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的GMP要求GMP概念:“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制药企业必须遵守的管理制度。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的一套科学管理办法。GMP实施的目的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经济性GMP条款: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药品应优质、安全、有效,所以药品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应最大限度地控制工艺的每一步骤,以便最终产品符合全部质量要求及涉及的规格标准。*实施GMP的意义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大势所趋,是向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出了挑战,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迈进。是药品质量保证的承诺,目的是为了使制药企业建立有效运作的质量体系,一切行为按GMP法规办事。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是药品国际贸易中的质量保证。*GMP核心内容防止污染、混淆和差错,使药品能安全、质量可控*硬件是基础:环境、厂房设施、仪器设备、物料用品等。软件是保证: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按书面文件进行运作,减少口头交流所产生的错误。人员是关键:人员素质由学历及其水平、资历及其经验、培训及其考核组成。现场是综合: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了工作现场,工作现场各要素的有机组合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可归纳为:人、机、料、法、环生产管理概述:药品生产是产品实现过程,是药品GMP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管理应建立在人、机、料、法、环统一协调基础上。生产管理包括生产文件管理、生产流程管理和生产过程管理。生产管理应确保:①执行经批准文件进行生产;②药品生产全过程受控;③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目前生产管理现场方面存在的问题:1.人员操作(污染、混淆);2.物料传递:校对、标识、定置;3.清场情况:对工作场地、设备、容器具未清场或清场不彻底,不按规定悬挂状态标识;4.记录填写不及时,未按规定填写。生产管理GMP相关条款解读(一)人员产品质量取决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而工作质量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因而人员是GMP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一切活动都决定着产品的质量。人员培训是实施产品GMP的重要环节。第二十七条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培训的全面性,即所有与生产质量有关的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而不只是生产操作与质量检验人员。培训的适应性,即培训内容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不同的岗位培训内容对理论、技能、职责等要求不同,不能以一概之。培训的有效性,对于培训的实施效果,企业应当定期做出评估。附录第十二条从事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第二十九条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人体是药品生产的最大污染源,良好的人员健康和卫生保证是防止产品受到人为的污染的有效手段。为降低人员对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企业所有人员都应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建立详细的人员卫生操作规程,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三十条人员卫生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与健康、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的内容。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的人员应当正确理解相关的人员卫生操作规程。企业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内衣、勤洗澡、洗头。不允许未穿工作服的人员及剧烈活动后的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动作要稳、轻、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以免造成过多的积尘、产尘及空气污染。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本条是对有可能患有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的健康管理要求。附录第十六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应进行更衣、洗手。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从人流门进入后进行更衣(穿上工作鞋、工作服、工作帽、口罩)、然后洗手、烘干。第三十五条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第三十六条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不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不在生产区内吃东西及吸烟,在规定饮水场所喝水。饮水场所要干净、整齐,对生产不造成污染。第一百九十六条生产厂房应当仅限于经批准的人员出入。外来人员进出记录及批准手续是否齐全,对外来人员是否进行监督指导。(二)机器(设备)设备是药品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需要根据药品特性、剂型的要求及生产规模,选择和使用合理的生产设备,满足其生产工艺控制需要,同时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设备应满足清洗、消毒等要求,力争满足药品生产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的管理需要。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通过必要的校准、清洁和维护手段,并通过生产过程控制、预防维修、校验、再验证等方式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第七十一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工艺要求,从设备的技术先进性、生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方面进行可靠性论证分析,并对设备的可行性、节能性、配套性、环保性、维修性、操作性及寿命周期进行市场调查和综合分析比较,确保选型的正确。第七十二条应当建立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是否建立设备日常保养计划和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清洁、调整、润滑等内容。企业是否注重预防维修,设备发生纠正性维修或故障维修时是否按照偏差处理程序或变更控制程序(更换关健部件等)执行。检查设备转移、改造、停用、启用是否按照相关程序执行,例如转移、停用,需在使用前进行功能和性能确认。第七十三条应当建立并保存设备采购、安装、确认的文件和记录。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设备编号建立设备档案;设备档案内容是否全面。设备确认参数范围是否包含设备日常使用参数范围。第七十四条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应易清洁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不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第七十七条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应当尽可能使用食用级或级别相当的润滑剂。强调应使用食品级别或级别相当的润滑油脂或冷却液。如药用乙醇、药用凡士林、食用油、药用油等。第八十条应当制定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应当有相应的记录。设备的日常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积极措施,设备使用完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扫和擦拭,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检查企业是否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并按规定执行;是否建立设备维护档案。检查预防维护记录是否反映维护过程;是否与计划相一致、是否有相应说明。第八十一条经改造或重大维修的设备应当进行再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生产。第八十二条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操作规程。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制度,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到正确使用设备。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多人操作、集体使用的设备由班组长负责,操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第八十三条生产设备应当在确认的参数范围内使用。明确生产设备基本要求。生产设备应在确认的参数范围内使用,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转;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巡回检查,操作中通过听、看、闻等方法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八十四条应当按照详细规定的操作规程清洁生产设备。设备清洁周期:更换品种、批号、规格时,都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按设备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清洗。第八十五条已清洁的生产设备应当在清洁、干燥的条件下存放。明确设备清洗后存放的环境条件,目的在于防止设备清洁后被污染。•容器具存放环境是否干燥,减少微生物滋生;第八十六条用于药品生产或检验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有使用日志,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情况以及日期、时间、所生产及检验的药品名称、规格和批号等。明确设备使用日志的内容要求,采用日志方式依照时间顺序连续记录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等信息,强化记录的追溯性。•仪器或设备使用日志内容是否与批检验记录或批生产记录内容逻辑关系相符,使用记录中应体现生产产品名称或检验名称、规格、批号、使用时间、设备或仪器状态、使用人等内容,具有追溯性。如设备运行记录。第八十七条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状态标识包括正常状态设备标识和特殊状态标识。生产设备正常状态标识包括设备的铭牌、设备运行状态标识如生产中、已清洁、待清洁、维修等等;公用工程设备、固定管道设施的状态标识(包括铭牌、内容物名称、流向等);测量、检验设备状态标识(包括铭牌、校准合格标识);特殊产品、过程设备状态标识(如高温、毒害等设备状态)。特殊状态的设备状态标识。如验证设备状态标识、维修、维护设备状态标识、停用设备状态标识等。设备运行状态标志分为:生产中—绿色、已清洁—绿色、待清洁—黄色、维修中—红色第八十八条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当搬出生产和质量控制区,未搬出前,应当有醒目的状态标识。第八十九条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水一艳绿色;水蒸气—大红色;空气—浅灰色;气体—中黄色;酸或碱—黄色;可燃液体—棕色;氧—淡蓝色;其他液体—黑色。第九十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校准的量程范围应当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是否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校准周期内对仪器仪表进行校准,是否对校准过程进行记录;对于涉及仪器仪表较多的大型企业建议实行编号及校准提醒系统。第九十一条应当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明确校准的目的。•检查对产品质量和关健工艺控制有严格要求的计量器具是否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第九十三条衡器、量具、仪表、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以及仪器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校准有效期。•现场设备校准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第九十四条不得使用未经校准、超过校准有效期、失准的衡器、量具、仪表以及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三)料(物料与产品)中药饮片生产,是将中药原材料加工转换成产品的一系列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基于物料质量,形成于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可以说物料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药品生产的全过程是从物料供应商的选择,到物料的购入、贮存、发放和使用(生产),直到用户。物料:指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等。原料:是指饮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中药材。辅料:是指生产饮片时为了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或矫臭矫味等而加入的所需辅助物料。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第一百一十三条只有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放行并在有效期或复验期内的原辅料方可使用。物料进入生产区程序:有外包装的取下外包装,对不能除去外包的物料应用干净抹布擦去外包装表面的尘埃,从物流通道进入生产区,原料存放在原料暂存间,辅料存放在辅料暂存间,包装材料存放包材暂存间。中间站管理员对仓库送来的中药材的交接:应凭仓库随货领料单校对物料标签上物料品名、批号/编码、复检日期是否符合规定,没有随货领料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