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年的树》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今天的第号参赛选手,下面我将对《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去年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故事,旨在让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还安排了以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是一个哀婉动人的拟人体童话故事,讲述了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在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鸟答应了树的请求,明年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当鸟儿从南方回来找它的朋友时,却发现树不见了。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波折,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后点燃的煤油灯。朋友不在了,可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二、说学情研读完教材,我首先想到了我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2-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水平,本文以诚信为题,但是对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来说,他们一拿到课本不一定就能捕捉到诚信这个主题,而这篇课文所传递给我们的诚信、奉献、环保这三个主题的多元体会又会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所以在处理这课的时候,我主要以诚信的体会为主,其余两个为辅来展开教学。三、说目标基于新课标对学段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我从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2、能读懂文本,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与方法:通过这篇童话的学习,感受童话语言美,同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将这种美体现出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在多层次的读中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情。教学难点: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体会童话角色的心-3-理。四、说教法1、以读为本,读中领悟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中还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理解,要在读中让学生感悟,通过读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因此,本课我采用了多种朗读结合的方式,如抓重点词朗读,创设情境读,自由读,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给予学生充分的读的时间,回归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让我们的课堂书声朗朗。同时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实现文本与心灵的对话。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一定的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并试着写下来。于是,把读、想、说、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4-伊始,我播放歌曲——《朋友》,紧随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我预设这个问题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老师再接着说:一个人的友情多么重要,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它,今天让我们走进《去年的树》这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去认识一对好朋友。板书:去年的树学生齐读课题。[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趣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读之前要明确要求,要读通顺,读准生词,并了解课文大意。2、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到随文识字,教师对个别难写的字加以指导,比如说第一个生字“融”就要提醒学生注意虫字的位置在右不在左,并且要和间隔的隔字相区分。这两个字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偏旁最易弄错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落实识字教学,四年级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更要注重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因为习惯和态度将影响他的一生。3、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读书所获,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点拨。[这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5-(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1、品读“去年”的部分在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把握之后,我首先出示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一至四自然段,以同桌互读的方式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画出能体现小鸟和大树深厚友谊的词语。板书:小鸟大树我预设学生们可能会划出“好朋友、天天”等词语,在学生抓住这几个词体会其中美好情境的同时再引导学生抓住“必须、一定”等词来体会小鸟和树不愿意分开,但是又不得不分开的心情。紧接着进行分角色朗读,让男同学做树,女同学做小鸟来读一读它们话别时的语句。在读的过程中相机给予指导和评价,比如说在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这一句时应饱含请求、期盼之情。在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板书:依依不舍朗读完之后我将适时对树进行采访“要分别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呢?”然后让大树带上自己的感情读一读分别时的话,“听了大树的话,小鸟们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于是让小鸟们也带上自己的感情读一读,同桌之间练习读以后,全班同学再次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这样有-6-层次的朗读,让每一次朗读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激情的进行,学生会觉得朗读充满了挑战,渐渐走进了文本,实现了文本与心灵的融合。(四)引导想象,丰富情感童话有它共有的特点,那就是想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分离这个场景,用教师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之中,体验通过阅读生成的这种美好的画面,使学生的想想力在与童话的接触中获得发展,使童话教学的课堂散发出独特的光彩。我具体是这样进行处理的,在读完分离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有一棵树,它与小鸟是好朋友,于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让学生接读“小鸟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歌”,无论是阴雨绵绵还是微风习习,同学们再次接读“小鸟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小鸟唱歌”。此时这简单的语句似乎变成了一幅生动的话面,这画面中有春天美好的相守,夏日点点的清凉,于是树与小鸟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画面变得更加清晰,落实了童话故事的教学重点,也为下面的离别之苦做了铺垫。(五)创设空白,填补情感,滋润个性生成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一处华丽的语气,用白描的手法写出鸟儿与树真挚的情感,同时略去了大量的-7-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充裕的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教材中省略的情节明朗化,笼统的情节具体化,让这些地方成为我们进行语言训练的抓手。因此,在处理接下来小鸟的三次语言对话时我首先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再通过语言进行渲染“同学们,小鸟通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来找他的好朋友了,可它却发现树不见了,从它知道树已经被砍到,再到最后它知道树已经经过无数次的折磨变成了一根根的火柴时,小鸟的心情一定特别复杂。板书:历尽艰辛自己试着轻声读一读这三句问话,试着在横线上加上表示心情的词语。此时出示小黑板上小鸟的三句问话: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地问树根。2、它()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那儿,你知道吗?”3、鸟儿()地问女孩:“小姑娘,情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吗?”我想此时的学生已经融入到了故事的情节当中,都体会到了从当时的担心到着急,从心急如焚到心如刀绞,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总之,不管学生怎样填,只要是学生感悟-8-到了其中的情感,感受到了其中的痛苦,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再让学生在课文的相应位置留下读的痕迹,边读边写,边写边读,再次与文本对话,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六)升华情感,深化文本内涵1、当学生这种焦急的心情还没有回落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学习。2、出示画面: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听老师配画面读课文后,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抓住2个“看”字想象小鸟想对大树说什么?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在学生深入了解小鸟心理后,将友情、诚信这个主题渗透到课堂中。板书:遵守诺言3、畅所欲言,揭示道理。经过上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体会的道理应该不成问题。有的学生从鸟的身上会悟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有的从树身上得到启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伐木人伐木悟出: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可以加以肯定。[这一过程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9-(七)拓展练习,多向对话拓展训练,完成课后“小练笔”这时,让孩子们从文本中走出来再一次换位思考:想对谁说就对谁说。包括小鸟、大树、伐木人、小女孩,也可以是作者。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后试着把它写下来,完成课后“小练笔”,达到说写相结合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六、反思课堂中总是充满着遗憾,回顾本课,深感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中的生成处理不够,教师的评价鼓励性语言匮乏。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注重了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不够加强,今后的课堂上还需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