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制丝生产线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姓名:宣义友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指导教师:张维勇;乔国宝20050601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制丝生产线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作者:宣义友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参考文献(58条)1.杜品圣自动化技术的三大革新[期刊论文]-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JeremyJonesWhyWaitfortheFieldbus1992(04)3.HarryFurnessDigitalCommunicationProvides…1994(41)4.阳宪惠.魏庆福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19995.崔知进现场总线技术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1)6.陈德池微处理器与现场总线技术20037.夏德海现场总线技术20038.邹益仁.马增良.浦维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20039.郝晓弘.马向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2001(16)10.白焰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础、评价、设计和应用200111.张荣跃.刘琳章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及特点[期刊论文]-太原科技2001(3)12.刘元开.魏爱玉.项占琴基于Profibus-DP的钢管打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机电工程2004(2)13.刘芳.李岩浅谈现场总线技术[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4.刘曙光现场总线技术的进展与展望[期刊论文]-自动化与仪表2000(3)15.解怀仁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1998(04)16.潘莹玉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1998(01)17.李香远现场总线技术与生产过程自动化1999(19)18.高景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1997(12)19.沈德耀.金敏现场总线纵横谈[期刊论文]-基础自动化2000(4)20.贾连生现场总线现状与发展对化工仪表的影响[期刊论文]-齐鲁石油化工1998(1)21.张颖.蒋宏业现场总线与工业企业网1998(14)22.陈启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优势和进展1997(09)23.陈启昌现场总线技术和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电力1998(2)24.张占龙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发展综述[期刊论文]-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5.白广来现场总线技术与机舱自动化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航海1998(2)26.刘红军.于希宁现场总线的优势与发展现状1999(03)27.刘伟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200028.DiskJohnsonTheFutureofFieldbusatMilestones19951994(41)29.李曦.方康玲.傅晓薇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网通讯原理及应用[期刊论文]-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30.沈学东.王蔚然现场总线技术综述1999(05)31.张伟国.刘清典型现场总线技术分析1999(23)32.尤佳.徐炜现场总线--自控系统的一项新技术[期刊论文]-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1(4)33.王希之关于现场总线199734.阳宪惠企业网络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期刊论文]-自动化与仪表1998(1)35.刘向杰.彭一民.邱忠昌.周孝信现场总线的现状和发展1999(23)36.赵文宏.曹李民.施一明.褚健现场总线的发展概况[期刊论文]-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1(2)37.鹿玲杰.韩建民.郭福田.向明尚.田燕燕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3)38.施一明.冯冬芹.金建祥现场总线的标准与发展[期刊论文]-电子技术杂志2000(9)39.肖海兵.储艳洁.陈永中.吕武轩现场总线技术概论2000(20)40.于浩洋PROFIBUS现场总线概述[期刊论文]-自动化与仪表2002(2)41.岳秋琴.熊清平基于PROFIBUS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9)42.张桃红.虞钢.王立新.何学俭.王俊.蒋镜昱基于PROFIBUS-DP的激光加工系统数字化控制[期刊论文]-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2)43.朱建新.赵延明.徐慧余.张文辉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工程车辆检测监控系统[期刊论文]-自动化与仪表2004(1)44.郝晓弘.侯顺红工业以太网认识的三大误区[期刊论文]-自动化与仪表2004(3)45.EthernetCommunicationinRealTime46.VdoLutzeReduseControlSystemComplexingwithFieldsTechnology1995(42)47.梁碧青.白洪光.曹军礼现场总线技术在发电系统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冶金动力2002(3)48.刘紫燕.冯丽现场总线技术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期刊论文]-现代机械2002(3)49.魏庆福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与工业以太网综述[期刊论文]-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1)50.JieWu.高传善分布式系统设计200051.马国华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200152.杨春艳.陈明利用Win2000和IIS实现远程终端服务2002(03)53.李明江CGI、PHP、ASP三种网页流行动态交互技术比较[期刊论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6)54.张文彬.张浩宇CGI与WEB数据库的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6)55.刘海峰.郭国法互联网CGI编程探析[期刊论文]-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3)56.漫辉.黄轶岭应用ASP技术实现Web数据库开发[期刊论文]-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2(1)57.景素霞.孟勇.宗军红.李林苍.孔令旭浅析ASP技术工作原理[期刊论文]-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4)58.王丽艳利用ASP技术进行Web应用设计[期刊论文]-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相似文献(2条)1.学位论文徐东华LONWORKS现场总线在机舱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005本课题来源于LonWorks现场总线在机舱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当前多微处理器多层结构的船舶机舱自动监控系统存在的系统结构复杂、设备互操作性差、系统维护和扩展不便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船舶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船舶机舱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在工业、楼宇、运输、能源等自动化领域得到应用。它集计算机、网络、控制于一体,集成了ISO/OSI的全部七层协议,同时具有通信和控制功能,提供了34种常见的I/O控制对象,工作温度范围宽(-40℃~85℃),组网灵活,开放性好;所有这些都说明它能够应用到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中。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建立由管理计算机和智能节点组成的两层网络结构,取消原系统中间层的通信转发站,数据采集和通信由安装在现场的智能节点完成,简化了系统结构,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并对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监控系统部分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采用模块化、通用化的软件设计思想,设计了多种用于参数显示的控件,使系统监控软件的组态和维护容易,增强了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智能节点采用系统集成芯片ADμC812来采集处理数据,再通过I2C总线与神经元芯片通信,然后通过OPC数据交换软件来与上位机之间进行通信。本文提出了采用LonWorks技术的机舱监控网络的方案。文中讨论了节点的组合原则,分析了网络的实时性,并重点论述了智能节点设计和监控软件设计。2.学位论文杨卫中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2006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工厂化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的粗放、低效、资源高消耗型增长方式,向集约、高效、资源节约、可持续型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子项目“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的资助下,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设计开发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典型结构为三层结构,顶层为温室监控管理计算机;中间层为温室智能控制器;底层为智能节点。系统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扩展能力的特点。2.设计开发了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软件(GHICTLS),该软件运行于分布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温室监控管理计算机上。总体上负责对全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联系各组成部分实行统一协调管理。软件主要功能有: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实时采集与图形化显示、历史数据和系统运行日志维护、环境参数给定值在线决策、智能控制、图像采集、手动控制、系统维护以及系统帮助等功能。软件采用了实时数据库技术、具有自整定和自适应能力的环境参数智能控制技术、模型更新技术和双向监控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完善、易于使用的特点。3.采用系统辨识技术建立了温室夏季强制通风状态下的室内温湿度的线性自回归(ARX)模型。模型的输入为温室内外温度、室内外湿度、室外光照强度、室外瞬时风速以及以24小时为周期的时间值。实现了温室环境参数的快速建模。4.采用前向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温室夏季强制通风状态下的室内温湿度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模型。提出采用正则化方法与提前停止法相结合的组合训练法进行网络训练以防止过度训练,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结果显示,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建模速度快的特点。5.为了避免“维数灾难”,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低输入数目,然后利用降维后的数据,分别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T-S模糊逻辑系统模型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模型,建立了温室夏季强制通风状态下的室内温湿度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模型。6.研究了温室温度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系统响应曲线性能指标,自动调整基本模糊控制器参数,满足不同温室和不同季节控制参数自整定的要求。7.研究了温室温度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算法根据温度偏差的大小自动调整其论域,从而提高了控制精度。实验结果令人满意。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9a4a669-0962-4fb1-98c6-9dfc00a1362a下载时间:201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