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2日徐士伟设备管理一、设备概念二、设备管理三、我国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四、金属切削机床五、设备维护保养六、TPM简介设备管理一、设备概念1.设备的内涵设备通常是指在人类生产活动中能起到工具作用的物体,是可供人们长期使用在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工厂企业的设备主要指企业生产所需用的除土地和建筑物以外的有形固定资产,如各种机器、机械电子装置、各种车辆和工装模具等。设备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和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设备管理2.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1)设备是现代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机器的作用,他把机器设备称为“生产的骨骼和肌肉系统”(2)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中,机器设备的价值所占的比例最大,一般都在60%~70%。(3)设备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局,是企业本身所具备的基本生产条件。产品的质量必须靠精良的设备和有效的检测仪来保证和控制,设备还是影响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设备和现代企业的产品质量、产量、交货期、成本、效益以及安全环保、劳动情绪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重要因素。(4)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项主要内容设备管理3.设备的分类:1)按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生产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试验研究设备、管理用设备、公用福利设备2)按设备工艺性质分:机械设备:①金属切削机床②锻压设备③起重运输设备④木工铸造设备⑤专业生产用设备⑥其它机械设备动力设备:①动能发生设备②电器设备③工业炉窑④其它动力设备设备管理二、设备管理概念什么叫管理:观点一: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管理=日常管理+改善观点二:人人都是管理者TQC(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全员参加、TPM(全员生产保全)是企业设备管理应用的一种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的管理新理念,是加强设备管理的科学方法。T是全体员工参与、P是创造更高投资回报、M是维护设备使其达到最佳状况和最大产出。设备管理是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生产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概念: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资运动形态和价值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与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报废直至更新)的科学管理。设备管理也称设备工程,分为设备规划工程和设备维修工程,都包含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管理。2、设备寿命周期:设备从规划、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直至改造、更新及报废全过程所经历的全部时间设备管理3、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①设备的前期管理:制订企业设备规划选购设备,必要时组织设计、制造组织安装和调试即设备②设备的中期管理:对运行设备的正确、合理使用维护、保养、检修适时改造与更新设备③设备的后期管理报废与处理设备管理立项、计划、规划审核、批准设备调研、购置入厂验收,移交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处理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周检设备管理4、设备管理的意义作用(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为正常、均衡生产创造有利条件(2)设备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3)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4)设备管理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5)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产品质量设备管理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目前,企业开展的IS09000论证是建立产品质量体系的基础和依据,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过程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实现质量体系的要求。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对产品质量尤其是“质控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不仅对设备设计制造及选型质量、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精度、性能、可靠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控制,还要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条件和加工产品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只有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对影响质量的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节能企业使用的能源是由能源转化设备、传输设备、用能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实现的。所以,节约能源与设备及设备管理密切相关。首先,节约能源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及能源消耗定量管理,广泛开展节能教育,消灭设备跑、冒、滴、漏等明显浪费能源的现象;凡经大修的设备必须恢复原有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加强全厂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利于节能;对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必须实施技术改造措施或更新计划,尤其是对耗能大户的能源转换设备如风机、水泵、炉、窑,必须及时更新,这对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有着重要意义。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就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企业生产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一设备”这一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如设备的防护装置不完整,设备结构不安全,存在缺陷;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使用设备,劳动组织不合理;设备维护管理不善等等。所以,必须在设备一生全过程中考虑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设备设计、制造时需全面考虑各种安全装置,并确保装置的功能和质量;在进行工艺布置和设备安装时不仅要考虑安全上的合理性,更重要的要考虑生产技术上的安全性;定期对设备尤其是功能动力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和试验;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业企业设备是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源,它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设备工程的内容之一,就是解决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无事故、无公害。设备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公害有:粉尘和有害气体、噪声和振动、废渣和废液、电磁波和电离辐射。为消除污染,企业必须对有污染源的老旧设备制定更新改造计划;加强设备前期管理,确保污染设备不进厂;保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防止出现污染泄漏事故;对于排放、存储、处理污染源的设备均应实行定人定机定责操作制度,并实行定期测试、定期检查、定期维修的管理制度,环保设备必须开动在生产设备运行之前,停机在生产设备之后。设备管理5.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1)保持设备完好(2)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工艺适用性、质量稳定性、运行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自动化程度等)(3)充分发挥设备效能(4)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设备管理设备完好标准(1)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可靠(3)各操纵系统动作灵敏可靠(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反映灵敏,运行可靠(6)运动部位运行正常,无严重拉、研、碰伤(7)机床内外清洁(8)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9)零部件完整(10)安全防护装置齐全设备管理5.设备管理的特点设备管理除了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特征外,与企业的其他专业管理比较,还有以下一些特点:(1)技术性:技术性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设备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科技的物质载体。因此,设备管理必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首先,设备管理包含了机械、电子、液压、光学、计算机等许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合理地设计制造或选购设备;其次,正确地使用、维修这些设备,还需掌握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可靠性工程、摩擦磨损理论、表面工程、修复技术等专业知识。可见,设备管理需要工程技术作为基础,不懂技术就无法搞好设备管理工作。设备管理5.设备管理的特点(2)综合性:设备管理的综合性表现在①现代设备包含了多种专门技术知识,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②设备管理的内容是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三者的综合。③为了获得设备的最佳经济效益,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它是对设备一生各阶段管理的综合。④设备管理涉及物资准备、设计制造、计划调度、劳动组织、质量控制、经济核算等许多方面的业务,汇集了企业多项专业管理的内容。设备管理5.设备管理的特点(3)随机性:随机性许多设备故障具有随机性,使得设备维修及其管理也带有随机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机器等等的个别部分所受的损伤,自然是偶然的,因而由此造成的修理也是偶然的”(马克思《资本论》,《马恩全集》第24卷第195页)。为了减少突发故障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和干扰,设备管理必须具备应付突发故障、承担意外突击任务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设备管理部门信息渠道畅通,器材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指挥灵活;人员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通;能够随时为现场提供服务,为生产排忧解难。设备管理5.设备管理的特点(4)全员性:全员性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应用行为科学调动了广大职工参加管理的积极性,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设备管理的综合性更加迫切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建立起从厂长到生产第一线工人都参加的企业全员设备管理体系,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才能真正搞好设备管理了作。设备管理三、我国设备管理的发展中国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经历了50年的起伏曲折的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初创阶段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重点工程和大中型企业相继建立,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1956年,中国在设备管理方面引进了前苏联的计划预防修理制,这与中国当时的状况基本上是适应的。通过几年的学习和运用,中国设备管理从无到有,建立和健全了相应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培养了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设备管理二、曲折阶段“大跃进”时期,设备和设备管理受到了严重破坏。三年调整时期,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在计划预防修理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预防为主”为方针,以“维护与计划检修并重”、“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为原则;2、建立了“三级保养制”,以及“三好四会”、“润滑五定”等一套规章制度;3、在组织形式上,除了精简、健全专业管理外,还设立了“专群”结合的管理组织,实现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经常开展设备管理的评比检查活动;4、开展地区性的设备管理活动,建立设备专业修理厂、精修站、备件定点厂和备件总库等。设备管理三、振兴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设备管理工作得到了恢复并迅速发展。1981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了全国设备管理主管部门,1982年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1983年颁布了“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开始引进了“设备综合工程学”、“全员生产维修”、“后勤工程学”等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经过多年研究、比较,本着:“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在学习和参照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和总结中国设备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最后确定“设备综合管理”为中国设备管理的实践模式。1987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了这一管理模式。设备管理中国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内容是:1)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2)在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中,坚持5个结合:①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②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③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④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⑤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3)运用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手段,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4)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以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设备综合管理是对中国传统管理的重大挑战与突破,对加快实现中国设备管理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中国设备管理初步走上了法制轨道;国家统一管理,实行政府分级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大力贯彻实施,获得了明显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管理的观念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设备及其管理的意识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