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质量管理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7年02月28日所谓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就是把医疗器械生产的方法、制度、标准等加以规范化,从而对生产中的主要环节和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操作→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和患者使用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以保证产品安全、有效、可靠。YY0033-2000内容简介4.质量体系4.1质量方针4.2组织机构4.3人员YY0033-2000内容简介5.生产环境、设施与布局5.1厂址与厂区5.2生产厂房5.3人员净化5.4物料净化5.5工艺布局YY0033-2000内容简介6.设备与工装7.采购与物料管理8.文件8.1质量体系文件8.2技术文件8.3文件的控制YY0033-2000内容简介9.质量管理10.生产管理过程11.卫生管理11.1洁净室(区)卫生11.2个人卫生11.3工艺卫生12.产品销售和用户服务主要内容一、人员净化二、物料净化三、工艺布局四、设备与工装五、采购与物料管理六、质量体系文件七、生产管理八、卫生管理一、人员净化人体是微生物和颗粒污染的主要来源颗粒无处不在人眼可见最小颗粒为30um坐着不动能产生100,000个颗粒行走能产生5,000,000个颗粒跑到能产生15,000,000个颗粒微生物在空气和人体内外表面,包括细菌、病毒、霉菌和酵母人体携带的微生物数量惊人,且根据个人卫生习惯的不同,因人而异微生物污染——难以察觉的污染源一个字母“D”的发音可产生30个颗粒(≥5um)一个字母“P”的发音可产生100个颗粒(≥5um)说话1分钟可产生15,000-20,000个颗粒(≥5um)咳嗽可产生700,000左右个颗粒(≥5um)打喷嚏可产生1,400,000左右个颗粒(≥5um)认识微粒污染的严重性微粒是指50um以下,肉眼看不见的不溶性微小颗粒。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较大的微粒可直接使血管栓塞,引起局部堵塞和供氧不足,导致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约为6-8um,微粒随血液循环可直接造成血栓,或由于红细胞聚积在微粒异物上形成血栓和静脉炎,从而引起脑、肺、肾和眼等部位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造成循环障碍,直至坏死。微粒侵入人体组织后,在巨噬细胞的包围和增殖下,造成肉芽肿,还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大量的实验和事实证明:微粒对人体会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有时是直接的,甚至危及生命。如果产品在普通的环境下生产,空气中的一些微粒便会进入产品的腔管,在使用时会随着药液进入人体,给人身健康埋下致命的隐患。认识了微粒及其危害,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产品必须放在洁净车间生产。因为进入我们净化车间的空气都是经过三级过滤后的清洁空气,它将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粒降低到了最小限度。三级过滤是指初效过滤器(位于风机进风口端)、中效过滤器(位于风机送风口端)、高效过滤器(位于控制区顶部送风口内)认识细菌细菌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塔广泛分布于我们的生活中。例如:手、手表、钥匙扣、纸巾等日常生活用品上。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热原质和毒素都是致病的大敌。热原质:能溶解于水,并且能透过药液过滤器,它一旦进入人体数分钟至1h内,患者就会出现寒战、高热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热原反应或输液反应。虽然我们的产品出厂前经过了辐照灭菌,活的细菌基本不存在(10-6),但细菌的尸体仍然存在,而细菌的尸体就是一种热原质。大量的实验表明:如果大输液中的细菌个数每毫升超过10个,即使进行了灭菌,仍然会引起热原反应。人员进出洁净区的一般流程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人是洁净室中最大的污染源,要获得生产环境所需要的空气洁净度,人员的净化是十分必要的进入洁净室的要求:进入洁净区前应换鞋;进入洁净区须经一更、洗手、二更(换上专用洁净服、工作鞋、帽)、洗手消毒方可进入洁净区内工作;洁净区专用的洁净服、帽、口罩、鞋等,不得穿到非洁净区使用;为防止交叉污染,一般生产区所用物品应与洁净区严格分开存放;凡进入洁净区的所有设备、工装、工位器具、材料等都必须进行清扫、擦拭、除尘等处理;按规定对洁净室进行清洁、消毒,对洁净工作服的清洗、烘干应在同级别洁净间进行。对洁净室内工作人员的要求1、出入洁净室必须按规定的净化程序和路线进行,不得私自改变;2、必须换上专用鞋进入洁净室;3、外衣和洁净工作服应分室、分柜存放,不得未脱外衣进入更衣室;4、进入风淋室或气闸室必须关好一个门再开另一个门(二门不得同时打开);5、进入洁净区后,脱下外衣后必须按规定洗手(六步洗手法);对洁净室内工作人员的要求6、洗过的手要用烘干器烘干;7、要以站立姿势穿洁净服,不要使工作服碰地面、工作台等可能有尘的物品;8、换穿洁净服后须对手进行消毒;9、在洁净室内不得拉开衣服上的拉链或扣子,不得将洁净服穿出洁净区;10、在洁净室内动作要轻,不得拖足行走。六步洗手法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气闸室气闸室:为保持洁净室内的空气洁净度和正压控制而设置的缓冲室,洁净室入口宜设空气吹淋室。当不设空气吹淋室时,应设气闸室。气闸室相对于相连接的各功能间(或环境)的空气压力为负压,并且全排。气闸室的两侧,可以是非洁净区对洁净区,也可以是洁净区对洁净区。二、物料净化GMP对原辅料,包装材料均作了相应的规范要求,如原辅料进入洁净区其“洗、吹”车间必须在有相应净化级别的条件下进行。进入洁净室(区)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等必须有一定程序的物净措施。具体来说,工艺上的物料净化包括脱包、传递和传输。脱外包包括采用吸尘器或清扫的方式清除物料外包装表面的尘粒,污染较大,故脱外包间应设置在洁净室外侧。在脱外包间与洁净室(区)之间应设置传递窗(柜)或缓冲间,用于清洁后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其他物品的传递。传递窗(柜)两边的传递门,应有连锁装置,防止同时被打开,密封性好并易清洁。传递窗(柜)的尺寸和结构,应满足传递物品的大小和重量需要。三、工艺布局洁净室(区)的工艺布局应按生产流程及各工序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做到布局合理、紧凑、既要有利于生产操作和管理,又要有利于空气洁净度的控制。同时既要考虑生产的流程,还需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主要应符合以下各项要求:1、进出不同洁净级别的人员和物料的出入口,均应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室(区)的入口处,应设有各自的净化室和设施。2、洁净室(区)内应只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和设施。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内人员或物料的通道。3、洁净区每一生产层每一洁净区均应设安全出口,一般应在相对方向上设一个,面积较小或人员较少时,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一个。4、洁净区门的开启方向,除同向室外的门和安全门应向外开启外,其余的门均向压力大的方向开启。5、有防爆要求的洁净室应按有关规定设置。6、人净措施及人流。生产区平面上的人身净化(简称人净)布置包括一更(含鞋)、洗手、二更、缓冲几个部分。b.更衣阶段宜分为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c.一更一般为第一次换鞋,脱外衣,不能进入洁净区;二更为换洁净工作服,二更可按30万级或10万级设计,使其干净气流靠正压通过一更压出。一更不必另送洁净风,当然,少送一些也是可以的。换洁净工作服后,可进入除无菌操作的万级下局部百级或万级洁净室之外的任何级别区域。不允许穿不同洁净室(区)或不同级别的服装的人乱窜。d.进入无菌操作区(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或万级)须要换上无菌工作服e.进入时脱下衣服和换上工作服必须分室进行。设计换鞋、脱衣、换衣(二更)各环节时应采用通过式,这是很重要的原则。f.由于洗衣房是有水、汽的场所,要求有排风,保持负压。7、物净措施及物料流通在洁净室之间做物件短暂非连续传递时可用传递窗。传递窗分为一般型、连锁型和净化型。一般室间传递(含级别不同),可用一般型,必要时可用警示标识提示门的开关与否;无菌和非无菌或有强烈污染源的和无污染源的室间传递,可用连锁型。非常担心交叉污染的重要场合之间的传递,可用净化型。传递窗内部均可设置紫外灯。四、设备与工装洁净室(区)内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用原则防尘、防污染结构型式与材料不应对洁净环境产生污染,有防止尘埃产生和扩散的措施。设备、工装表面是光洁、平整、无颗粒物质脱落,并易于清洗和消毒或灭菌。操作台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洗、消毒洁净区内使用的设备、工装等不应因发尘、扬尘、积尘和不便于清洁处理而污染洁净环境;企业在设备采购程序文件或规定中对洁净区使用的设备、工装等应有防尘和防污染等要求。结构简单、外型平整,不平的表面和复杂的机构要有不锈钢罩。洁净室(区)内与物料或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装表面的要求无毒、耐腐蚀,不与物料或产品发生化学反应和粘连。设备、工艺装备与产品和物料接触的表面不能对产品有不良影响。设备辅助用剂的要求洁净室(区)内设备所用的润滑剂、防锈剂、清洗剂(酒精)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若适用时,不清洗零配件所用的脱模剂应无毒、无腐蚀,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如果所用辅助剂会对产品造成暂时性污染,应可以用合适的工艺用水清洗干净管体,不应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主要是防止对产品产生化学危害、生物学危害和微粒污染。对设备、工装管理的要求制定管理文件、登记和记录。数量足够。能够避免产品受损和有效防止产品污染。设备、工装表面要光洁、平整、不得有物质脱落,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易于清洗和消毒(需要时)。设备、工装要尽可能固定岗位和体现专用,洁净区内外的设备、工装要严格区别和分开,不能跨区传递和使用。五、采购与物料管理供应商的选择该供应商选择原则:已获得各种官方要求的相关许可证照行业知名度、信誉、服务、价格等、资料评估确认采购部要求候选供应商提供以下资料并进行确认:企业证照等资格确认,证照复印件需盖有供应商公司印章确认物料质量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及我司产品特性要求确认物料的近期检验报告等资料物料安全数据表(MSDS)、原辅料国际命名功效说明样品试验质量部对该供应商所提供的的物料样品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检测研发部(生产部)对物料进行试验原料需提供三批样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验证原料按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连续三批工艺验证加速稳定性试验(45℃,75%RH,6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3个月后)及常规检验合格,此三批产品可放行销售,该物料应用于相应产品供应商现场评估新物料供应商或供应商进行了重大变更及必要时进行由质量部、采购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必要时研发部、生产部参与评估内容企业资料员工总数及专业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评估:设备制造能力、保养制度、生产工艺水平等、质量管理制度顾客订单保障能力及客户服务建立合作关系:各部门提交《物资需求表》,经相关部门或总经理批准后,采购部与供应商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原辅料的采购还需与供应商签署《质量协议》等确认文件采购部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采购流程物料采购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对采购计划进行评估,确认采购计划是否可达成采购合同需经审批,并归档备查供应商档案供应物料列表(清单)供应商基本信息质量标准供应商相关证照(及时更新)现场评估报告样品检验报告稳定性试验报告物料验收物料管理员依据送货单、采购订单或协议核对各项信息检查物料进厂标识按照进货检验规程对物料进行相应的检验检验完毕,出具检验报告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则提交不合格报告,并提交不合格处理单,由技术、采购、生产、质量部门协商处理物料有效期物料有效期一般为三年有效期到期将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可延长原有效期一半的时间只可延长一次有效期不合格物料按照“不合格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