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操作系统讲义5设备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设备管理第五章设备管理5.1I/O系统5.2I/O控制方式5.3缓冲管理5.4设备分配5.5设备处理5.6磁盘存储器管理第五章设备管理5.1I/O系统5.1.1I/O设备1.I/O设备的类型1)按传输速度的高低,可将I/O设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速设备,这是指其传输速率仅为每秒钟几个字节至数百个字节的一类设备。属于低速设备的典型设备有键盘、鼠标器、语音的输入和输出等设备。第二类是中速设备,这是指其传输速率在每秒钟数千个字节至数万个字节的一类设备。典型的中速设备有行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第三类是高速设备,这是指其传输速率在数百千个字节至数十兆字节的一类设备。典型的高速设备有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等。第五章设备管理2)可将I/O设备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块设备(BlockDevice),这类设备用于存储信息。由于信息的存取总是以数据块为单位,故而得名。它属于有结构设备。典型的块设备是磁盘,每个盘块的大小为512B~4KB。磁盘设备的基本特征是其传输速率较高,通常每秒钟为几兆位;另一特征是可寻址,即对它可随机地读/写任一块;此外,磁盘设备的I/O常采用DMA方式。第二类是字符设备(CharacterDevice),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其基本单位是字符,故称为字符设备。第五章设备管理3)这种分类方式可将I/O(1)独占设备。(2)共享设备。(3)虚拟设备。第五章设备管理2.设备与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图5-1设备与控制器间的接口缓冲转换器控制逻辑信号数据数据信号线状态信号线控制信号线至设备控制器I/O设备第五章设备管理5.1.2设备控制器1.设备控制器的基本功能1)接收和识别命令2)数据交换3)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4)地址识别5)数据缓冲6)差错控制第五章设备管理2.设备控制器的组成图5-2设备控制器的组成数据寄存器控制/状态寄存器数据线I/O逻辑…控制器与设备接口1控制器与设备接口i数据状态控制数据状态控制…地址线控制线CPU与控制器接口控制器与设备接口第五章设备管理5.1.3I/O通道1.I/O通道(I/OChannel)设备的引入实际上,I/O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它具有执行I/O指令的能力,并通过执行通道(I/O)程序来控制I/O操作。但I/O通道又与一般的处理机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其指令类型单一,这是由于通道硬件比较简单,其所能执行的命令,主要局限于与I/O操作有关的指令;再就是通道没有自己的内存,通道所执行的通道程序是放在主机的内存中的,换言之,是通道与CPU共享内存。第五章设备管理2.通道类型1)字节多路通道(ByteMultiplexorChannel)图5-3字节多路通道的工作原理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控制器D控制器N…A1A2A3…子通道AB1B2B3…子通道BC1C2C3…子通道CN1N2N3…子通道NA1B1C1…A2B2C2…设备第五章设备管理2)数组选择通道(BlockSelectorChannel)字节多路通道不适于连接高速设备,这推动了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数组选择通道的形成。这种通道虽然可以连接多台高速设备,但由于它只含有一个分配型子通道,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执行一道通道程序,控制一台设备进行数据传送,致使当某台设备占用了该通道后,便一直由它独占,即使是它无数据传送,通道被闲置,也不允许其它设备使用该通道,直至该设备传送完毕释放该通道。可见,这种通道的利用率很低。第五章设备管理3)数组多路通道(BlockMultiplexorChannel)数组选择通道虽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却每次只允许一个设备传输数据。数组多路通道是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能使各子通道(设备)分时并行操作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道。它含有多个非分配型子通道,因而这种通道既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通道利用率。也正因此,才使该通道能被广泛地用于连接多台高、中速的外围设备,其数据传送是按数组方式进行的。第五章设备管理3.“瓶颈”问题图5-4单通路I/O系统设备1设备2设备3设备4设备5设备6设备7控制器1控制器2控制器3控制器4通道1通道2存储器第五章设备管理图5-5多通路I/O系统I/O设备控制器1控制器2通道1通道2存储器I/O设备I/O设备I/O设备第五章设备管理5.1.4总线系统图5-6总线型I/O系统结构CPU存储器磁盘控制器打印机控制器…其它控制器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系统总线第五章设备管理1.ISA和EISA总线1)ISA(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这是为了1984年推出的80286型微机而设计的总线结构。其总线的带宽为8位,最高传输速率为2Mb/s。之后不久又推出了16位的(EISA)总线,其最高传输速率为8Mb/s,后又升至16Mb/s,能连接12台设备。2)EISA(ExtendedISA)到80年代末期,ISA总线已难于满足带宽和传输速率的要求,于是人们又开发出扩展ISA(EISA)总线,其带宽为32位,总线的传输速率高达32Mb/s,同样可以连接12台外部设备。第五章设备管理2.局部总线(LocalBus)1)VESA(VideoElectronicStandardAssociation)总线2)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face)第五章设备管理5.2I/O控制方式5.2.1程序I/O方式在程序I/O方式中,由于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的低速性,致使CPU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等待I/O设备完成数据I/O的循环测试中,造成对CPU的极大浪费。在该方式中,CPU之所以要不断地测试I/O设备的状态,就是因为在CPU中无中断机构,使I/O设备无法向CPU报告它已完成了一个字符的输入操作。第五章设备管理图5-7程序I/O和中断驱动方式的流程向I/O控制器发读命令读I/O控制器的状态检查状态?从I/O控制器中读入字向存储器中写字传送完成?未就绪就绪出错CPU→I/OI/O→CPUI/O→CPUCPU→内存下条指令完成未完向I/O控制器发读命令读I/O控制器的状态检查状态?从I/O控制器中读字向内存中写字传送完成?就绪出错CPU→I/OI/O→CPUI/O→CPUCPU→内存下条指令完成未完中断CPU做其它事向I/O控制器发布读块命令CPU→DMACPU做其它事读DMA控制器的状态中断DMA→CPU下条指令(a)程序I/O方式(b)中断驱动方式(c)DMA方式第五章设备管理5.2.2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在I/O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无须CPU干预,因而可使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才需CPU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可见,这样可使CPU和I/O设备都处于忙碌状态,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及吞吐量。例如,从终端输入一个字符的时间约为100ms,而将字符送入终端缓冲区的时间小于0.1ms。若采用程序I/O方式,CPU约有99.9ms的时间处于忙—等待中。采用中断驱动方式后,CPU可利用这99.9ms的时间去做其它事情,而仅用0.1ms的时间来处理由控制器发来的中断请求。可见,中断驱动方式可以成百倍地提高CPU的利用率。第五章设备管理5.2.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I/O控制方式1.DMA(DirectMemoryAccess)控制方式的引入该方式的特点是:①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即在CPU与I/O设备之间,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②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③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可见,DMA方式较之中断驱动方式,又是成百倍地减少了CPU对I/O的干预,进一步提高了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第五章设备管理2.DMA控制器的组成图5-8DMA控制器的组成DRMARDCCRI/O控制逻辑…主机—控制器接口控制器与块设备接口count内存CPU命令系统总线DMA控制器第五章设备管理为了实现在主机与控制器之间成块数据的直接交换,必须在DMA(1)命令/状态寄存器CR。用于接收从CPU发来的I/O命令或有关控制信息,或设备的状态。(2)内存地址寄存器MAR。在输入时,它存放把数据从设备传送到内存的起始目标地址;在输出时,它存放由内存到设备的内存源地址。(3)数据寄存器DR。用于暂存从设备到内存,或从内存到设备的数据。(4)数据计数器DC。存放本次CPU要读或写的字(节)数。第五章设备管理3.DMA工作过程图5-9DMA方式的工作流程设置AR和DC初值启动DMA传送命令挪用存储器周期传送数据字存储器地址增1字计数寄存器减1DC=0?请求中断在继续执行用户程序的同时,准备又一次传送否是第五章设备管理5.2.4I/O通道控制方式1.I/O通道控制方式的引入I/O通道方式是DMA方式的发展,它可进一步减少CPU的干预,即把对一个数据块的读(或写)为单位的干预,减少为对一组数据块的读(或写)及有关的控制和管理为单位的干预。同时,又可实现CPU、通道和I/O设备三者的并行操作,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例如,当CPU要完成一组相关的读(或写)操作及有关控制时,只需向I/O通道发送一条I/O指令,以给出其所要执行的通道程序的首址和要访问的I/O设备,通道接到该指令后,通过执行通道程序便可完成CPU指定的I/O任务。第五章设备管理2.通道程序(1)操作码。(2)内存地址。(3)计数。(4)通道程序结束位P。(5)记录结束标志R。第五章设备管理操作PR计数内存地址WRITE0080813WRITE001401034WRITE01605830WRITE013002000WRITE002501850WRITE11250720第五章设备管理5.3缓冲管理5.3.1缓冲的引入(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第五章设备管理图5-10利用缓冲寄存器实现缓冲1位缓冲9.6Kb/s8位缓冲寄存器送内存9.6Kb/s8位缓冲寄存器9.6Kb/s送内存(b)(a)(c)第五章设备管理5.3.2单缓冲和双缓冲1.单缓冲(SingleBuffer)工作区处理(C)缓冲区传送(M)输入(T)I/O设备(a)T1M1C1T2M2C2T3M3C3T4t(b)用户进程图5-11单缓冲工作示意图第五章设备管理2.双缓冲(DoubleBuffer)工作区用户进程缓冲区1缓冲区2I/O设备T1(缓冲1)M1C1M2C2M3C3T2(缓冲2)T3(缓冲3)M4C4T4(缓冲4)(a)(b)图5-12双缓冲工作示意图第五章设备管理图5-13双机通信时缓冲区的设置缓冲区缓冲区A机B机(a)单缓冲发送缓冲区接收缓冲区接收缓冲区发送缓冲区A机B机(b)双缓冲第五章设备管理5.3.3循环缓冲1.循环缓冲的组成图5-14循环缓冲RGGGRG165423NextiNextgRGGGRC165423NextiNextgcurrent第五章设备管理2.(1)Getbuf过程。(2)Releasebuf过程。第五章设备管理3.进程同步(1)Nexti指针追赶上Nextg指针。(2)Nextg指针追赶上Nexti指针。第五章设备管理5.3.4缓冲池(BufferPool)1.缓冲池的组成1.缓冲池的组成对于既可用于输入又可用于输出的公用缓冲池,其中至少应含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缓冲区:①空(闲)缓冲区;②装满输入数据的缓冲区;③装满输出数据的缓冲区。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可将相同类型的缓冲区链成一个队列,于是可形成以下三个队列:(1)空缓冲队列emq。(2)输入队列inq。(3)输出队列outq。第五章设备管理2.Getbuf过程和Putbuf过程ProcedureGetbuf(type)beginWait(RS(type));Wait(MS(type));B(number)∶[KG-*3]=Takebuf(type);Sign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