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2011-95、焊接工艺评定6、焊接技能评定7、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8、铝及铝合金焊接9、铜及铜合金焊接10、钛及钛合金焊接5、焊接工艺评定5.0.1在掌握材料的焊接性能后,必须在工程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5.0.2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的规定进行。5.0.3焊接工艺评定前,应根据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按照设计文件和制造安装工艺拟定焊接工艺预规程。5.0.4焊接工艺评定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5.0.5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的坡口加工、组对及清理等工艺措施应执行本规范第13.1条的要求。5.0.6焊接工艺评定所用设备、仪表的性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符合本规范第3.0.7条的规定。5.0.7焊接工艺评定应在本单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应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接人员施焊。检测试验工作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进行。5.0.8焊接工艺评定过程中应做好记录,评定完成后应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应由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核。5.0.9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预规程、检测试验报告、评定试样等应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进行归档保存。5.0.10工程产品施焊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焊工施焊和焊后热处理工作。一个焊接工艺规程可依据一个或多个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一个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用于编制多个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规程宜采用本规范附录A中表A.1规定的格式。6、焊接技能评定6.0.1焊接技能评定应由企业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组织和实施。不具备成立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的企业,可委托已具备条件的企业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组织考试。6.0.2企业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应具备下列条件:1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有焊接工程师、射线检测人员和焊接技师。2企业应具有管理不少于50名焊工的能力。3应具有相应的焊接设备、场地、试件及试样加工设备、试验及检测手段。4应具有适用于不同焊接方法、不同材料种类的理论知识考试题库,有满足焊接技能评定要求的焊接工艺评定。5应具有健全的考场纪律、监考考评人员守则、保密制度、考试管理、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6.0.3企业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应负责审查焊工的技能评定资格,编制焊工的技能评定计划,提供焊接工艺规程,监督技能评定,评定考试结果,签发合格证,建立焊工档案,审批焊工免试资格。6.0.4申请参加焊接技能评定的焊工应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所申请考核作业项目的需要,经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能独立担任焊接工作,并经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批准后参加考试。6.0.5焊接技能评定应包括基本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评定两部分,考试内容应与焊工所从事的焊接工作范围相适应。基本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操作技能评定。6.0.6基本知识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及维护;2金属材料、焊接材料的一般知识与使用规则;3焊接操作工艺,包括焊接方法及其特点、工艺参数、焊接线能量、熔渣流动性、保护气体的影响、操作方法、焊接顺序、预热、后热等知识;4焊接缺陷的种类、避免与消除、焊接变形的预防与处理的一般知识;5现场焊接的准备工作,工作范围内的焊接符号及其识别;6安全防护技术和安全操作知识。6.0.7持证的焊工增考同一焊接方法的项目时,可不再进行基本知识考试。当增考项目的材料类别、焊接方法改变时,应增考相应材料类别、焊接方法的基本知识。参加工艺评定试件焊接的焊工,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可免予参加相应项目的基本知识考试及操作技能评定。6.0.8焊接操作技能评定的焊接工艺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6.0.9焊接操作技能评定的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评定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GSZ6002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锆及锆合金的焊接操作技能评定应按每个母材牌号分别进行,焊缝表面应为银白色,弯曲检验参数应与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GSZ6002中表A-17Ti-2的要求相同。2一名焊工可以在同一个公称尺寸大于等于200mm管状试件上考核水平固定及垂直固定两个位置的焊接,并应符合(图6.0.9)的规定,两位置的接头部位应列入技能评定范围。当接头部位检验不合格时,应判定两个位置均不合格。垂直固定考试部分水平固定考试部分图6.0.9同一管状试件上考核垂直固定和水平固定两个位置3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GSZ6002规定的弯曲性能检验:1)采用焊条电弧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非短路过渡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埋弧焊方法或这些方法的组合,焊接除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锆及锆合金以外的母材;2)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方法焊接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4不进行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GSZ6002规定的弯曲性能检验时,技能评定试件母材的代用可按表6.0.9的规定执行,但其焊接材料应与原规定的技能评定试件母材相匹配。表6.0.9考试试件母材的代用原规定的试件母材试件代用母材低合金结构钢碳素钢Cr—Mo系列耐热钢碳素钢、低合金结构钢奥氏体不锈钢碳素钢、低合金钢镍及镍基合金奥氏体不锈钢5当对焊接操作技能评定提出其他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金相组织等试验要求时,应对技能评定试件进行相应项目的试验,其合格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GSZ6002规定以外的焊接方法、母材、填充材料、特殊焊缝(耐磨层堆焊、端接焊缝和塞焊缝等)和特殊条件的焊接操作技能评定,其内容、方法和评定标准,由企业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按照有关设计文件和焊接技术条件,参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制订,并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审查认可。6.0.10基本知识考试或操作技能评定结果不合格的焊工,允许在三个月内补考一次。其中弯曲试验,若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不允许复做,本次补考评为不合格。补考仍然不合格者,应经再次培训后方可重新考试。6.0.11焊工考试合格项目的有效期限为3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企业应建立焊工焊接档案,内容应包括焊工焊绩、焊缝质量检验结果、焊接质量事故等,作为对焊工考核的证明资料。2连续6个月以上中断焊接作业的焊工,当能满足下列规定之一时,可重新担任原合格项目的焊接作业。1)重新进行该项目的操作技能评定合格;2)现场焊接相应项目长度不小于300mm的板状对接焊缝;或焊接相应项目的管状对接焊缝,且不得少于1个焊口,累计周长不得小于360mm,应经射线检测全部合格。3焊工在合格项目的有效期内,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累计底片张数)应为90%以上;或超声检测一次合格率(累计焊缝延长米)应为99%以上,企业质检部门应提供该焊工的焊绩证明资料,可由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办理延长该合格项目有效期3年。4现场焊接质量低劣的焊工,由企业质检部门提出,经企业焊接技能评定委员会核准后,可注销其合格签证。该焊工应经培训后方可重新进行考试。6.0.12按其他相关标准进行焊接技能评定合格的焊工,应经建设单位(或监理)的焊接责任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从事本规范适用范围的焊接工作,认可项目应符合本章规定。6.0.13焊工的焊接技能评定记录、焊接技能评定结果登记表及合格证书宜采用本规范附录B规定的格式。焊接操作技能评定项目应采用代号表示,代号的表示方法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GSZ6002的规定。7、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7.1一般规定7.1.1本章适用于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0%的碳素钢及合金钢现场设备和管道的焊接施工。7.1.2本章适用于焊条电弧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埋弧焊、气电立焊、螺柱焊和气焊方法。7.2焊前准备7.2.1焊件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碳钢及碳锰钢坡口加工可采用机械方法或火焰切割方法。2低温镍钢和合金钢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加工方法。3不锈钢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加工或等离子切割方法。4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应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5不锈钢复合钢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加工法。若用热加工方法时,宜用等离子切割方法。热加工切割和加工坡口时的熔渣不得溅落在复层表面上。7.2.2焊件组对前及焊接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杂质、污物、油、锈、毛刺和镀锌层等清理干净,并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7.2.3除设计规定需进行冷拉伸或冷压缩的管道外,焊件不得进行强行组对。7.2.4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母材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7.2.5设备、卷管对接焊缝组对时,错边量应符合表7.2.5及下列规定:1只能从单面焊接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其内壁错边量不应大于壁厚的10%,且不应超过2mm。2当采用气电立焊时,错边量不应大于母材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3复合钢板组对时,应以复层表面为基准,错边量不应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大于1mm。表7.2.5设备、卷管对接焊缝组对时的错边量(mm)焊件接头的母材厚度T错边量纵向焊缝环向焊缝T≤12≤T/4≤T/412<T≤20≤3≤T/420<T≤40≤3≤540<T≤50≤3≤T/8T>50≤T/16,且≤10≤T/8,且≤207.2.6焊缝不得设置在应力集中区,应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板卷管或设备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节间纵向焊缝间距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2管道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2)当公称尺寸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3卷管的纵向焊缝应置于易检修的位置,且不宜在底部。4有加固环、板的卷管,加固环、板的对接焊缝应与管子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l00mm。加固环、板距卷管的环焊缝不应小于50mm。5加热炉受热面管子的焊缝与管子起弯点、联箱外壁及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0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6除采用定型弯头外,管道对接环焊缝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并且不应小于100mm。管道对接环焊缝距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需进行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应小于100mm。7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当必须在焊缝上开孔或开孔补强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3.3.6条的规定。7.2.7坡口形式和尺寸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0.1-1、表C.0.1-2和现行国家标准《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复合钢的推荐坡口》GB/T985.4的规定。7.2.8不等厚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当内壁错边量大于本规范第7.2.4条、第7.2.5条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时,应按(图7.2.8)进行加工修整。图7.2.8不等厚对接焊件坡口加工T1——不等厚焊件接头的薄件母材厚度;T2——不等厚焊件接头的厚件母材厚度;注:用于管件时,如受长度条件限制,图(a)①、图(b)①和图(c)中的15o角可改用30o角。15°T1T2①T2-T1≤10mm②T2-T1>10mmT2T115°45°(a)内壁尺寸不相等(b)外壁尺寸不相等15°T1T2②T2-T1>10mm①T2-T1≤10mmT2T115°45°15°T1T2(c)内外壁尺寸均不相等(d)内壁尺寸不相等的削薄30°T1T215°1.5T1≤57.2.9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