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文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概述•存在主义文学特征•萨特•加谬•加谬与萨特之争存在主义文学的概述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一。它于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欧美,波及亚非诸国,60、70年代逐渐衰落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形式。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的哲学家、神学家克尔凯郭尔(1813-1855)。他的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存在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把探讨人的存在问题放到了首要地位。一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盛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现象,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从时间上看,存在主义文学几乎与存在主义哲学同时产生。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代表是法国的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除此以外,还有德·波伏娃(1908-1986)、诺曼·梅勒(1923-)、雷蒙·盖夫、莫里斯·梅尔格—蓬蒂(19081961),美国的索尔·贝娄、英国的戈尔丁虽不是纯粹的存在主义作家,但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存在主义倾向,属于多彩作家之列。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小说和戏剧。萨特是公认的存在主义文学领袖。加缪作为法国存在主义作家,一生创作极丰,影响巨大。尽管萨特一直认为“存在主义”这个名字是人家贴在他身上的标签,而加缪也从不把自己划进存在主义行列,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根据他们创作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将他们归在存在的名下。诺曼·梅勒(1923-)是美国存在主义小说家。他在战后参与政治活动的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并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第一部作品《裸者与死者》(1948)是用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三结合的手法写成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弗洛伊德学说和尼采思想的影响。此后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白色黑人》(1957)、《巴巴里海滨》(1951)、《一场美国梦》(1965)、《我们为什么在越南》(1969)等。文集有《总统文件》、《食人生番与基督教》、《黑色大军》、《月亮上的火焰》等。但均未产生像《裸者与死者》、《白色黑人》和《一场美国梦》那样的轰动效应。《白色黑人》是对“垮掉的一代”的嬉皮士心理进行分析,从存在主义角度论证了“垮掉的一代”产生的社会意义。从此,批评界将他视为存在主义在美国的代表人物。80年代后,他发表的作品主要有:《古老的夜晚》(1983)、《硬汉不跳舞》(1986)和史诗般巨著《妓女魂》(1991)。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存在主义作家的创作千差万别,甚至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也是极不相同的。因此有人说,有多少个存在主义作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义。尽管如此,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还是有其基本的共同特征。从总体上看,存在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更多的反传统性,而在艺术方面则具有对传统的继承性。有的作品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存在着边缘的模糊性,因为任何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不可截然分割的,这便决定了存在主义文学具有更多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统一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鲜明的哲理性。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表现形式,而存在主义哲学又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因此,鲜明的哲理性就成为存在主义文学的最大特点。例如,萨特等人,既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又是存在主义文学家,在其创作中,必然要以文学形式来宣传他们的哲学观点,更喜欢将其哲学观点融会于小说、戏剧之中,以阐释其哲学见解。因此,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如“存在”即“自我”、“他人就是地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等,都能在其创作中找到答案。如《恶心》就是一部直接阐述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禁闭》这部哲理剧,则是集中而形象地表述了存在主义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思想,表明了世界的荒谬、丑恶,人生的痛苦。《艾罗斯特拉特》则表达了个人要对选择后果负责任的存在主义思想。其二,独特的真实性。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文学应有“高度的真实性”。这种真实,并非西方古典文学中那种重视“细节描写的真实”,又非马列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那种“整体的本质上的真实”,而是类乎自然主义的观念,要求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人物不要集中、概括、典型化,情节无需加工提炼,只求原原本本、朴实无华,不去粉饰与雕琢,集美丑于一身。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就是这种“真实人物”的典范之作。剧本《恭顺的妓女》(一译《可尊敬的妓女》)中的主人公丽瑟也是一个存在主义的“真实人物”。作家笔下的人物,并非经过涂脂抹粉,修饰雕琢,但其性格鲜明,互不雷同,有血有肉,真实动人,这是存在主义“真实人物”的美学特征。其三,所处环境的确实性。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生在世是一种存在,而不具备本质;获得这个本质的方式就是“自由选择”,亦即不受任何道德原则的制约,完全由个人意志支配和决定的选择。但是,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是有前提与条件的,离开“一定境遇”,便没有自由选择可言。因此,这“一定境遇”在存在主义文学中即是“人物的处境”,即环境的确定性,这与古典文学中的典型环境不同,它既不表现时代特征和历史进程,又不为塑造典型人物服务,只是提供主观感受和自由选择的条件。萨特的剧本《禁闭》和《苍蝇》就是这一特征的例证。让―保尔·萨特(Jean-paulsartre)一、生平与创作二、小说作品三、戏剧创作四、艺术特点五、《禁闭》一、生平与创作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1岁多时去世。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家中拥有大量藏书,使儿童时代的萨特受到了良好教育。1915年,他考入亨利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期间他接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影响。1924年至1928年萨特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篮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西蒙娜·德·波伏娃。此后的岁月中,波伏娃成为萨特的终身伴侣与战友,是萨特后50年生活和思想历程中的见证人。1933年萨特赴德留学,悉心研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一切从人、人的意识出发来研究人和这个世界,把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但当时萨特关注的“人”仅仅局限在学术研究中。与此同时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二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入伍,次年在洛林地区被德军俘虏,随后在战俘营中度过了10个月铁窗生涯。战争与现实使萨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战前的个人主义和纯粹个人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开始用文学干预生活。1941年获释后他继续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40年代是萨特创作的黄金时期。1945年与他人合作创办了《现代》杂志,评论当时国内外重大事件,并从此成为职业作家。1980年4月15日,萨特病逝于巴黎,数万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为他送葬,表达深切的悼念之情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20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数十年多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中,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政治评论和文学作品的创作。他在政治上倾向进步与革命,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左翼;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思想上,肯定人的价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诞世界里的出路与归宿,主张人道主义思想。萨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萨特积极投身社会政治斗争。40年代他参加反法西斯斗争,组织抗敌团体,为法共地下刊物撰稿。50年代他曾公开谴责和抗议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60年代他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立场,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1964年,萨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并解释说:“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70年代萨特又积极支持工人罢工和学生运动。可以说,萨特以其一生始终坚持的不畏强暴、坚持直理的精神成为一名嫉恶如仇的平民斗士。作为一个哲学家,萨特主要的理论著作有:《想象》(1936)、《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和《方法论若干问题》(1957)等。萨特认为,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而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个人的存在是世界万物存在之源,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是注定自由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自由地选择和创造自我本质,只有到了临终时即人不能再选择时才获得本质,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没有秩序、没有理性、混乱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荒谬的生存环境,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不能听任它的摆布,要通过行动介入和干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创造自己的本质。萨特把上帝、神、宿命从他的哲学中驱逐出去,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这就给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人们指出了一条道路:通过行动争取积极意义的道路。因为萨特哲学特别强调行动,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又被称为行动哲学作为一个文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他把存在主义哲学引入文学,使他的文学作品又带上了浓厚的哲学思辨气息。他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小说和戏剧两个方面。二、小说作品小说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恶心》(1938),短篇小说集《墙》(1939)。另外还有未完成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其中包括3部即《懂事的年龄》、《延缓》和《心灵之死》。中篇小说《恶心》是萨特的成名作,是一部典型的存在主义小说。它采用了日记体形式,描写主人公青年史学家洛根丁为了创作到图书馆去工作的经历。有一天他对图书馆中的所有见闻和周围环境的一切突然感到恶心,有了无以名状的恐惧迷惘之感,觉得人们空虚无聊、孤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陌生、世界荒诞无比。小说通过洛根丁的复杂心理及丰富的感情变化阐明了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一存在主义的论断。洛根丁对世界的厌恶感、恐惧感、陌生感和孤独感正是二战前夕欧洲阴云密布,灾难将临的社会形势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中的一种特殊感受的反映。《恶心》的问世获得成功,不仅标志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确立,也使他蜚声文坛。短篇小说《墙》是萨特早期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品以30年代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共产党人伊比塔和其他两名青年被法西斯分子逮捕并宣判死刑后,在临刑前夜他们各自不同表现的故事。伊比塔万念俱灰,一个青年充满恐惧,另一个青年则强作镇静。第二天两个怕死的青年被处决,伊比塔宁死也不说出革命军领导格里的下落,他明知格里藏在朋友家中却信口胡诌说在墓地,而法西斯分子真的从墓地抓到了刚刚转移至此的格里,伊比塔被免除死刑活了下来。小说通过几个人的遭遇与心态的描写,表达了存在主义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即世界充满了荒诞,生死纯粹是偶然的,想生的死了,打算死的却活着。但是选择却是自由的,人的一切行动都是选择,即使在监狱的高墙下,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伊比塔就是实证,他充分行使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作出了希望勇敢地死去的自我选择,表现了一种无畏的气概。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主人公是哲学教师玛第厄。小说的情节是:玛第厄使情妇玛赛尔怀了孕,但又不愿结婚,于是四处借钱为她打胎,而亲朋好友借钱给他的前提却是他必须先与玛赛尔结婚,玛第厄想做个自由人,没有选择结婚。二战爆发后,在战争风暴和民族危机面前玛第厄认识到自己所追求的个人自由是多么的空虚无聊,于是跳出个人狭隘的小天地,应征入伍投入战斗。在一次狙击战中,他一人坚守阵地,英勇顽强地抵抗敌人,成了一个英雄。后来他死后,他的朋友共产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