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产理论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假定:1、生产者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2、生产者的目的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假定之下,生产者的市场行为便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即如何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者反过来说,在产量既定时使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最少。二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要考虑如何使成本最小。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两回事。因为产量最大并不等于利润最大。三是市场问题。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之----生产理论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假定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从两方面考察:从有形物质的实物角度考察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这些构成了生产理论(第四章);从无形的价格、货币角度考察投入的成本与销售收益之间的经济价值关系,这些构成了成本理论(第五章)。主要内容生产者生产和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分析长期生产分析教学重点及难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生产三阶段、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等成本线、扩展线单一要素和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的确定生产可能线与等收益线第一节生产者(企业/厂商)厂商:——是指经济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厂商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的本质(从交易成本角度来分析):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这一假设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三种厂商组织形式的比较种类优点缺点个人制决策迅速风险大,筹集资金困难。合伙制决策迅速无限责任,风险大。筹集资金困难。公司风险小,容易筹集资金委托---代理问题等。第二节生产与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生产是一个从生产要素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物品劳务厂商一、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函数:Q=f(X1、X2、X3……Xn)狭义的生产函数:Q=f(K,L)二、具体的生产函数1、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Q=aL+bK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Q=MIN(L/U,K/V)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Q=ALαKβ(α+β=1)A=技术,Q=产出,K=资本,L=劳动三、短期和长期短期:厂商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具体来讲,在短期只能调整原料、燃料和生产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厂房、设备和管理人员这类生产要素。长期: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只存在可变成本。四、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可变要素:指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要素。不变要素: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要素。短期:仅能改变可变要素数量。长期:都能改变,不存在不变要素。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资本不变或劳动不变):Q=f(K,L)或Q=f(K,L)二、资本不变,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PL)=APL·L总产量曲线通常为S形平均产量(APL)=TPL/L边际产量(MPL)=ΔTPL/ΔL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TP、AP与MP短期生产函数Q=f(L,K0)TPAPMP总产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量TP=Q=f(L)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生产的产量APL=TP/L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变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MPL=dTP/dL三种产量的关系我们现在来考察一下,当资本固定不变,而劳动投入可变的情况下,厂商如何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来提高产量。即: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Q=f(K,L)=f(L)平均产出边际产出劳动数量(L)资本数量(K)总产出(Q)(Q/L)(ΔQ/ΔL)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0100------110101010210301520310602030410802020510951915610108181371011216481011214091010812-4101010010-8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产出(Q)也不断提高,到达最大值后,接着又下降。劳动平均产出(AP),或者说每个工人的产出先增加,然后又接着下降。劳动平均产出=产出/投入劳动AP=Q/L劳动的边际产出(MP),或新增工人的产出水平,最初时迅速增加,接着开始下降,最后变成负数。劳动边际产出=产出变化量/劳动变化量MP=ΔQ/ΔL观察结论总产出A点:MP=20B点:AP=20C点:MP=AP劳动产出60112023456789101ABCD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平均产出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81020产出02345679101劳动30E边际产出在E点左边,MPAP,因此,AP递增。在E点右边,MPAP,因此,AP递减。在E点处,MP=AP,AP达到最大化。在F点处,MP=0,总产出达到最大化。F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劳动产出60112023456789101ABCD81020E0234567910130产出劳动AP=总产出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MP=总产出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三、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不变、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也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后,由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量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将会不断地减少。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第一,前提条件:技术条件不变。第二,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其他生产要素(至少一种投入品)保持不变。第三,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边际产量依次经历递增、递减甚至为负数的过程。当劳动的投入量较小时,由于专业化分工,使得劳动的边际产出迅速增加。当劳动的投入量较大时,由于劳动过程缺乏效率,使得边际产出开始下降,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就长期而言,尽管所有的投入品都可以发生变化,但是,经理们考虑的仍然是一种或多种投入品不变时的生产选择。我们所讨论的,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是由于其他固定投入品的使用限制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下降造成的。边际报酬递减是指边际产出的下降,但并非意味着边际产出为负值。关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说明技术进步的效应劳动产出50100023456789101AO1CO3O2B尽管每一个生产过程都表现出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但是,技术的改进也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四、TP、AP、MP三者关系1、三个产量曲线的变动趋势及几何意义2、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MP上升,则TP以递增的速度递增;MP下降(且MP0),则TP以递减速度递增上升MP达最大值时,TP从递增上升转为递减上升(拐点)MP0,TP总是增加的;MP0,TP总是减少的;MP=0,TP达最大值。四、TP、AP、MP三者关系3、平均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从平均产量的定义公式和几何意义看,平均产量的最大值与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总产量相切的切点对应。在切点之前,AP上升,在切点之后,AP下降4、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数学推导)C’点之左,MPAP,AP处于上升阶段C’点之右,MPAP,AP处于下降阶段C’点之上,MP曲线与AP曲线相交(相等)时,AP达最大值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证明:2()11()()LLLdQdLLQddQdLdLAPdLdLLLdQQMPAPLdLLL于是,当MPL>APL,则dAPL/dL0,APL递增;当MPL<APL,则dAPL/dL0,APL递减;当MPL=APL,则dAPL/dL=0,APL极大。TPLOAPMPLOL1L2L3L1L2L3MPTPAPTP与MP斜率边际拐点顶点顶点零点TP与AP射线平均MP与APMPAPAP递增MP=APAP最大MPAPAP递减例题讲解:已知生产函数Q=f(K,L)=KL-0.5L2-0.32K2,令K=10,求:(1)写出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2)分别计算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量。(3)证明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AP=MP=2。五、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生产的合理区域(1)生产弹性:在其它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的百分比所能引起的总产出变动的百分比。(用来衡量可变要素利用程度)APMPLQLQQLLQLLQQE///根据短期生产中的三个产量的关系以及生产弹性的大小,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E1,为第Ⅰ阶段:MPAP,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先上升,达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总产量是增加的(含递增上升和递减上升)。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投入量相对过多,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不足,只增加劳动投入量,就可增加总产量。0E1,为第Ⅱ阶段:MPAP,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在下降之中且大于零,总产量处于递减上升。这一阶段是生产的合理阶段。E0,为第Ⅲ阶段: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小于零,总产量处于下降阶段。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生产阶段的划分APMPLOL2L3APMPIIIIII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为正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为负理性厂商选择第II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生产的合理区域(2)以AP的最高点为界,TP的最高点(MP=0)为界,将要素投入量L的范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L2)第二阶段:(L2,L3)第三阶段:(L3,无穷大)厂商短期生产决策区间:第二阶段(L2与L3之间)。(图)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分析(1)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Q=f(X1,X2,…,Xn)一般:Q=F(L,K)L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二、等产量曲线A、等产量的含义要素组合资本(K)元劳动(L)小时亩产量斤A200101000B150201000C120301000D100401000B、等产量曲线: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所有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oLQ1Q2Q3KC、等产量曲线的特征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并且任何两条都不相交。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总产量水平越高。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且凸向原点(斜率为负,并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三、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1、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保持总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MRTSLK=-ΔK/ΔLΔKdKMRTS=Lim-—=-——ΔLdL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即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LOKabcΔK1ΔK2ΔL1ΔL22、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MRTSLK=-ΔK/ΔL=MPL/MPK推导过程:ΔTPL=-ΔTPKΔL•MPL=-ΔK•MPK-ΔK/ΔL=MPL/MPK由于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减;而随着资本数量的减少,其边际产量反而在增加,所以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值将不断减小,即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从而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四、特殊生产函数不同的两种投入,彼此间替代程度不同:完全替代,等产量线是一族倾斜的直线;完全不替代,等产量线是一族直角线。KLOKLO完全替代完全不替代第五节等成本线1、等成本曲线:在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2、等成本方程:C=wL+rK(图)C:生产者的总成本w、r分别是劳动、资本的价格L、K分别是劳动、资本的数量等成本曲线(图示)oLABKK=-w/rOA=TC/rOB=TC/wTC=wL+rKL要素数量K要素数量总支出TC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