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ase1白沟中毒事件河北高碑店市白沟镇是全国最大的箱包集散地,大多数个体作坊生产条件简陋,一些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浓度高,作业人员未配备职业病防护用品,有的作坊老板甚至让农民工吃、住、工作在同一房间。由于长时间接触有毒粘胶剂,导致25名农民工在2002年3月发生苯中毒,其中因苯中毒死亡5人。经整顿,406家作坊被取缔,12名作坊老板被判有期徒刑。case2:江苏洑东镇私企民工大面积患矽肺病case3:2003年6月29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炼钢厂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7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劳动条件包括:1.生产工艺过程,它随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而改变;2.劳动过程,它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和体力劳动比例等;3.生产环境,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的大自然环境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ousfactors)指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因素。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1)生产性毒物:金属与类金属;有机溶剂;刺激性与窒息性气体;农药;高分子化合物。(2)生产性粉尘:硅尘、石棉尘、煤尘等。2.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3.生物因素:与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和森林脑炎病毒。(二)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1.职业性紧张;2.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3.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4.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强迫体位;使用不合理工具。(三)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有害因素2.厂房建筑与布局不合理3.不合理的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二、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和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trauma)。(一)职业病的概念广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狭义:法定职业病(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病)职业病发生的条件:职业病发生取决于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每次接触或总接触的强度。职业病范围1987年《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规定》9类99项102种职业病2002年又修订为10类115种。职业中毒(51项),尘肺:(12种),物理因素职业病:(6项、12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7项),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2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它职业病:(7种)。(二)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的病因或限制了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疾病和病因常有明确的剂量(接触水平)-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relationship):职业病的病因大多是可以识别和定量检测的,有害因素的接触水平、接触时间常与发病率或机体受损程度间有明显的联系。3.发病有群体性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的现象。4.一般情况下,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容易。5.目前多数职业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愈晚,疗效也愈差。所以,重在预防,关键在于执行三级预防。(三)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职业病的诊断是一项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福利,并涉及到劳保待遇也涉及到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故在诊断上有别于一般疾病。诊断依据:①职业接触史②临床资料③生产环境劳动卫生调查诊断时应当注意的问题:①集体诊断②诊断机构③当地诊断为主④职业病诊断标准⑤诊断证明书诊断职业病时诊断依据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职业史是诊断职业病的前提条件,职业史内容应包括:(1)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全部职业的工种和工龄;(2)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时间和数量,接触方式及防护措施使用情况;(3)同工种其他工人患病情况;(4)排除可引起类似职业中毒征象的非职业性接触,如家庭使用农药、有机溶剂,有服药史等。2、生产环境调查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参考依据.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了解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种类和剂量,向有关领导、科室和工人了解生产流程,所用原料、助剂、中间产品和成品,防护设备和历年劳动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测定数据资料等。3、临床资料(1)病史:应详细询问及分析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顺序、严重程度与接触有害因素时间先后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及典型症状。(2)体格检查:除一般常规检查外,有选择性地重点检查一些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有关的项目。(3)实验室检查:根据有害因素毒作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毒物代谢物的生物检测。职业病的处理①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②医治或疗养后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来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在确诊之日起两个月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③用人单位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适当给予岗位津贴。(四)职业病的预防原则1.加强管理,改革生产工艺过程,治理生产环境;2.严格执行劳动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3.加强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普及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基本知识;4.严格执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制度,做好劳动力鉴定;5.加强个人防护,讲究个人卫生;6.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