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第2章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教学目的: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发展经历的几个时代;了解不同时代的管理学家的主要贡献;了解不同管理理论和方法产生的背景;体会生产运作管理理论体系产生与完善的过程。生产运作第2章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2.1科学生产管理雏形形成的时代结束2.2复杂数学方法的应用时代2.3计算机开始应用的时代2.4现代理论普及的时代生产运作2.1科学生产管理雏形形成的时代20世纪初至30年代,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生产管理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有:泰勒、吉尔布雷斯、福特、哈里斯、休哈特和道奇、梅奥等,他们的成果奠定了科学生产管理的基础。泰勒的工作研究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福特的装配流水线哈里斯的经济批量(EOQ)休哈特的控制图与道奇的抽样检验梅奥的霍桑实验Return生产运作泰勒的工作研究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系列试验研究首开工作研究之先河,通过这些研究,找出不同工作最佳的工作方法,使之形成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并按此规程培训工人,使新工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佳的操作方法,著名的实验项目有:生铁块搬运试验铁锹装货试验金属切削试验泰勒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科学管理的思想。泰勒在退休后开始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宣传他的科学管理制度,其代表作是1903年出版的《工场管理》和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观点有:对工人的每一项操作,要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动作分析,帮助工人总结提高,得出最佳的操作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每一个人的擅长,并有计划地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便使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管理人员要和工人科学地分工,适合管理人员做的工作,应由管理人员自己完成,而适合于工人做的工作,应分配给工人去完成。管理人员要真正得到工人的信任,让工人理解他们是根据科学原理在指挥生产。Return泰勒生产运作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弗兰克·吉尔布雷斯(GilbrethFrank,1868—1924)是一位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动作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莉莲·吉尔布雷斯(LillianM.Gilbreth,1878—1972)是弗兰克的妻子,她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美国第一位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妇女,被称为“管理学的第一夫人”。吉尔布雷斯夫妇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摄影机记录工人的操作并进行慢放分析的。其著名的砌砖动作研究,将原来的120块/h提高到350块/h,是原工效的3倍。他们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方面。(1)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标准化的方法。他们将动作经济原则分为三大类:①关于人体的运用;②关于操作场所的布置;③关于工具设备。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了记录各种生产程序和流程模式,还制定了生产程序图和流程图。这两种图至今还广泛应用。(2)疲劳研究。建议在工作中播放音乐来减轻疲劳,并向社会呼吁把消除疲劳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3)研究工人、工作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现在的人因工程。(4)强调进行制度管理。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工作都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应该把这些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人人都遵照执行。(5)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Return吉尔布雷斯夫妇生产运作福特的装配流水线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1947),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装配流水线将汽车由奢侈品变为大众的代步工具,使得美国在百年前汽车就进入了家庭。现在流水线仍是汽车装配的主要方式。福特于1903年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提出了汽车制造业要“3S化”,即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简单化(simplification)、专门化(specialization)。最具革命性变化的是,福特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效仿屠宰场的牛屠宰流水线,于1913年10月7日设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大规模传送带式汽车装配流水线,用于T型车的生产,生产成本逐步降低。T型车的价格也从首批850美元(当时其他汽车平均售价是每辆2318美元)降到1923年的每辆265美元,仅仅是普通工人几个月的薪水。到1927年5月停产,福特T型车19年间生产了1500多万辆,被誉为“历史性平民汽车”。Return亨利·福特生产运作哈里斯的经济订货批量1915年,美国的哈里斯(F.W.Harris)在研究物资采购批量与费用的关系时,发现两类费用与其有关,一类是存储费,包括存货所占用的资金的利息、占用仓库费用、库存耗损等与订货批量有关的费用,且批量越大,存储费越高。第二类是购置费,包括订货的手续费、采购人员差旅费、通信费等与订货次数有关的费用。订货的次数增加,购置费增加。而在年物资需求稳定的条件下,订货次数与订货批量成反比关系。这两类费用一个与批量成正比关系,一个成反比关系,这两类费用叠加,总费用必然存在一个最低点,该点即是经济订货批量。ReturnQ*生产运作休哈特的控制图与道奇的抽样检验随着劳动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泰勒提出了靠检验把关的质量管理思想,将质量管理作为一项专业劳动独立出来。但是单一的事后检验只能保证从企业流向市场的产品质量,这种质量管理方法成本高,而且难以找到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更难以起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作用。这些缺陷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变得越来越明显。首先提出解决方案的是当时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他提出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大规模产品质量管理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质量预防的观念,首创了质量控制图和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当时应用在贝尔系统的西电公司生产现场。同时代提出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到质量管理领域的还有贝尔电话研究所的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ig),他们一起提出了在破坏性检验情况下采用“抽样检验表”和最早的抽样检验方案。这3人成为统计质量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将质量管理理论带入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但是,由于他们提出的方法运用了一些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当时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工人来讲,这些方法还难于掌握。人们把这些方法称为“专家管理法”,难于普及使用。这些方法大范围的使用是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军火的质量和可靠性,于1941—1942年先后制定和颁布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标准》,包括Z1.1《质量控制指南》、Z1.2《数据分析用的控制图法》、Z1.3《生产中质量管理用的控制图法》。军火商必须严格按此标准组织生产和开展质量控制,否则取消供货资格。这套标准在二战后运用到了美国工商业界,统计质量控制才真正进入了普及的时代。Return生产运作梅奥的霍桑实验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G.Mayo)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照明实验;(2)继电器装配实验;(3)面谈计划;(4)非正式组织的研究。1933年,梅奥根据先期的实验和后期的进一步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工业文明中的人》一书,提出了以下见解:(1)以前的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还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去努力。(2)以前的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霍桑实验证实了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及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3)以前的管理只注意组织机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霍桑实验发现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的特殊情感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以前的管理把物质刺激作为唯一的激励手段,而霍桑实验发现工人所要满足的需要中,金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需要是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和谐、归属感。因此,新型的领导者应能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善于倾听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5)以前的管理对工人的思想感情漠不关心,管理人员单凭自己个人的判断和嗜好进行工作,而霍桑实验证明,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应像霍桑实验人员那样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地关心下属,通过积极的意见交流,达到感情的上下沟通。梅奥的这些研究奠定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人际关系学说,即后来的行为科学,他们的理论对现代工作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turn梅奥生产运作2.2复杂数学方法的应用时代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中期,复杂的数学方法应用到生产管理中,最典型的就是运筹学的应用,同时,这期间行为学派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运筹学的的诞生与完善行为学派的发展Return生产运作运筹学的诞生与完善运筹学(OperationResearch,OR),其直译就是作业研究或运作研究。OR的中译名是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译出的,这种译法体现了其更深层次的意义,但也掩盖了它与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在关系。在运筹学中,线性规划是理论成熟、方法有效、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的特征是:资源有限,存在多个可选方案,目标函数的极值、自变量及约束条件都是线性关系。线性规划最早的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9年苏联数学家坎托罗维奇发表的名为《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的小册子,是有关线性规划的最早文献。此后,美国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早期最有影响的是希契科克研究的运输问题及其解法。但是,他们的工作都没有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军事中有关规划﹑计划﹑侦察﹑后勤﹑生产等各方面的问题都陆续被提出来,系统地研究线性规划的解法与应用便被提到日程上来了。1947年,美国数学家丹齐克提出了一般的线性规划模型和理论(线性规划的名称也是他首先提出的),以及著名的单纯形方法,并于20世纪50年代初应用电子计算机求解线性规划获得成功。到5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已对企业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如库存、资源分配、设备更新、任务分派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到建筑、纺织、钢铁、煤炭、石油、电力、农业等行业。60年代,又应用到服务性行业和社会公用事业。作为运筹学的理论依据,关于运筹学的数学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众多分支学科,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和网络理论、决策论、排队论、对策论、存储论、搜索论和可靠性理论等。Return坎托罗维奇丹齐克生产运作行为学派的发展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在从事梅奥等人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这一领域的研究,经过30年的大量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大量优秀著作,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新理论,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本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而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行为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组织的目标。行为学派虽然没有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却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他们的行为论题主要有激励、领导、群体、组织设计、组织变化与发展等。二战后的行为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赫次伯格(F.Hert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4)的“X理论-Y理论”。Return马斯洛赫次伯格麦格雷戈生产运作2.3计算机开始应用的时代1946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