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设备出资和技术出资案例一、案情1992年3月23日,申诉人与被诉人及第三方签订了合资合同。1992年8月4日,合资公司领取了营业执照。合资公司成立后,一直未能生产出合格产品,陷入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的境地。申诉人与被诉人之间因此产生争议,申诉人遂将争议提请深圳分会仲裁。申诉人提出的仲裁请求为:裁决被诉人赔偿申诉人经济损失604,000美元。被诉人则提出如下反诉请求:1.裁决申诉人立即支付拖欠的购买设备款69,772美元;2.裁决申诉人向被诉人支付从1993年6月30日至1993年12月31日应得的运输费、保险费、工程知识服务费共110,960美元。申诉人和被诉人在事实和理由方面的争议要点如下:(一)关于合资合同文本的争议被诉人在其于1994年10月27日提交的补充答辩材料中提出:被诉人在庭审后发现,申诉人提交给仲裁委员会的“合同书”与被诉人的法定代表人保存的原件有七个条款及被诉人的签名不符,申诉人篡改合同,欺骗仲裁庭和被诉人。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申诉人则辩称:申诉人向仲裁庭提交的“合同书”是经合资三方协商一致后报经保税区管委会批准,并经市工商局登记的有效合同;而被诉人提交的所谓“合同书原件”是三方起草的一个合同草本,根本没有生效。在报批过程中,主管机关对有关条款提出审查修改意见。如有关外方出资方式改变一事,事实上被诉人根本不具备技术出资的相关法律手续,只好改为设备出资。因此根本不存在申诉人欺骗仲栽庭和被诉人的问题。被诉人又辩称:其法定代表人不懂中文,他不可能知道他得到的文本与“审批通过的文本”不同;也不可能知道谈判一致的内容没有写进“审批通过的文本”。(二)关于技术出资的争议申诉人提出:按照合同第14条第3款、第16条、第17条的规定,被诉人应对合资企业产品的设备、制造以及工艺、检验提供全面、完整先进的技术,并对此承担法律后果。但事实上被诉人未能按照合同提供全面、完整、准确、可靠、先进的技术。在设计方面,被诉人仅提供了“产品图样”,而像“产品标准”、“产品设计计算书”、“产品设计说明书”等产品设计文件都未能提供,工艺设计文件亦未有提供。在工艺设计方面,仅提供了“工艺流程”,而工艺设计方案及其可行性、可靠性和认证以及技术定额等均未提供;在产品制造方面,仅提供了冲床操作规范方面的文件,而生产过程中所需工艺技术文件明细表等程序文件、各道工序,特别是工序中激光焊接、清洗、热处理的操作守则、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均未提供;测试和检验方面,“检验测试标准”、各道工序检验测试方法及计量测试的控制等亦未提供。从所提供的文件可知,这些文件支离破碎,根本谈不上全面和完整。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电脑磁头悬针生产需要具备较好的技术条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激光精密焊接为该产品的技术关键”,这方面被诉人又提供了甚么技术呢?除受合资公司委托在美国购买350(w)激光机(经检测不适于悬针焊接)和有关设备外,被诉人的技术就是其总裁的现场指导,在其指导下,焊接出来的磁头悬针在焊点周围出现黄圈(经理化测试,悬针焊点周围黄圈系氯化物所致),为此,被诉人又提出用化学药品清洗,用他自己从美国带来的所谓空军用的纯化清洗配方,经多次试验仍清洗不掉,又用其指定购买的药品历时三个月仍清洗不掉,被诉人不得不将悬针带回美国清洗,结果仍然清洗不掉。被诉人未按规定向合资公司提供其技术的专利证书、商标证书的复印件。其提供零碎的不完整的技术也谈不上任何的先进性。也正因为如此,合资公司至今未能生产出合格的磁头悬针,更谈不上有一分钱的订货。被诉人辩称:合资合同之谓“及时将有关技术资料提供给合营公司”意指一旦被诉人代购的设备到,申诉人所雇技术人员到,则书面技术资料要及时提供。由于技术资料是英文的,具体指导也必须有实物演示。合资合同第十六条,对技术作了7点详细规定,被诉人所提供的书面资料及具体指导完全符合了合同规定。被诉人从1992年11月到1993年5月共发往申诉人8批设备,被诉人发完设备后于1993年7月21日才可能到达公司。被诉人一到公司,就提供了全套书面技术资料,包括:1.磁头悬针的设备蓝图共几百张。后将英制尺寸转换到公制尺寸加以翻译。合资公司的描图员,用了三个月时间才将设计蓝图复制完毕。2.磁头悬针的材料规格。3.004型磁头悬针的规格及工序。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4.磁头悬针的检验规程。5.单片式产品的检验规程。6.某某计算机产品有限公司的质量手册。其中扉页是被诉人亲手打印,被诉人还着手安排一名翻译到美国学习,以完成该质量手册的翻译工作。7.被诉人还提供了一份将公司分工程技术、质检、制造、市场四大块的书面建议。申诉人作为技术受让方遗忘了接受先进技术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没有训练有素的人去学习、去消化、任何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都等于零。申诉人称二台激光焊接机质量不好,并由一位专家出了证明。事实情况是,这二台激光焊接机系由纽约市一家在激光技术方面深具权威的某某激光公司出口。申诉人派出二人在该厂学习了二个星期,理应读懂学会了厚厚一本的使用说明,学会了操作,否则二人不会签字订购这二台激光焊接机。随机还有该激光公司印发的质量保证书。可惜的是激光机到公司后,申诉人的人员并未真正学会调试,否则也就不会出现一台好一台不好的情况。关于激光焊接点周边的黄圈问题,由于焊接点温度高,氮气气氛不乾净而含氧,出现黄圈是正常的,所以要有一个清洗工序。但黄圈的大小、颜色、厚度与操作人员技术,氮气系统的纯洁度、金属材料、焊机温度、时间的选择都有关,这就要靠人。靠操作人员去选择条件,检验仪器(例如氮气系统),增加熟练程序来缩小黄圈。在清洗过程中要调整清洗剂浓度、温度、浸洗时间、振动等因素,不同程序的黄圈需要的清洗条件也就不同,这就要靠人去总结。事实上,申诉人并未招收一批正式有技术、肯学的技工来学习,并未正式用清洗槽稍微试一下条件。焊点周围的黄圈有大有小,颜色有深有浅,这就说明了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人的因素在起作用。被诉人将这些焊件带回美国,90%的焊件均可洗净黄圈,太深的就不能洗净,这说明关键是操作的人,而非技术不成熟。(三)关于设备出资的争议申诉人提出:根据合同要求,申诉人已如期将94万美元投资缴付合资公司帐户,而被诉人至今没有将其投资设备缴付合资公司。1993年3月合资公司董事长和合资公司职员到美国考察,考察期间,二人向被诉人提出要求查验被诉人拟投资到合资公司的设备,当时看到了六台设备,二人在被诉人提供的设备清单上签了字,这些经查验的设备价值为249,850美元,加税金后合计270,460美元,其实际价值约为113,680美元,加税金合计为123,059美元。二人只是在美国被诉人的厂房里见到,该批设备根本没有运交合资企业,因此根本不能算作正式投资到位。被诉人违反合同和法律,投资至今不到位,已构成违约,这也是造成合资企业至今无法正常营运的又一重要原因。被诉人辩称:按1994年3月23日合资合同书,被诉人的出资额为60万美元,占总股份的35%,合资公司生产电脑磁头悬针。由于产品的工艺比较复杂,终产品的前半部分由被诉人购置设备在美国公司内完成,然后将在美国完成的半成品运到合资厂加工成终产品。对于这一实际情况,合同第二十一条写得十分清楚明白:“鉴于磁头悬针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在合营生产的二年内磁头悬针的前期生产过程在美国完成,待生产及技术条件具备后及时转入合资公司生产。”对于合资合同规定的60万美元出资,1992年9月30日三方签署的备忘录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技术出资为35万美元:在美国生产半成品,设备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出资为25万美元。当时,申诉人派人到美国验收了6项设备,另外6项设备仍在订购之中,设备总价为294,580美元。申诉人派出的合资公司董事长在整个验收清单上签了宇,并在第二项载明:“机床将作为项目合作的一部分放在加里福尼亚使用及维护,将来有可能时转移到中国。”申诉人提出如下反答辩意见:事实非常清楚:我方赴美验收设备的时间是1993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并不是1992年9月30日,已超过合同规定的入资期限。时间相隔半年之久,两者地点、场合不同。而且我方赴美验收设备仅仅表明我方同意被诉人将这几台设备运往合资公司,作为被诉人的入资,从来没有同意把本属合营公司的资产留在美国。事实上,这6台设备至今未运到合资公司。我方在美国查验到的设备只有6项,即使按被诉人的报价计算,仅为113,680元,加税金不过123,059美元。按合营合同规定,被诉人实物出资应为60万美元,直到1993年3月底,合营公司注册登记后的第7个月,被诉人自己承认“另外6项设备仍在订购之中”。就按被诉人说法,总共60万美元的设备投资,已购置了其中6项设备擅自留置在美国,其余的设备仅仅在“订购之中”。直到合营公司陷入无法继续经营下去时,被诉人应入资的60万美元设备,一台也未真正投入到合营公司,严重违约。被诉人关于验收签字之说是不实之词。被诉人为推卸和逃避责任竟然到了不顾事实的地步,其提交的“附件2”第二项信函是被诉人单方面的签字,申诉人根本没有签字,毫无法律上的证明效力。所谓“机床将作为项目合作的一部分放在加里福尼亚使用及维护,将来有可能时转移到中国”,只是被诉人的一厢情愿。明眼人一看这份“附件2”的两项材料的日期,便知道并不一致;我方在6台设备的价格清单上签字的是1993年3月,而第2项的信函是1992年8月2日。两者牛头不对马嘴,怎么能是申诉人同时认可的事情呢?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合营合同并没有规定被诉人作为入资的设备可以留在美国,也并没有约定合营企业在美国另设生产车间或分厂。因而,被诉人设备入资与否的法定标志只能是看其是否将设备运到合资公司。至于被诉人提到的合营合同第二十一条,认为该条款是当事人对外方入资的特别规定。这其实是被诉人对合营合同的重大曲解。该条款是在合同第八章,该章约定的是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生产与销售问题,并未约定改变外方入资方式问题。“前期生产过程”指的是美国公司,而非合营公司。(四)关于合资公司购买设备的争议申诉人提出:1.根据合资合同,合资企业所用的设备委托被诉人在国外购买,但被诉人则滥用这种代理权,根据被诉人提供的发票可知,所购设备中至少有296,815美元设备是被诉人公司的产品,也就是被诉人代理合资公司购买被诉人自己的产品,被诉人同时是买方又是卖方,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实施的法律行为是一种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其结果只能是造成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2.购买的设备中有根多存在质量问题。如最关键的2台总价值246,750美元的350W光焊接机,焊接出来的磁头悬针焊点强度不够,焊点周围出现黑圈和黄圈,经过清洗后仍不合格。根据中国目前在激光焊接研究方面最具权威的电子工业部第十一激光研究所的技术专家鉴定:“激光机输出激光功率远远低于出厂技术指标。由此造成激光分束后能量过低,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