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设备维修制度•5.1概述•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5.3机械设备的点检定修制•5.4设备故障管理•5.5实验实训课题5.1概述•5.1.1计划预修制•计划预修制,又称计划修理制,是指我国工业企业50年代从苏联引进后开始普遍推行的一种设备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是进行有计划的维护、检查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其特点在于预防性与计划性,即在设备未曾发生故障时就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的维修。下一页返回5.1概述这种按事先规定计划进行的设备维修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设备维修制度,有利于事先安排维修力量,有利于同生产进度安排相衔接,减少了生产的意外中断和停工损失。运用这种维修制度,要求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故障理论和规律,允分掌握企业设备及其组成部分的磨损与破坏的各种具体资料与数据。在设备众多、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重点设备以及设备的关键部件上应用。计划预修制的内容主要有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清洗换油和计划修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概述•5.1.2计划保修制•计划保修制是60年代在总结计划预修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三级保养和计划大修。这是一种有计划地进行保养和大修的制度和方法。它体现了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重心由修理向保养的转变,反映了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进步和以预防为主的维修管理方针。三级保养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依据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概述•1.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操作工人每班必须进行的设备保养工作,其内容包括清扫、加油、调整、更换个别零件、检查润滑、异音、漏油、安全以及损伤等情况。日常保养配合日常点检进行,是一种不单独占据工时的设备保养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概述•2.一级保养•一级保养是以定期检查为主,辅以维护性检修的一种间接预防性维修形式。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清扫、调整各操作、传动机构的零部件;检查油泵、疏通油路,检查油箱油质、油量;清洗或更换渍毡、油线,清除各活动面毛刺;检查、调节各指示仪表与安全防护装置;发现故障隐患和异常要予以排除,并排除泄漏现象等。设备经一级保养后要求达到外观清洁、明亮;油路畅通、油窗明、净、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安全防护、指示仪表齐全、可靠。保养人员应将保养的主要内容、保养过程中发现和排除的隐患、异常、试运转结果、试生产件精度、运行性能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专业维修人员(钳工、电工、润滑工)配合并指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概述•3.二级保养•二级保养是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二级保养的工作有大修理和小修理的部分工作,又要完成中修理工作的一部分,主要针对设备易损零部件的磨损与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二级保养要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还要求润滑部位全部清洗,结合换油周期检查润滑油质,进行清洗换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概述检查设备的动态技术状况(噪音、振动、温升、油压等)与主要精度,调整安装水平,更换或修复零部件,刮研磨损的活动导轨面,修复调整精度已劣化部位,校验机装仪表,修复安全装置,清洗或更换电机轴承,测量绝缘电阻等。经二级保养后要求精度和性能达到工艺要求,无漏油、漏气、漏电现象,声响、振动、压力、温升等符合标准。二级保养前后应对设备进行动、静技术状况测定,并认真做好保养记录。二级保养以专业维修人员(钳工、电工、润滑工)为主,操作工参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概述•5.1.3全员生产维修制(TPM)•全员生产维修制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又称预防维修制,是日本在学习美国预防维修的基础上,吸收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和以往设备维修制度中的成就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我国是80年代开始,引进研究和推行这种维修制度的。全员生产维修制的核心是全系统、全效率、全员。上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5.2.1设备检查制度•设备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1.日常检查•日常检查的内容有振动、异音、松动、温升、压力、流量、腐蚀、泄露等可以从设备的外表进行监测的现象,主要凭感官进行,对于设备的重要部位,也可以使用简单的仪器,如测振仪、测温计等。日常检查主要由操作工人负责,使用检查仪器时则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所以也称在线检查。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对一些可靠性要求很高的自动化设备,如流程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需要用精密仪器和计算机进行连续监测和预报的作业方法,称为状态监测。每种机型设备都要根据结构特点制订日常检查标准,包括检查项目、方法、判断标准等,并将检查结果填入记录表中。经验证明,只要把设备的日常检查做好了,80%以上的隐患是可以早期察觉、排除的。表5-1为某机床设备日常检查内容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2.定期检查•设备的定期检查是指维修工人按照计划和规定的检查间隔期,根据检查标准,凭人的感官和检测仪器对设备状态进行的比较全面的检查与测定。作为一项保障设备技术状态的基础工作,它可以用于周期性的定期预防性维修,特别适用精密、大型、稀有及关键设备和重点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也可以用于状态监测的维修,对某些特种设备如动力、动能发生设备,起重设备,锅炉及压力容器,高压电器设备等更是不可缺少的保障。为此定期检查主要针对下列设备的检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1)精密、大型、稀有、关键设备;•(2)重点设备、质控点设备;•(3)起重设备;•(4)动力动能发生设备;•(5)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6)高压电器设备。•其目的是查找设备是否有异常变化,掌握零部件的实际状况,确定有无维修或更换的必要,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做好预防维修的相关准备工作。设备定期性能检查是针对主要生产设备,包括重点设备、质控点设备的性能测定,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征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保持设备的规定性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3.专项检查•设备专项检查一般包括设备精度检查和可靠性试验。•设备定期精度检查是针对设备的几何精度、运转精度进行检查,同时根据定期检查标准的规定和生产、质量的需要,对设备的安装精度进行检查和调整,作好记录并计算设备的精度指数,以了解设备精度的劣化速度,掌握设备在运动状态下某些精度、性能变化的规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机床的精度指数是反映机床精度高低的参数值,对精密机床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测定,以了解其精度变化情况,在检查机床精度时,主要是与机床出厂时的检验精度值进行比较和计算精度指数T,确定其变化,以便对机床进行调整或检修。在进行精度检查确定检测项目时要根据其加工产品特点和机床的动、静态状态来衡量,从而选定主要精度项目进行查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设备精度指数的计算式如下:•(5-1)•式中T—设备精度指数;•Ts—精度项目允差值;•Tp—精度项目实测误差值;•n—精度项目数。2(/)psTTTn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综合精度指数反映了设备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也为判别这种影响的程度能否继续使用该设备或对之该作何种处理提供一个概要的依据,其大致判别依据如下:T≤0.5为新机床验收条件之一;T≤1为大修理后机床验收条件之一;1<T<2仍可继续使用,但需注意调整;2<T≤3设备需进行重点修理;T>3设备需进行大修理或更新。•企业可根据本身的生产特点、设备构成、技术性能及质量状况,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合理地制订各种设备的T值,作为评定设备综合精度的标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精度指数值只是反映机床技术状态的条件之一,不能全面反映其性能劣化程度,因此,在应用时还需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应用。•可靠性试验是对特种设备如起重设备、动力设备、高压容器、动能发生设备及高压电器等有特殊要求的设备,进行定期的预防性安全可靠性试验,由指定的检查试验人员和持证检验人员负责执行,并作好检查鉴定记录。•设备定期检查对象、目的及内容如表5-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5.2.2计划修理制度•计划预修既可做到防患于未然,又可节省维修时间,有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率。但是,它的优越程度与其修理时机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比较传统的选择原则是以机械的有效使用时间作为指标,当机械达到规定的使用期限时,即对其进行预防维修。因此,确定修理周期成为首要问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1.确定修理周期•(1)修理工作的种类。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修复工作量和工期,传统的分类方法将修理分为小修、项修(中修)、大修三类。•①小修。设备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计划维修。对于实行状态监测维修的设备,小修的内容是针对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状态监测诊断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部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对于实行定期维修的设备,小修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掌握的磨损规律,更换或修复在维修间隔期内即将失效的零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功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②项修。项修是项目维修的简称。它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状态劣化已难以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部件进行针对性维修。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维修和调整精度,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精度和性能。项修的工作量视实际情况而定。项修具有安排灵活,针对性强,停机时间短,维修费用低,能及时配合生产需要,避免过剩维修等特点。对于大型设备,组合机床,流水线或单一关键设备,可根据日常检查、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利用生产间隙时间(节假)安排项修,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已较广泛地开展了项修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项修是中国设备维修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一种维修类别。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③大修。设备的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计划维修。大修时,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格的零件;修复和调整设备的电气及液、气动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等;达到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规定功能和精度。•(2)修理周期结构。修理周期是指机械设备到达大修理的时间,通常用运转时数来表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修理周期的结构是指一个修理周期内修理次数、类别和排列方式。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修理周期结构是不同的,但都是按照共同规律来构成的,都反映了整机的可靠性指标与构成机械的各零部件潜在寿命之间的关系。如图5-1所示为某一机械设备在一个修理周期内,大修、中修(项修)、小修(有时也包括定期检查)的次数和排列顺序。修理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次修理(不论大、中、小修)之间的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间。它有大修间隔期、中修间隔期、小修间隔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3)确定修理周期。在正常生产和遵章使用的前提下,设备各部件的受力状态符合原设计的要求,所产生的自然磨损和材料疲劳现象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可找出一定的周期,这种周期一般是根据实践经验制订的,主要的依据是定期检查中的原始记录。设备各部位的损耗程度不同,使用周期各异,因而修复工作量也不一样,有的需要停产时间长些,有的则短些。根据设备使用寿命、修复工作量和工期,构成修理周期结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例如,初轧机每月要进行2~3次小修,每次8~16h;每年进行一次中修,工期一般不超过10大,每3~5年进行一次大修,工期为12~15大。又如,高炉每3个月进行一次小修,3年左右进行一次中修(炉壳不动),10~12年进行一次大修(更换炉壳)等。各企业对各类主要生产设备的检修周期都做了规定,并在一定时间内予以固定。但是,这种固定的检修周期是相对的,要随着生产操作的熟练程度、维护工作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