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生产计划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一、定义:生产计划是企业的一项职能计划,它是企业为计划期预先拟定生产目标任务及实施方案的管理职能。2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二、生产计划分类1、按作用(或层次)划分(1)战略计划(战略层计划)确定企业长远发展方向、目标:产品发展方向及新设备购建;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等。(2)战术计划(战术层计划)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的目标。如产量、品种、产值、利润。(3)作业计划(作业层计划)确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2、按计划期长短划分(1)长期计划(2)中期计划(3)短期计划33、各类生产计划的主要特征表8-1各类生产计划主要特征表表8-2中短期生产计划特征4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三.长期计划一般是指3~5年,也可能长达10年,所以叫长期规划或企业远景规划,是企业在生产.技术.财务等重大问题的长期规划,是企业生产发展的纲领,属于企业战略层计划,其内容包括:产品发展的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备购建等.5制定长期生产计划的步骤:(1)提出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目标.(2)通过对政治、经济形式与环境的分析,依据企业计划期目标与企业的生产条件,制定企业在计划期的战略计划。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6制定长期生产计划的步骤:(3)根据战略计划进一步制定产品发展计划和市场发展计划。计划数反映了市场对产品需求的长期预测数。(4)制定财务计划与资源计划①财务计划:可从长期生产计划项目对资金的需要量及投资回收等方面考虑,并对长期生产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保证目标利润的情况下,确定财务计划。②资源计划:为实现长期生产计划而确定的资源计划。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7四、中期生产计划中期生产计划一般为一年或一年半,但一年居多,通常称为年度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计划大纲与产品出产进度计划。1.生产计划大纲生产计划大纲规定企业计划年度的生产总量,以主要产品或代表产品的年度分月产量或产值表示。编制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对产品的需求预测和企业长期生产计划指标对计划年度的要求。编制生产计划大纲的作用,是通过总产量来核算并检查全年的生产能力能否满足生产的要求。当发现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任务量不相平衡时,应进行能力或计划任务的调整,使两者平衡。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82.产品出产进度计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将生产计划大纲具体化为按产品品种、规格来规定的年度分月的产量计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一般每隔半年编制一次,也可以按更短的时间(如季度)进行滚动更新地编制,即根据新的订货及上期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制定下一期的计划。3.粗能力需求计划在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确定以后,为保证可行性,仍需要进行生产能力的核算与平衡。不过,这一层上生产能力的核算与平衡是粗略的,只是分车间或按设备大类的总台时和人员工种的总工时来检查和核算生产能力,确定所需的生产力,即粗能力需求计划。因为是粗略核算与平衡所以叫粗能力需求计划。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9五、短期计划短期计划及其工作包括: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总装配计划、作业计划、物料供应计划及作业统计分析与控制。短期计划一般为半年以下、季度、月份或跨月的计划。1.物料需求计划是将产品出产进度计划(主生产计划)分解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需要量和需求时间的计划,以及将这些物料投入生产或提出采购时间的计划—物料供应计划。2.总装配计划是指装配成最终产品的短期出产进度计划。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10五、短期计划3.生产能力需求计划,即所谓的设备负荷计划。它是根据产品的(或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时定额,计算各工序在各个计划周期中应提供的生产能力,然后再与各工序的实际具有的生产能力相比较,经过采取措施或调整计划任务后取得平衡,就可编制出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及与之相应的能力需求计划。4.车间作业计划工作中包括:作业分派;调度工作;生产进度控制;生产作业统计分析等。对某些机电产品而言,有些零部件本企业不生产,尚需外购或外协加工。所以为解决外购或外协加工的物料需求,企业在短期生产计划工作中还应包括编制这部分物料的供应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予以控制,防止占用量的增加。第一节生产计划体系11一、生产计划指标主要指标: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出产期。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商品产值:总产值:净产值:出产期:第二节生产计划的指标与编制计划的方法12㈠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确定目标评估当前条件预测未来的环境与条件确定计划方案实施计划,评价结果二、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计划的方法13㈡滚动式计划的方法1.模式二、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计划的方法14(二)滚动计划的方法2.编制滚动式计划的要点:整个计划期分成几个计划时间单位;执行计划较具体,严格执行;预计计划较粗略;经过一个时间段(一个计划时间单位),根据执行计划的实际情况以及内外条件的变化,对原来的预计计划作调整与修改。其中,对原来的第一个预计计划作较细的调整、修改,成为执行计划。滚动式计划的优点:计划的严肃性和应变性得到保证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二、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计划的方法15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一、生产能力的概念㈠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的条件下,企业全部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年)所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所能加工处理的原材料的最大数量。16一、生产能力的概念企业生产能力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计生产能力(设计能力):2.查定能力:3.现实能力:4.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在计划年度能够(或应该)达到的生产能力。计划能力的确定是根据企业在报告期已达到的实际能力,再考虑计划期将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计算确定之。5.企业综合能力:是指采取技术、组织措施使各生产环节生产能力平衡后所确定的企业生产能力。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17(二)研究生产能力的意义?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18二、生产能力的计算与设备需要量的核定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多种,但设备是影响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计算生产能力应从设备入手。(一)按实物量计算1.基本公式:Q=PTn或Q=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Ttn19T的计算分以下情况:(1)在连续生产的条件下:T=(365–计划检修天数)×24(2)在间断生产条件下:T=(365-)××=(-)××或T=××(1-)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节假日天数计划检修天数日工作班次数班工作小时数年制度工作天数计划检修天数日工作班次数班工作小时数年制度工作天数日制度工作时数设备计划检修率设备计划检修率=设备年计划停工检修时数设备年制度工作时数×100%202.按标准(或代表产品)计算的年生产力当企业计划期生产多种产品(例如成批生产)情况下,由于各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计算总产量。此时,可选择产量较大,过去生产过,工艺过程或产品结构具有代表性,或者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或代表产品),通过劳动量换算系数X,把其余产品的产量都换算成标准产品的产量,再相加,求出企业计划期总产量(以标准产品表示的)。X某==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P标P某t标t某∴P某标=P某X某∴Q某标=Q某X某213.按假定产品计算的年生产能力在多品种成批生产或中小批单件生产的情况下,由于产品品种繁多,且各种产品间劳动量相差较大,难以确定代表(标准)产品。因此,可通过计算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来表示企业设备或车间(生产线或企业)的生产能力。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22假定产品生产能力的求法如下:(1)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t假=∑∑(2)计算设备组生产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Q假=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mi=1QiQti=mi=1itiT单t假n23(二)按台时量计算生产力T=t班N日(T制-T修);T组=nT二、生产能力的计算与设备需要量的核定24(三)设备需要量的核定计划年度设备需要量核定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年任务量(1)按实物量计算:Q标=∑QiXi(2)按台时计算:T计=∑QitiKi二、生产能力的计算与设备需要量的核定ni=1i=1n252.确定企业现有生产能力(1)按实物量计算Q标=P标Tn或Q标=n若按假定产品计算Q假=n(t假=∑ti=∑ti)(2)按台时计算T组=Tn二、生产能力的计算与设备需要量的核定(三)设备需要量的核定Tt标Tt假ni=1ni=1QiQ26二、生产能力的计算与设备需要量的核定(三)设备需要量的核定3.计算设备负荷系数=×100%=×100%=×100%4.计算多余或缺少设备台数△n△n=n-或△n=n-或△n=n-=n-计划任务生产能力Q标计Q标T计T组T计TT组计T单计划任务总产量单台设备年产量(能力)Q标计P标T单27三、生产能力平衡过程计划年度(期)企业生产能力平衡过程1、计算基本生产车间主要生产工序上主体设备的年生产能力;2、以该主体设备的生产能力为基础(准),对基本生产车间的其它工序采取技术组织措施,使其生产能力与主体设备的生产能力相平衡;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28计划年度(期)企业生产能力平衡过程3、使与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相关的各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相平衡;4、使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与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相平衡,同时对生产服务部门采取技术组织措施,使其能够保证基本车间、辅助车间生产能力的实现。尽而使全企业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综合平衡。在各环节生产能力平衡以后所确定的综合生产能力,即为企业生产能力。29第三节生产能力的计算四、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题1、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1已知某车间由车、铣、钻三个工序组成,生产丙种产品,现有生产设备及各工序台时定额如表3所示。该车间每周生产6天,实行两班工作制,每班生产7.5小时,设备计划检修率6%,求该车间年生产能力?(年制度工作日数306天)表3设备数量与工序台时定额表工序名称车削加工铣加工钻孔单位产品台时定额1006015(小时/件)设备名称及数量车床75台铣床30台钻床10台301、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1解:(1)T单=7.5×2×306×(1-6%)=4315(台时)(2)T车组=T单n车=323625(台时)T铣组=T单n铣=129450(台时)T钻组=T单n钻=41350(台时)(3)Q车=≈3236(件)Q铣=≈2158(件)Q钻=≈2877(件)T车组t车T钻组t钻T铣组t铣四、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题31由计算可得知:车、铣、钻三个工序生产丙种产品的能力是不平衡的。在生产能力不平衡的情况下,该车间的年生产能力只能为瓶颈工序的生产能力,即铣床加工丙种产品的年生产能力2158件。为了实现均衡生产,应采取技术组织措施,使车、铣、钻三个工序生产能力平衡。1、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1四、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题322、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2某厂计划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分别为1000、900、1800、400件,车床加工四种产品的台时定额分别为10、30、20、25台时/件。该厂有18台车床,每周生产6天,实行两班生产,每班生产7.5小时,计划年度设备停机检修率为10%,丙产品为标准(代表)产品。(1)求车床组的年生产能力?(2)求计划年度该厂车床组设备负荷率及多余或缺少的车床台数?(年制度工作日数306天)四、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题332、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2解法一(按实物量计算生产能力)(1)设备组(车床)生产标准产品(或代表产)的年生产能力Q标(Q丙)=n=×18≈3718(件)(2)求甲、乙、丁产品的劳动量换算系数X甲=0.5同理X乙=1.5;X丁=1.25T单t标7.5×2×306×(1-10%)20四、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题342、生产能力核定与平衡例2解法一(按实物量计算生产能力)(3)计划任务换算成标准产品(或代表产品)的总量Q计标=∑QiXi=1000×0.5+900×1.5+1800+400×1.25=4150(件)(4)设备负荷数===1.12>1说明超负荷,设备不足。(5)计划年度缺少设备数△n=n-=18-=-2(台)Q计标(任务)Q标(能力)41503718T组计T单20×41507.5×2×306×(1-10%)四、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