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特点及其未来走向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对业内相应商业模式、商业现象进行深度剖析,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分为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摘要:近年兴起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传统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正被逐渐改变,所有行业的运营也深受其发展影响,金融行业同样有所颠覆性变化。2013年,国内几个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大举向金融行业发展,其所涉及领域包括贷款、基金、支付、理财等。至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借此标志互联网金融正式在我国得到普及,且以继续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形态发展。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几种类型展开论述,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网络时代众筹互联网发展金融模式一、前言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事务,存在着很多亟待认知、了解与研究的地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有利弊双方面的影响,下文将就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我国各行业领域的影响与发展展开探讨。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重要类型(1)众筹。众筹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违约事件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以预购、团购的形式,在网络上筹集项目资金的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人际传播模式,创业者可以对公众宣传自己的项目,吸引网络上公众的关注,并争取网络公众对自己项目的投资。现实中,以众筹为主要形式的企业主要有天使汇、点名时间等。(2)网贷模式。即通过网站等信息工具建立第三方平台,匹配借贷双方的放贷与借款、收益与风险,借贷双方都可以到这平台来寻找理想的利率交易,是一种点对点的融资放贷行为。如拍拍贷、人人贷等P2P网站。目前,由于风控管理能力不足,我国网贷模式风险很大,经常出现相关负责人携款私逃现象,且在出借方资信考核、风险防控、行业监管等方面亟待提高和完善。(3)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通过收集、剔选、分析、整理互联网上天文数字级别的、非结构化的数据,然后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包括潜在客户、客户消费习惯、客户观点等,以此辅助机构预测消费者的偏好和习惯,以便于精准营销手段的实施。大数据金融往往与云计算相结合,是企业分析市场,金融机构进行资信评估与风险防控的先进工具。(4)第三方支付。主要是非银行机构,以自己的信誉和资金实力作保障,以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做工具,与银行签约,在各个商贸和个人终端间建立电子支付的模式。(5)互联网金融机构。即利用互联网销售金融产品、提供服务、提供信息等门户网站形式的网络金融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风险较低,网络门户不负责实际销售,只提供链接和引导;消费者则自行通过门户网站了解、选择和购买金融产品,所以风险较小,常见有91金融超市、百度财富、银率网和金融360等机构。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便捷性。由于无须开设遍布全国的实体网点和机构,互联网金融仅需依靠网络终端的虚拟网点,即可作为销售终端;消费者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选择和交易,由此产生的中介费和手续费相对较低,客户的时间成本也得以大大降低,省时省力,经营成本较低。第二,高效性。互联网金融大量应用信息技术,以高性能的服务器来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的整合、规模效应把高端计算机的高性能发挥到极致,有着极高的效率。第三,广泛性。互联网金融网络覆盖极为宽广,能够突破物理空间的局限而实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由此看来,个人金融业务实现跨国经营,在未来也是极有可能的。四、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1)互联网金融将与传统金融共同发展。目前,不仅各大银行相继推出了网络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而且也推出了互联网形态的、与货币基金合作的X宝类理财产品。由此引发大量学者热议,认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融合、共同发展定然是未来大势所趋。网络金融将为金融机构和客户提供多元全方位的服务,金融业也将向业务集成化、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由此,传统银行在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的同时,也将利用互联网巨头企业作为互联网入口,以促进银行产品销售方式的变革,产生更多的机会。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数据处理能力,结合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内部控制能力,继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互补共赢、融合共生。(2)线下金融机构将逐步实现去重量化。网络技术能够使本有物理空间的实体产品和服务虚拟化,由此,自然也就实现了去重量化。网络平台的存在,取替了现实生活中的产品服务,经营成本被大幅降低。很多工厂、销售终端、营业网点等实体店将会消失。例如,唱片业就由于网络在线音乐的推出,从而省却了原有的刻录、包装、销售与运输环节。这样的产品去重量化趋势,在出版行业也同样在发生。(3)金融价值的交换功能将进一步推广。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解决了金融机构被禁止混业经营的问题,回归了金融的本质属性。同时,网络的实时数据交换功能,使供需双方实现实时等值交换,提高了金融的流动性,也使价值得到了即时流动,使金融实现了自身时空通融的功能,也让金融机构的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逐步破除了金融业的边界,使之开始逐渐消失,不仅出现了混业经营,还有综合经营、全能金融等各种形式,使资本在多个领域进行融通,金融的价值交换功能将全面实现。例如,新进入金融行业的电商企业,也相继开始金融化历程,如苏宁云商拿到了民营银行牌照,万达集团联合百度、腾讯成立了电商公司,进一步实现了自身发展战略的电商化和金融化。同时,传统银行也在此转化大潮中,掀起了积极革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与各大电商企业先后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不仅使传统金融业务得到了巩固,而且也以更为多元的形态向其他行业渗透。例如,交通银行推出的交博汇,提供全功能的金融服务,如购物、理财、融资等,横跨多个行业领域;又如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将电子商务与金融评级相结合,既有利于银行的风险防控,又以灵活的姿态为各类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贷款业务。五、结语互联网金融发展虽然具有强大的数据资源、成熟的开放平台、充裕的资金,但其中也有一些资金不充裕、风险防控能力差的网贷企业,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可见虚拟经济的缺点就在于扩张过快所引发的高杠杆、重复抵押等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从而加大虚拟经济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快捷性与广阔性,为虚拟经济提供了快进快出的工具,使得金融风险更加巨大。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防止虚拟资本的过度投机与膨胀,防范国际投机资本,避免通过互联网金融导致的过度泡沫化对我国经济的伤害。同时,国家也应加以严格的调控,来最大限度降低泡沫经济。参考文献:[1]潘艳红.我国网上银行监管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6(09).[2]王莹,张宽海,童牧.电子支付市场的创新策略与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04).[3]张花妮.第三方支付平台双边市场特征的刻画[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4]杨彪,李冀申.第三方支付的宏观经济风险及宏观审慎监管[J].财经科学,2012(04).[5]齐华宁.我国网络银行集约化经营之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1(01).[6]刘威.我国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及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7]王军.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法律监管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三、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下的会计监督与管理2006年财政部公布的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有效地跟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衔接,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中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设计金融工具业务的企业会计处理提供了有效指导(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下的会计监督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风险高和业务表外化、自然杠杆性能等特点,使会计监督的实行困难重重。越是因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高,越应该重视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原则。(1)提取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金。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且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模式因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收到了严重的打击。当对金融衍生工具提取投资风险金,交易损失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时,不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重大修改,这有助于让会计主动的参与到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监控中来,提取风险准备金并不有违现行的会计原则,而是以谨慎性原则作为依据,这样更容易被业界接受。(2)利用谨慎性原则确认损益。只要是可以预见的费用,或者损失,都应该在会计记录中体现出来,但未来不确定的收入不能给予确认入账。然而关乎金融衍生工具的现金流量发生事项大多是在很多年后,而时间的长久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只有交易人或会计人员比较熟悉,而股东或债权人却不甚了解,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常常掩饰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因此,有条件的使用谨慎性原则可以很大程度上对企业起到牵制作用。(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下的会计管理若想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及其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就应该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计入会计核算之中,向投资者等资料使用者及时充分地提供风险和影响信息。因为金融衍生工具在会计确认方面与传统会计相比有更大的特殊性,所以金融衍生工具也易被企业所控制,但合约所体现的交易在实际发生款项收付之前,合约双方只承担某种义务或只享受某种权力。因此,只有绕开过去交易事项的约束,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利得和损失,才能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有效的会计确认。除此之外,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标准不仅应有交易发生的时间,还要包括合约缔结和再确认,终止确认。为了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应以表内列报和附注来披露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都必须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相关规定在会计报表中显示。仅仅靠在表内用量化过的信息表露不能使信息使用者对金融衍生交易的情况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也要在附注或者补充资料等进行表外披露。披露内容包括: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政策,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质和类别,套期保值以及有效性评价,管理当局的风险控制政策和未来风险预测等。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田瑛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2014(11)[4]韩淑炜.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吴静.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5(5)[6]代婷.国内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风险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7)[7]荆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8]朱保军.论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经济师,2007(10)[9]LeslieF.Seidman.金融工具――会计及财务报告综合指南.中信出版社,2004[10]曾鹭坚,陈守德.对金融期权会计问题的探讨.四川会计,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