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的内容体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日出东方希望中国设备管理的内容体系公司:三门峡铝业主讲人:郭永涛时间:10/4/2019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设备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但会动,会哭,会拉尿,它们用振动、噪音、泄露来抗议;人们总是希望: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身体好!3设备管理定义设备管理又称设备工程,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期费经济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寿命周期(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到报废)的全过程,从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考虑进行的综合研究和管理。4•设备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部分,主要内容有技术、经济和组织三个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事项有: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企业设备规划;选择和购置所需设备,必要时组织设计和制造;组织安装和调试即将投入运行的设备。•设备的后期管理包括事项有: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设备管理范围5设备管理的三个侧面及其关系设备管理经营侧面设备一生的综合管理系统6设备管理的内容体系设备管理规划规程维修工程规划决策设计制造选型采购安装调试初期管理使用维修改造更新调剂报废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公用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工程设备全寿命周期7(一)设备: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二)设备管理工作: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状态和价值运动状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1、直接影响企业活动的均衡性。2、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3、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4、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5、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设备及设备管理8设备的两种形态管理1.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设备从规划到或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即为设备实物形态运动过程。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就是在设备实物运动过程中,研究如何管理设备实物的可靠性、维修性、工艺性及使用中发生的磨损、性能劣化、检查、修复、改造等技术服务。其目的是使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工艺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性能和精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设备的输出效能最佳。2.设备的价值形态管理设备的价值形态管理就是从价值角度研究设备价值的运动,即新设备的研制、投资及设备运行中的投资回收,运行中的损耗补偿如维修、技术改造的经济性评价等经济业务。其目的就是使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具有实物形态运动和价值形态运动9设备的两种形态管理设备具有实物形态运动和价值形态运动,必须同时对两种运动形态进行管理,也就是实行设备综合管理,其目标是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和投资效益,追求在输出效能最大的条件下,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即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只有把两种形态运动管理统一起来,并注意不同管理层次的侧重点,才可实现。这是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依据。10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动态(1)事后维修阶段18世纪,以蒸汽机的出现及其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后,工场开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但其结构简单,机器操作工兼维修工。19世纪后半期,以电力及其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工厂生产设备类型逐渐增多,其结构也日趋复杂,维修工开始与操作工分离,逐渐由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维修工作,其特点是机器坏了再修,即事后维修。11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动态(2)预防维修阶段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初,特别在二战期间,生产方式由单件生产发展到流程式的大批量生产,生产设备不仅总量剧增,类型更多,而且结构更趋复杂,效率大大提高,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显著增大,维修工作量和维修费用也大为增,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以预防为中心和管理思想,一般分为以下两大体系。一是欧美的预防维修制。性能事前修理预测故障新设备的性能时间提前修理时间12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动态二是前苏联的计划预防修理制。ZA为计划检修的费用和损失曲线;ZB为日常维护修理的费用和损失曲线;ZC为费用和损失总和曲线;T为计划修理间隔期。当修理间隔期合适时(T2),修理次数也适宜,修理的费用总和最小(B点);当T1﹤T2,即产生过剩维修(A点);当T3﹥T2,即产生不足维修(C点)。修理费用时间T1T2T3ZCZBZAABC13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动态(3)生产维修阶段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美国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的问题,开始对维修方式进行研究,形成了生产维修体制,它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有四种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即针对不同设备及其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部分避免了过剩维修和不足维修,大大提高了维修经济效益。这一维修制度突出了维修策略的灵活性,并提出了设备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寿命周期费用等基本思想。(4)多种设备管理模式并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有些国家提出了对设备一生综合管理的概念,使设备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代表性的有:美国后勤工程学,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目本全员生产维修(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简称TPM)及中国的设备综合管理等14设备综合管理学科的产生设备综合管理学科是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针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继承了传统设备管理的有益方面,吸取了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决策论等),综合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主要是故障物理学、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设备诊断技术等),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设备管理的主要特点为1.设备综合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紧密相连,成为企业的主要支柱;2.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管理;3.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标;4.管理内容具有技术、经济、管理三个方面;5.追求寿命周期内无事故、无公害、安全生产。15中国设备管理的发展进程(1)1956年,引进了前苏联计划预防修理制。(2)“大跃进”之后,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预防为主”为方针,以“维护与计划检修并重”、“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相结合”为原则;2.建立了“三级保养制”,以及“三好四会”、“润滑五定”等一套规章制度;3.在组织形式上,除了精简、健全专业管理外,还设立了“专群”结合的管理组织,实现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经常开展设备管理的评比检查活动;4.开展地区性的设备管理活动,建立设备专业修理厂、精修站、备件定点厂和备件总库等。16中国设备管理的发展进程(3)振兴阶段1981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了全国设备管理主管部门,1982年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1983年颁了“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198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国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内容:设备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中,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手段,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以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17设备管理的发展动态设备管理发发展动态:(1)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的转变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组织机构的重组和流程再造,以最小的成本建立先进高效的生产维护体系,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重视设备投资效益和使用效果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使用与维修,而是围绕总体经营目标,从设备一生的各个环节入手,降低设备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3)注重成本和效率的考核开始导入设备综合效率、平均故障间隔期、维修成本率等设备管理考核指标。(4)设备管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专业维修、设备租赁和调剂、行业备件共享、设备资产管理等设备管理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迅速成长,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设备管理业务外包的发展。(5)维修模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预防维修、预知状态维修、可靠性维修、设备综合管理、全员生产维护等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制造企业都得到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6)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在设备管理领域的发展由计算机辅助设备维修管理系统(CMMS)逐步向网络化、集团多组织化的设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EAM)发展。18企业设备管理任务1.优化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设备资源配置;2.运用各种经营、管理手段,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3.不断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4.提高设备利用率;5.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用性;6.使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益最大化,这是企业设备管理的根本目标。19企业设备管理内容1.建立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2.建立寿命周期费用统计分析系统,对费用进行估算和核算;3.加强设备前期管理,明确设备管理部门在前期管理中的职责;4.完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体制,进行资产评估,防止资产流失;5.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确保企业文明生产;6.加强重点设备管理;7.加强设备的故障管理,探索故障发生原因及其对策;8.选择适合企业的设备维修方式,逐步向状态维修方式发展;9.依靠技术进步,适时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10.继续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广泛采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和手段;11.完善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推进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12.积极开展设备管理社会化、专业化工作;13.建立和完善设备一生信息管理系统;14.重视设备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15.确保动能动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20设备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设备管理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综合效率高就是投入最少的资金(Money)、人力(Man)、设备(Machine)和原材料(Material)并采用最优的方法(Method),力争获得更多的输出,即获得产量(Product)高,质量(Quality)好,成本(Cost)低、交货期(Delivery)准,并且生产安全、环境保护(Safety)良好,同时促进操作人员的精精状态(Morale)。1.设备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2.设备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3.设备管理与产品质量4.设备管理与安全运行5.设备管理与环境保护6.设备管理与资源节约21设备管理模式的三维内容体系规划决策设计制造选型采购安装调试初期管理使用运行维修改造调剂报废宏观层次维市场企业实物价值技术信息形态维时间维22设备维修发展概况1、事后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2、预防维修: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3、生产维修:根据设备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4、维修预防: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5、设备综合管理:在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23设备的选购、安装与调试选择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具体来讲,需考虑以下因素:(1)生产效率:应与企业的长短期生产任务相适应。(2)配套性:性能、能力方面的配套性。(3)可靠性:精度保持性、零件耐用性、操作安全性。(4)适应性:与原有设备及所产产品相适应。(5)节能性:能源利用的性能(6)维修性:可维修、易维修、售后服务好。(7)环保性:噪音、有害物质排放符合标准。24设备的合理使用设备的使用是设备寿命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的环节。合理的使用设备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设备效益。合理的使用设备应注意:1、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设备满负荷运转2、严格操作程序,保证设备精度3、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4、合理配备操作工人5、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工作制度25有形磨损曲线(规律)设备有形磨损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为三个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