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9.1概述一.机器装配与装配工艺系统图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二、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一)互换装配法(二)分组装配法(三)修配装配法(四)调整装配法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一)互换装配法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用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互换法装配可分为完全互换法装配和统计互换法装配。1.完全互换装配法只要零件各个尺寸分别按尺寸要求制造,就能做到完全互换装配,达到“拿起零件就装,装起来保证都合格”的要求。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一)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装配的优点是: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装配;产品维修方便。不足之处是: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组成环数较多时,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规定得严,零件制造困难,加工成本高。适用范围:在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或组成环数虽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一)互换装配法2.统计互换装配法在一个稳定的工艺系统中进行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时,零件尺寸出现极值的可能性极小;装配时,所有增环同时接近最大(或最小),而所有减环又同时接近最小(或最大)的可能性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完全互换法装配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为代价来换取完全互换装配,有时是不经济的。统计互换装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其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人从总的经济效果分析,仍然是经济可行的。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统计互换装配方法的优点是:与完全互换法装配相比,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较大,零件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不足之处是:装配后有极少数产品达不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须采取相应的返修措施。适用范围: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二)分组装配法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精度要求特别高同时又不便于采用调整装置的机器结构,若用互换装配法装配,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过小,加工很困难或很不经济,此时可以采用分组装配法装配。采用分组装配法装配时,组成环仍按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不同的是要对组成环的实际尺寸逐一进行测量并按尺寸大小分组,装配时被装零件按对应组号配对装配,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二)分组装配法优点:零件的制造精度不很高,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组内零件可以互换,装配效率高。不足之处:额外增加了零件测量、分组和存贮的工作量。适用范围: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又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三)修配装配法在单件生产、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时,常用修配法装配。采用修配法装配时,各组成环均按加工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封闭环所积累的误差通过修配装配尺寸链中某一组成环尺寸(此组成环称为修配环)的办法,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为减少修配工作量,应选择那些便于进行修配(装拆方便,修刮面小)的组成环作修配环。采用修配法装配时,应认真校核各有关组成环的尺寸,要求修配环必须留有足够但又不是太大的修配量。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三)修配装配法优点:组成环均能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不足之处: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适用范围: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四)调整装配法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在以装配精度要求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带来的封闭环尺寸变动范围超差,通过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后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有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等三种,分述如下: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四)调整装配法1.可动调整法可动调整法的主要优点是:组成环的制造精度虽不高,但却可获得比较高的装配精度;在机器使用中可随时通过调节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补偿由于磨损、热变形等原因引起的误差,使之恢复到原来的装配度;它比修配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不足之处是需增加一套调整机构,增加了结构复杂程度。可动调整装配法在生产中应用甚广。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四)调整装配法2.固定调整法在以装配精度要求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均按加工经济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带来的封闭环尺寸变动范围超差,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固定调整环进行补偿,最终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为固定调整装配方法。适用范围: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在产量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调整件还可以采用多件拼合的方式组成。这种调整装配方法比较灵活,它在汽车、拖拉机生产中广泛应用。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四)调整装配法3.误差抵消调整法在机器装配中,通过调整被装零件的相对位置,使误差相互抵消,可以提高装配精度,这种装配方法称为误差抵消调整法。优点:组成环均能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装配效率比修配装配法高。不足之处:要另外增加一套调整装置。可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适于在成批生产中应用,固定调整法则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设计装配工艺规程要依次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产品装配图和装配技术条件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对产品结构作装配尺寸链分析,主要装配技术条件要逐一进行研究分析,包括所选用的装配方法、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等;对产品结构作结构工艺性分析。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商讨图样修改方案,报主管领导审批。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装配组织形式有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种(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都在固定工作地进行,这种装配方式称作固定式装配。根据生产规模,固定式装配又可分为集中式固定装配和分散式固定装配。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按集中式固定装配形式装配,整台产品所有装配工作都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集中完成;它的工艺特点是:装配周期长,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工作地面积大。按分散式固定装配形式装配,整台产品的装配分为部装和总装,各部件的部装和产品总装分别由几个或几组工人同时在不同工作地分散完成;它的工艺特点是:产品的装配周期短,装配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集中式固定装配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在成批生产中装配那些重量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例如车床、磨床)时,有些工厂采用固定流水装配形式进行装配,装配工作地固定不动,装配工人带着工具沿着装配线上一个个固定式装配台重复完成某一装配工序的装配工作。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2)移动式装配被装配产品(或部件)不断地从一个工作地移动到另一个工作地,每个工作地重复地完成某一固定的装配工作,这种装配方式称作移动式装配。移动式装配又有自由移动式和强制移动式两种,前者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尺寸和重量都不大的产品或部件;强制移动式装配又可分为连续移动和间歇移动两种方式,连续移动式装配不适于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特点(包括尺寸、重量和装配精度)和生产类型。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绘制装配工艺系统图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部件等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是设计装配工艺规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这对于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产品尤为重要。无论是哪一级装配单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件。装配基准件通常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基准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应有足够大的承压面。在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件之后即可编排装配顺序,并以装配工艺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编排装配顺序的原则是: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4.划分装配工序,进行工序设计划分装配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2)确定各工序所需设备及工具,如需专用夹具与设备,须提交设计任务书;3)制订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例如过盈配合的压人力、装配温度、拧紧固件的额定扭矩等;4)规定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5)确定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装配节拍。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单件小批生产中,通常只绘制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时按产品装配图及装配工艺系统图规定的装配顺序进行;成批生产中,通常还要编制部装、总装工艺卡,按工序标明工序工作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名称与编号、工人技术等级、时间定额等;在大批量生产中,不仅要编制装配工艺卡,还要编制装配工序卡,用它指导工人做装配工作。此外,还应按产品装配要求,制订检验卡、试验卡等工艺文件。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一、概述机械产品设计除了应满足产品使用性能外,还应满足制造工艺的要求,否则就有可能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成本,严重时甚至无法生产。一个结构工艺性低劣的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是站不住脚的。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工艺师。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实际就是评价所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包括毛坯制造工艺性评价、热处理工艺性评价、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装配工艺性评价。此处只介绍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和装配工艺性评价。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二、机械产品设计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1.零件结构要素必须符合标准规定零件结构要素螺纹、花键、齿轮、中心孔、空刀槽等的结构和尺寸都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零件结构要素标准化了,不仅可以简化设计工作,而且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标准的和通用的工艺装备(刀具、量具等),可以缩短零件的生产准备周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产品上市也快。2.尽量采用标准件和通用件设计产品时应尽量选用标准件和通用件,上述两类零件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是评定产品设计标准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标准件、通用件,不仅可以简化设计,避免重复的设计工作,而且还可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产品上市也快。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二、机械产品设计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3.在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条件下,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应取经济值尺寸公差规定过严,表面粗糙度值规定过小,必然会无谓地增加产品制造成本。在对机械产品设计进行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时,必须对主要工作表面的尺寸公差、极限偏差逐一加以校核。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值应与该表面加工精度等级相对应。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二、机械产品设计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4.尽量选用切削加工性好的材料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该材料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材料切削加工性评价与加工要求有关,粗加工时要求具有较高的切削效率,精加工时则要求被加工表面能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材料强度高,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切削加工性差;材料强度相同时,塑性较大的材料由于加工变形和硬化程度较大、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大,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表面粗糙度大,切削加工性差;在钢材中适当添加磷、硫等元素,可以降低钢的塑性,对提高钢材的切削加工性有利。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二、机械产品设计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5.零件上有便于装夹的定位基面和夹紧面产品设计人员在设计零件图时,须充分考虑零件加工时可能采用的定位基面和夹紧面,应尽量选用在夹具中能够进行稳定定位的表面作设计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