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各项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方法。•2、理解并掌握在产品数量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重难点:材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应付工资的计算及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第一节费用要素的内容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费用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要素,具体可划分为九类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成本项目(一)成本项目包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二)成本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A.直接材料B、制造费用C.废品损失D.外购燃料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A、外购材料B.直接人工C.折旧费D.利息费用第二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一、要素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一)基本方法:直接费用直接计、间接费用间接计(二)间接费用的分配1、分配方法要适当:贯彻效益原则。分配费用的依据与分配费用的多少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分配的标准容易取得。2、分配的标准有3类:①成果类②消耗类③定额类(三)各要素费用分配的程序1、编制费用分配表2、根据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3、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簿二、材料费用的核算1、按实际成本支出①明细核算A、账簿的格式B、支出单价的确定方法②总分类核算•2、按计划成本支出①总分类核算需开设的账户②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二)材料费用的分配分产品领用的原材料——直接计入各产品的成本项目,不需要分配。不分产品领用的原材料——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项目分配标准:见教材注意:材料消耗定额——单位产品可消耗的数量限额(单位量)定额消耗量——一定产量下按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总量)%100计划成本差异额差异率=•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费的燃料费用为6000元,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200千克和300千克。据此计算的燃料费用分配率为()。A.12B.20C.30D.60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有()。A.“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反映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B.“材料采购”科目期末无余额C.“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反映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差异D.“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生产车间厂房扩建工程领用的材料费用,应借记的科目是()。A.“生产成本”科目B.“制造费用”科目C.“在建工程”科目D.“营业外支出”科目凡是直接计入费用都应设置专门的成本项目。()•某工业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者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乙产品投产15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千克。A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3元/千克,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甲、乙两产品实际消耗A原材料总量为320千克。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2)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计算A原材料消耗量的分配率。•(3)根据A原材料的分配率,计算甲、乙产品各耗用A原材料的数量•(4)分别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实际费用。•综上,前列借记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科目的会计分录,可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也可以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但是,只能根据这两种凭证中的一种凭证编制,根据何种凭证编制,必须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以免重编或漏编会计分录。•三、外购动力的核算(一)账户(二)分配标准: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生产工艺用电——按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定额耗用量分配2、间接用于产品生产——车间照明用电——按用电度数分配3、经营管理费用——行政部门照明用电——按用电度数分配4、外购动力分配计入的成本项目——“燃料及动力”(三)分配表的编制,会计处理及有关明细帐的登记四、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一)职工薪酬的组成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以下8项内容:(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基本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1)工资:工资是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和业务而给予职工的一种报酬。工资由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组成。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2)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奖金包括生产奖(如超产奖、质量奖、安全奖、年终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和其它奖金。(3)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如高温作业的临时补贴、冷库低温津贴、夜班津贴、班长津贴)、保健津贴、年工性津贴和其它津贴。(4)补贴: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工资总额的组成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1、工资总额的组成:①概念②组成内容③工资总额与非工资总额的界限2、原始记录:①考勤记录②产量记录(二)工资的计算1、计时工资的核算计时工资制度包括:月薪制、日薪制和小时工资制(1)月薪制下,日工资率的计算(2)月薪制下,月工资的计算①(按出勤法)每月应付工资=出勤天数×日工资率②(按扣缺勤法)每月应付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应扣工资•月薪制下,月工资的计算有四种方法:①按30日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②按30日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③按20.92日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④按20.92日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采用哪一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确定以后,不应随意变动。2、计件工资的计算①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②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某工人本月加工完成的甲产品数量为100件,其中合格品为95件,料废产品为2件,由本人过失造成的工废产品为3件。计件单价为10元/件。据此计算的该工人本月计件工资为()元。A.950B.970C.980D.1000(三)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1、账户2、工资分配的去向3、工资分配的依据“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四)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职工福利费是企业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这是企业使用了职工的劳动技能、知识等以后除了有义务承担必要的劳动报酬外,还必须负担的对职工福利方面的义务。•我国企业中按规定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从费用中提取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两个方面。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的福利,在会计核算中将其作为一项负债;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福利费主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在会计核算中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福利支出,但不包括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五)各种社会保险•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记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及其他支出中。•1.养老保险费。是指依法由本市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由企业和被保险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缴纳义务,在被保险人退休后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按上一年全部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9%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2.医疗保险费。为了保障职工和退休人员患病时得到基本医疗,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计提比例是职工按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9%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3.失业保险费。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企业、事业单位及职工应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缴纳标准如下:•(1)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及各类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和事业单位,按本单位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缴纳失业保险费;•(2)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按本单位中方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缴纳失业保险费;•(3)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0.5%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作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4.工伤保险费。为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和职业病伤害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保障因工死亡者供养直系亲属的基本生活,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应缴纳工伤保险费。2004年4月1日起,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对照《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表》,选择所属行业类别对应的浮动基准费率。(1)企业属于第一行业类别,原费率为0.6%、1.2%、1.3%、1.4%的调整到0.5%。(2)企业属于第二行业类别,原费率为0.3%、0.4%、0.6%的,调整到0.5%;原费率为0.7%的,调整到0.8%;原费率为1.3%、1.4%的,调整到1.2%;原费率为1.6%的,调整到1.5%。(3)原费率为0.9%、1.1%的企业,上一年度无工伤保险费用支出的,分别调整到0.8%和1.0%;上一年度有工伤保险费用支出的,分别调整到1.0%和1.2%。(4)企业属于第三行业类别,原费率为1.1%、1.2%的,调整到1%;原费率为1.3%、1.4%、1.5%的,调整到1.6%;原费率为1.7%的,调整到2%。(五)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在职工工作年限内,由职工及其所在单位,按月交存一定数额的资金。住房公积金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长期储蓄,专项用于住房支出。住房公积金规定缴存比例仍为8%,有条件的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可以为10%。(六)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1.工会经费。凡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应于每月15日以前按照上月份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当月份的工会经费。2.职工教育经费。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按职工基本工资总额的1.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五、折旧费用的核算(一)计提折旧的范围(二)计提折旧的方法(三)折旧费用的分配六、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一)利息费用的核算(二)税金的核算(三)其他费用的核算•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万元。•A.29B.30•C.32D.33•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B.闲置的厂房•C.月份内报废的设备D.超龄使用的设备•第三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一、待摊费用的核算1、概念2、待摊期限3、账户二、预提费用的核算1、概念2、账户——注意该帐户余额的方向、经济意义、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方法•综述:工业企业的各种要素费用通过以上第一节所述的核算、分配,已经按照费用的用途分别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三项期间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的借方。其中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借方的费用,已经分别记入各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成本项目。•也就是说,在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核算中,进行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