發展的優勢,這是否將繼續造成弱勢國家的再讓步,甚至是弱勢戲院的輓歌?政府亟欲與國際接軌而對國內電影院某幾家有意願購置數位電影放映系統的業者,採數位電影器材補助措施,電影院受到政府的補助卻仍然叫苦連連,為什麼?做與不做政府該如何拿捏?2、政府在「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電影產業振興計畫」之「文化創意3產業發展計畫」子計畫中提出將台灣電影產業之相關輔導政策列入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政府所補助與推動的數位電影院措施,到目前為止是否如政府所預期的對本國電影票房的提升呈現顯著的效益呢?如果沒有?問題又是出在哪裡呢?貳、文獻探討一、樂園、電影院、夢工廠那麼,「電影院」又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電影是經由虛構與幻想的過程所製造的產物;電影業是一處製造夢想的地方,一個夢的工廠。BonnieTurrow(1997)指出,傳播產業的權力結構基本上可以區分為三個重要區塊,即創作(creation)、發行(distribution)、映演(exhibition)。JanetWasko(2003)則指出電影會賣給許多的零售商(retail),包括電影院、家庭劇院、第四台以及電視與DVD連鎖店。而網際網路以及隨選視訊(video-on-demand)也漸成新興的零售商。而「電影院」(Theaters/Cinemas)仍然被視為最主要的電影通路,建立消費者對電影的興趣是促成票房最重要的因素,同時也為其他通路建立該部電影的口碑。一個不好的開場通常會扼殺一部電影的潛力。無疑的,電影院是Turrow所說的權力結構中映演區塊的子項目,在JanetWasko的論述中,電影院則是這龐大系統中的龍頭,不管科技如何進展,電影院還是電影產品的票房指標,也就是H.Voge所言---電影院就是電影通路的映演窗口(window)(轉引自李雅惠,2000)。從表1可窺之,未來美國的電影發行市場的型態,電影院仍為首要通路。表1美國電影發行型態與市場1950年1980年現在(2003年)未來電影院電影院電影院電影院首輪有線電視付費電視節目網路重映商業聯盟付費頻道隨選視訊4非劇院家庭錄影帶家庭錄影帶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無線電視/商業聯盟無線電視/商業聯盟非劇院非劇院非劇院市場包括十六釐米影片、學校、旅館、醫院、監獄、軍隊等。資料來源:HowHollywoodWorks:Exhibition/Retail,2003,p.105二、政府政策的影響台灣的映演產業的發展可追溯到1911年7月日本人高松豐次所開幕的「芳乃亭」電影院,當時日本人對於台灣獨立製片,給予種種意識形態的限制,1945年底,雖然台灣本土自製的劇情片有八部,卻全部都以日語發音。台灣光復之後(1946年)全台灣登記有案的戲院共149家(葉龍彥,1998),同年,政府與美國簽定「中美友好條約」,美商八大在台設立代理部門,與映演商簽定了長期的映演契約,保障映演檔期(李雅惠,2000)。50-70年代時期,大陸片源中斷,造成美商八大挾配額影片進口的保障成為進口大宗(林嫻如,2000)。60年代受到社會經濟成長的影響,提供了映演業高度成長的基礎,1966年,全省電影院數量暴增至693家,成長率高達292%(盧非易,1998)。70年代則為台灣映演業的黃金時期,總計有826家電影院(盧非易,1998)。80年代至90年代,新科技的發展為電影票房帶來了影響,包括電視的普及率升高,以及錄影機的發明,和MTV事業的興起,都壓縮到了電影院的生存(林嫻如,2000),儘管電影院因應此危機將單廳映演轉型為多廳映演,電影院的數量仍避免不了在1985年以後逐年遞減中(蕭偉強,2005)。雖然新科技與新興產業為電影院的發展投下變數,政府的政策也在此時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一)銀幕配額制度(screenquota)南韓於1998年開始實施電影產業振興政策並經過多次南韓文化勞工5反好萊塢抗爭運動之後,即嚴密實施銀幕配額制度,該國法條規定,法定映演國片日最低可降至106天,也就是29%,在好萊塢片強勢攻勢下,韓國電影院私底下衍生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態勢,也就是虛報放映韓片的天數,以1997年之前來說,實際上只放映了86天國片,大約是25%的有效配額(馮建三,2004)。即便如此,韓國在電影產業振興政策實施之後,已將該國的電影市場年平均的成長率提升到14.6%(顏如妙、楊舜慧,2003)。台灣政府(新聞局)曾於1980年草擬「電影法」,與外片配額法一齊修正,《電影法》第十一條明定戲院應按新聞局規定的比例映演國片,減少美國片商十部電影配額。電影片映演業,應依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比率,映演國產電影片,用於輔導國片。《電影法》第四十條明定,對外片徵收國片輔導金為促進國產電影片之發展,對輸入之外國電影片,得徵收國片輔導金,並於1983年正式公布。此二法在我國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之後,立法院於2001年10月31日完成修訂予以廢止,馮建三(2005)指出在此之前,此二法從未施行過。新聞局於2006年對我國是否強制實施「國片映演比率」做了如下回應:「電影法第39條之二第1項第2款有關國片映演比率,狹義定義為電影片映演業一年內應映演一定比例之國產電影片。惟因涉及WTO約定承諾問題,且以目前我國國片票房普遍不理想之情況下,全面實施映演比率,將衝擊電影片映演業(全臺約一百八十家、六百八十廳)生計,且國片須至全臺各戲院上映,亦加重片商之影片拷貝成本(拷貝一部平均約需新臺幣三萬至五萬元),因此現階段在未有足夠片量以因應各廳院,以及WTO承諾之困難下,實不宜貿然實施映演比例。」(台灣電影網,2006)本文將針對此回應與電影院經營者對此回應的看法做出分析。(二)全球化---好萊塢攻略HaroldA.Innis(1972)曾說權力的集中與擴張帶來了政治結構的不安與衝突。上述的南韓與本國所擬定的銀幕配額制度所對抗的對象即是美國的好萊塢。美國電影在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地方,擁有介於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市場佔有率,沒有任何單一的國家的電影工業能夠與之匹敵(參見表2)。1990年到2000年之間,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的市場佔有率成長一倍,1999年和2000年的海外市場收益都超過六十億美金,好萊塢在電影的消費市場上佔盡了主控地位(魏玓,2003)。表2台英法港韓五地電影消費好萊塢化的晚近狀態*1993-2001年代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16美片佔香港票房%*27.531.242.148.153.060.460.256.7美片佔南韓票房%80+75+75+6055+54+NA53.7(2000)美片佔英國票房%94.285.683.7NA**74-9286.0NA77.0(2000)美片佔法國票房%57.161.053.954.352.564.054.146.6美片佔台灣票房%*66.978.383.891.693.896.596.7約95港片佔台灣票房%29.017.914.96.95.33.12.9約4.4*美國電影(大致就是好萊塢大廠的電影,但為周延計,仍以美國電影相稱)佔四地票房的比例。港台韓為包括美片的外片(仍以美國片為絕大多數)。**見表三說明。資料來源:盧非易等人設置的http://;中華民國九十一年電影年鑑等多種相關產業報告及出版品,以及http://(轉引自《全球好萊塢附錄萎縮的電影,蓬勃的好萊塢新聞:檢討台灣的一個異相》(p.361),馮建三,2003,台北,巨流。)台灣的國片市場在好萊塢片多年的滲透與對本地政府政策的施壓之下,於近年幾乎全部崩盤。2001年(參見表3),該年全台的票房國片僅佔0.13%,美商發行的影片佔票房的95%(參見表2),其中變化幅度較顯著且與台灣密切相關的就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