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日光温室生产常见的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日光温室生产常见的问题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近年来节能日光温室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设施在西北地区推广的面积越来越大,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实施了工厂化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工程,在日光温室结构的优化、设备配套、栽培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着温室结构不合理、环境因子调控不完善、设备配套较差、缺乏市场导向、种植品种不适以及管理技术不规范等问题,限制了日光温室高效性优势的发挥。1存在问题1.1温室建造不合理节能日光温室内的温光效应,来源于太阳辐射,不同地理纬度、不同季节、不同自然气候条件,太阳辐射强度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正是日光节能温室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西北高纬度地区节能日光温室采光屋面角度与形状、温室背高、后墙高度、建筑方位、地基和温室下卧深度、建材选择等,都必须根据当地地理纬度、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等加以综合分析和研究,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不能盲目选型,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1.1温室结构不合理1.1.1.1结构简单西部地区日光温室中绝大多数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模式建成的普通类型,结构较简单,材料上也仍以土墙、竹木结构占主体,设施结构比较简陋,档次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厚厚的土坯墙还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可利用面积仅为40%~50%。1.1.1.1墙体不合理节能型日光温室的墙体包括两面山墙和一面后墙,要求墙体的厚度必须达到当地冻土层厚度的1.5倍以上,而很多温室没有做到这一点;墙体材料上,部分地区以土石为主,牢固性差,在雨水冲刷或浸泡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坍塌;墙体太矮,不利于农户劳作,同时还降低了温室的蓄热能力;墙体太高,不利于保温;墙体保温层反置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墙体的蓄热功能,相同的投入,蓄热效果相差很大。1.1.1.2仰角不合理温室前、后屋面角小。1.1.1.3忽视防寒沟的作用防寒沟能有效阻挡温室内的热量由土壤向外横向传导,防止温室边沿作物的根系受冻。否则,遇到强寒流侵袭或较冷冬季,种植的喜温蔬菜冷害现象普遍发生,因此生产的安全性有待提高。1.1.1.4温室后坡、通风口设置不当温室后坡以蓄热、保温为主要目的,材料可就地取材。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好坏的关键在于后坡。目前土木结构温室后坡结构问题较多,后坡太薄达不到要求(40cm以上),以及直接用水泥板替代玉米秸、麦草等保温材料;后坡外侧过短,土墙又厚,后坡为便于作业,在墙上留出作业道,雨水容易渗漏到温室后墙内,导致墙体开裂而倒塌。通风口多设置在后坡上,早春通风后冷空气直接进入温室内,使作物易受低温冷害,雨水直接进入室内,又会造成空气湿度过大。而通风口设在后墙上端,则较理想。1.1.1.5半地下结构不合理西北高纬度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多建成半地下式结构,有利冬季保温。半地下式是指温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低30~40cm。但有些地区盲目兴建,将温室建在深坑内,秋季雨水多时,外面雨水倒灌进温室内,不但导致温室内湿度高,土壤温度低,而且对土木结构温室的墙体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甚至导致温室倒塌。1.1.2温室布局不合理温室的方位角与温室内接受太阳辐射量有直接关系。西北地区冬季太阳辐射强度低,一天中以中午前后辐射强度最大,且冬季日照时间短,日出到日落不足9小时,因此,西北地区日光节能温室方位应南偏西5°左右为宜,充分利用上午10时~下午2时太阳辐射热。然而有些地区的温室照搬低纬度模式,建成南偏东方位,导致了温室蓄热量不足。除方位角外,有的地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缩短了温室前后之间的距离,导致早晚遮光严重,不仅导致温室蓄热量不足,也影响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降低了产量和品质。1.1.3温室覆盖材料不理想温室的覆盖材料直接影响温室的透光和保温性能。温室外覆盖与温室的保温能力有关,其厚度和温室保温效果成正相关,覆盖材料越厚,保温效果越好。从目前西北地区的日光温室来看,其外覆盖材料多采用草苫,但是其厚度往往不符合要求,很多地区的草苫厚度只有2~3cm,常导致温室夜间失热过多,低温严重。在棚膜的选择上聚乙烯膜和聚氯乙稀膜应用较多,主要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但是聚乙烯膜保温性能不理想,而聚氯乙稀膜透光性能又较差。日光温室专用的乙烯-醋酸乙烯膜保温性、透光性和防雾性能都比较好,但是价格较贵,应用比较少。此外在生产中,有的生产者盲目使用压膜杆,既遮挡了阳光,又容易损坏棚膜,影响温室的透光和保热能力。1.2环境因子调控不完善目前西北地区的日光温室绝大部分结构简单,在环境因子调控中,只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对于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的调控能力较差,从而抗御自然灾害及抵御逆境的能力较弱,一旦连阴雪,多数果菜受冻,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上市时间。在栽培中,温室环境因子调控不完善,缺乏补光的技术和设备,无加温、降温的措施,气体补充时间、方法不协调,势必导致温室对自然环境的过渡依赖,这已经成为限制日光温室高效化发挥的重要因素。冬春季节,由于通风时间少,内外气体交换量小,导致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作物光合效率不高,直接影响蔬菜产量,为此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是很必要的,但是与其配套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尚不普遍。1.3设备配套较差、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能力低西北地区节能日光温室一般面积较小,内部空间较狭窄,温室生产基本上靠手工操作,与节能日光温室相适应的微耕机械,自动化控制设备开发应用较少,自动化控制设备不配套,专用小型机械短缺,限制节能日光温室的产业化进程。西北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在极端最低下,在连续阴、雪天气,或在严冬季节育苗,需进行临时加温。但目前临时加温设备不配套、不完善,或只重视提高室温而忽视地温的提高,使冬季蔬菜生长发到一定影响。节水灌溉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目前温室灌水普遍采用传统的沟灌方式,这种方式不但浪费水资源,同时易导致空气湿度增高,土温降低,病害严重,根系生长不良。而采用膜下灌溉技术,可保持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并能达到降湿、减病的效果。1.4乏市场导向、未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日光温室生产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型的栽培类型,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但有些地区在不掌握温室建造技术,缺乏市场调查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温室面积,甚至有些地区的日光温室由于缺乏管理技术而长期闲置,这些问题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产业导向上,日光温室的发展要在扩大外延的同时,深入挖掘内涵生产潜力。这在西北许多地区重视不够,在全面规划下引导产业化生产的力度较差。在产业化建设方面,西北地区的温室生产还是以分散的、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工艺水平较低。很多地区注意到了市场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但在产业基地布局、规模经营、产前产后的各产业部门建设方面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总体功能不强大,产业结构不健全,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1.5品种不合理建造节能日光温室的投入较高,所以必须提高温室的产出。目前适合温室种植的高产值作物品种特别是温室专用品种不多,因此农户多种植一些露地栽培表现良好的品种,常导致温室作物产量低。1.6栽培管理不规范1.6.1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日光节能温室栽培技术较粗放,虽不乏经验丰富的高手,但部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对温室内水、肥、光、温、气等环境因素调控及其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对病虫害的诊断缺乏能力,对嫁接育苗、膜下滴灌技术、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等缺乏了解或经验不足,常导致投资成本过高,收益不高,甚至亏本。1.6.2缺乏技术指导目前我国对温室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温、光、水、气、肥的优化控制和规范化模式等。但是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成果还没有真正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各地农户仍然依靠自己经验进行管理,很难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温室生产。我国西北部地区日光温室生产科技水平仍然较低,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而高级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人才又十分缺乏,极难深入农村,这是目前制约我国西北部地区设施园艺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把先进实用的温室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直接传授给广大农民,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6.3种植结构有待调整目前,西北地区有些地方日光温室的种植和经营缺乏宏观调控,缺乏把握市场的经验,导致作物栽培结构不够合理、种植品种单一、蔬菜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问题。在茬口的安排上,蔬菜的采收期往往不能与市场高价销售时期相吻合,加之品种的选择不对路,缺乏外销条件,常造成高产值低。其次,种植茬次少,温室的有利条件、有效空间没有充分利用。生产种要注意轮作换茬,实现种植种类多样化。1.6.4病虫害发生严重在日光温室这种栽培模式下,由于温室保温性能大大增强,且密闭、高湿,为大多数病虫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目前,西北地区日光温室的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程逐年上升趋势,且为一旦发生,常带来比露地更为严重的损失。1.7连作障碍明显温室内栽培作物多年连作、种类单一、施肥量大并且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另外,过量施用肥料,特别是化肥和偏施氮肥引起了温室土壤盐类积聚。这种不合理的管理,引起了土壤环境恶化,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病虫害严重等一系列不良反应。1.7.1有机质含量降低日光温室栽培中,由于有机肥料施用量减少,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容重增加,总孔隙度降低,常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1.7.2土壤盐碱化严重日光温室栽培中,为了增加产量,往往过度使用化肥。温室土壤无雨水淋溶,剩余的养分只能留在土壤中,土壤中的肥料必然越来越多,盐类积聚浓度越来越大,经常造成土壤含盐量增加,团粒结构遭到破坏,理化性质变差,同时有益微生物减少,有害细菌增加,盐碱化明显。1.7.3土壤酸化随着蔬菜生产中化肥的大量使用,尤其是使用生理酸性肥料和没有腐熟完全的有机肥料,导致温室耕层土壤中pH值的降低,致使蔬菜生长不良。土壤酸性强时,氢、铝和锰离子非常活跃,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PH值的降低会加重铝、锰的毒害作用和降低磷、钙、镁、锌、钼等元素的有效性,容易发生铝中毒和钙、镁缺乏症。1.7.4养分供需不平衡西北地区土壤一般缺氮乏磷而钾有余,但是随着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多年的蔬菜种植,造成土壤中氮的过剩,磷有余,而钾严重不足,最终引起蔬菜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及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肥料浪费严重,各元素比例失调,增产效果不明显。1.7.5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日光温室连续几年种植同一种作物,作物分泌物及植株残茬腐解物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寄主。在长期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有害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传病害也是温室栽培种最常见的问题,连作提供了根系病虫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场所,使得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1.8产量、品质较差1.8.1从产品产量来看在温室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产量,生产者往往大量施肥,造成土壤退化,温室连作障碍严重,相同病虫害发生机会相当高,这也使得蔬菜对外界条件适应性变差,同时由于日光温室环境调控设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依赖性较大,加之气候条件恶劣,势必会造成产量的下降。1.8.2从产品品质来看从目前的温室栽培来看,化肥的应用比例明显高于有机肥。由于有机肥料使用减少,化肥用量增大和不适当地使用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生产出的蔬菜虽外观好看,但品质变差。当前,温室生产过程中作物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农药使用量较大,势必造成农药残留量加大。有些地区在设施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硝态氮、铵态氮累积;有些地区使用工业排除废水进行灌溉,造成产品重金属污染,种种原因,常造成产品有害物质超标。1.9销售渠道不够畅通销售直接关系到温室生产者的经济收入。目前,西北地区很多温室生产区域销售渠道不够畅通,负责农户产品销售的合作组织不多,多数农户靠自己摸索经验寻找市场,订单生产的比例几乎为零。这使温室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效益的不确定性。1.10冬季日照时间过短光照时间是冬季日光温室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西北地区,高寒地区冬季自然日照时间很短,日出到日落不足9小时,且外界极限温度很低,温室外必须有外覆盖保温设备,为达到温室保温的目的,棉被只能晚揭早盖,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