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厂商的目标和行为第一节生产和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问题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可替代的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佳组合规律第四章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企业性质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一种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厂商是指市场经济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商品与劳务的供给者是企业Firm)。简单的分析中,认定其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生产理论研究生产者的(厂商)行为。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的假设条件(1)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2)厂商向市场提供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产量最大)。•厂商及企业组织利润最大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生产理论(2)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成本理论(3)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市场理论关于利润最大化TCQPπ市场结构),,,(ENKLfQ41)(iiiqpQTC有的理论强调利润以外目标,如公司市值等。经验研究:美国一项对500家大型企业高级经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有多重目标。分项目标出现比例为:利润:96.9%;增长:86.2%;成本效率:81.5%;长期生存:74.5%;短期生存:55.4%;管理乐趣:53.8%——利润是最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生产函数与技术选择问题厂商在决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之类经济活动基本问题时,需要不同技术方案之间作出选择决策。对这一问题分析进入到对经济的基本(不是唯一的)供给方企业或厂商(firm)行为的分析。这是经济学分析的另一重要领域。分析厂商行为需要对其目标加以设定,然后依此分析厂商技术选择、成本约束条件、不同市场结构下如何通过产出、数量、进入退出等决策实现其目标。本讲讨论企业目标,并用生产函数和等成本线框架下分析厂商技术选择行为。生产者(厂商)可以采取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个人企业是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合伙企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企业是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厂商组织。厂商的类型单人业主制TheSingleProprietorship又称自然人企业,自然人承担无限经济责任。财产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能力由个人(即自然人)承担。•无限责任的含义该种产权具有直接的唯一性与排他性的优点。缺点是规模约束。对效率与公平的评价。合伙制ThePartnership自然人的合伙企业,承担无限经济责任。财产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能力由合伙人共同承担。对企业的外部具有唯一性与排队他性;但在企业内部,不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公司制TheCorporation这不是自然人企业,而是依法构成的企业,又称为法人企业。按股东的责任可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与两合公司。有限责任有利于分散股权,分散风险;其中经过批准其股票可以上市。各类企业的比重0%10%20%30%40%50%60%70%80%90%100%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数量比重销售比重无数据第一节生产和生产函数一、生产的含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就是指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生产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生产要素是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二、生产的三要素(productionfactor)为了生产而投入的人力或物力,称为“生产要素”。1、劳动(L)2、资本(K)3、土地(N)4、企业家才能(E)劳动(L):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N):包括土地和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K):包括资本品(实物形态)和货币资本(货币形态)。企业家才能(E):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含义: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组合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公式:Q=f(L,K,N,E)当技术不变,又把N并入K时,可简化为:Q=f(L,K)三、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常见的生产函数(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共同提出的。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其中,A、α、β均为参数,0<α<1,0<β<1。参数α、β的经济含义是:⑴当α+β=1时,α、β各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⑵根据α、β之和,判断规模报酬。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coefficient):含义:各种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要素之间配合的比例。固定技术系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可变技术系数——可变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通常写为:其中,Q表示一种产品的产量,U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各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的劳动的投入量和资本的投入量。该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取决于L/U和K/V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一个。这是因为Q的生产被假定为必须按照L和K之间的固定比例,当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固定时,另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再多,也不能增加产量。该生产函数一般又假定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则有:即:上式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生产技术系数之比。就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而言,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故各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比例维持不变。短期和长期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涉及到不同长度的调节产品供给量的时间周期。短期: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期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长期: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3)特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任何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只能够通过调整存货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4)特长期:生产者在这一时期内不仅能够调整一切生产要素,而且生产技术也会发生变化。注意: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时间的规定是不同的。例如,变动一个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要五年,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五年为界,而变动一个小食店的规模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仅为一个月。(3)特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任何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只能够通过调整存货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4)特长期:生产者在这一时期内不仅能够调整一切生产要素,而且生产技术也会发生变化。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在短期内,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被调整,称之为可变要素投入;还有部分生产要素生产者无法对它们进行数量调整,称之为不变要素投入。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所有的要素投入。微观经济学中,通常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来考察短期生产理论,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K)来考察长期生产理论。短期生产函数),(KLfQ长期生产函数),(KLfQ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问题本节分析在一种要素可变的条件下,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此时企业处于短期生产状态。在生产函数Q=f(L、K)中,假定资本投入量不变,用表示,劳动投入量可变,用L表示,则得到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L、)即资本量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L。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1、总产量TP: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2、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3、边际产量MP:指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对于短期生产函数),(KLfTPLLKLfAPL),(LKLfMPL),(LKLTPLKLfMPLLLd),(d),(lim0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概念。劳动的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写为TPL=f(L、)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指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写为: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写为:或:4、TP、AP与MP间的关系:若生产函数为:劳动的平均产量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为:321227LLLLfQ21227/LLLQAPL2032427limLLdLdQLQMPLLTP=9L+3L²-L³AP=TP/L=9+3L-L²MP=d(TP)/dL=9+6L-3L²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用图形表示的三者关系:OQLTPAPMPCABD•从图可见三者基本关系三者都呈U形即先上升后下降。MP为正,TP递增;MP为零,TP达到最大;MP为负,TP递减。MP与AP有一交点,在交点左边,MP大于AP,在交点的右边,MP小于AP。在交点上方C点,反映TP在递增中发生递减。(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1.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连结TPL曲线上任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APL值。在上图中,当APL曲线在C’点达最大值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坐标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相切TPL曲线于相应的C点。2.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过TPL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MPL值。3.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MPL曲线的变动快于APL曲线的变动。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自身的极值点。例:某排球队的平均身高是1.80米(平均量),新加入的一名队员身高1.85米(边际量),则全队的平均身高就会增加。反之,如果新加入的一名队员身高是1.75米(边际量),则全队的平均身高就会下降。在上图中,在C’点以前,MPL曲线高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APL曲线是上升的;在C’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APL曲线是下降的。MPL曲线与A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大值点C’点。二、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三阶段:OQLTPAPMPCABⅠⅡⅢ•生产的三个阶段I、MP>AP阶段增加投入,可以提高AP,所以,在该阶段,生产是缺乏效率的;III、AP>MPMP<0阶段由于减少投入,MP可以上升,从而TP增加;所以也肯定是生产缺乏效率的;II、AP>MP≥0阶段。效率应当也必然是在这一阶段中出现;可见,理性厂商必然要在第二区域生产。这一区域为理性生产阶段,又称经济区域。经济区域内的确定:此时,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生产多少,还要取决于成本函数。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returns)1、定义: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2、条件:第一,技术条件不变。如果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边际收益未必会下降。例如,要是在农业上引用高产良种或密植技术,或在固定面积的土地上增加化肥或劳动,边际产量可能还会递增。第二,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