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的功能及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卵巢的功能及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前言卵巢的功能是周期性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妇女的生殖功能早在胎儿期奠定基础,全部的卵母细胞都是在胎儿期增殖生成,以后不断进行卵泡闭锁而丧失。胎儿约在妊娠20周左右,卵泡数最多,约为600~700万个,以后不再有新卵泡形成。新生儿期约有70~200万个卵泡,青春期约有40万个,37.5岁约剩2.5万个。妇女在生育期内排卵约400~500个。1、卵巢的周期性变化1.1卵泡的周期性变化(1)卵泡的发育和成熟人类卵子成熟的过程十分缓慢,从始基卵泡发育到排卵前的成熟卵泡大约需85天。无论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卵泡发育时间、形态和功能特征,可分为:始基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A.始基卵泡(Primordialfollicle):是由处于减数分裂初期(双线期)的卵母细胞,单层颗粒细胞和基底膜组成。B.初级卵泡(Primaryfollicle):相当于窦前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增大,直径为原来的2倍,透明带形成,并出现适应卵泡继续发育所必备的五种重要改变,即胞膜出现FSH、雌激素、睾丸酮受体、细胞间缝隙连接和出现卵泡内膜层。C.次级卵泡(Secondaryfollicle):相当于窦状卵泡。随着初级卵泡的发育,颗粒细胞增多,卵泡腔和卵泡液形成,透明带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次级卵泡。此期FSH诱发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产生,同时FSH和雌激素协同作用下,诱发胞膜LH、前列腺素,催乳素受体的产生和数量的逐渐增加。D.成熟卵泡(Maturefollicle):又称格拉夫卵泡(Graafianfollicle),从始基卵泡至完成初级卵泡生长阶段大约需65天,在此阶段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即使是无垂体功能的病人,妊娠或应用避孕药状态下,这一过程是毫无改变的进行。当卵泡发育进入次级卵泡阶段,即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每个周期约有15~20个次级卵泡,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经募集、优势选择和优势化过程,产生一个成熟的卵泡(募集相当周期1~4D,优势选择5~7D,优势化在选择后排卵之间)。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同时分泌雌激素,其余卵泡均在发育不同阶段闭锁。B超监测一个成熟卵泡直径1.8~2.0cm。其主要结构如下:卵泡外膜:为一层致密组织与卵巢间质无明显的界限。卵泡内膜:本层血管丰富,细胞呈多边形,较颗粒细胞大。这种细胞是由卵泡间质细胞衍化而来。颗粒细胞层:本层内无血管,其营养来自外围的卵泡内膜。细胞呈立方形,在颗粒细胞层与卵泡内膜层间有一基底膜。卵泡腔:腔内充满了清澈的卵泡液,内含较高浓度的性激素和一些蛋白溶解酶,淀粉酶,胶原蛋白溶解酶等。卵丘:突出于卵泡腔内的颗粒细胞团,初级卵母细胞埋入其中。放射冠:直接围绕卵细胞的一层颗粒细胞,由于呈放射状排列,因此得名。在放射冠与卵细胞之间有一层很薄的透明膜叫做透明带。(2)排卵:随着卵泡的成熟,卵泡逐渐移向卵巢表面向外突出。在LH高峰作用下,发生卵泡膜和卵巢包膜的溶解和破裂,卵泡液流出,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颗粒细胞慢慢被挤出,称为排卵。关于排卵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有以下说法:A、酶溶解说法在排卵前卵泡液中含有多种蛋白溶解酶,水解酶等,认为是这些酶溶解了卵泡膜和卵巢包膜使卵泡破裂;B、前列腺素说法认为在促性激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在LH作用下,卵泡能合成和分泌大量的PGF2α,而作用卵泡周围肌样细胞收缩使卵泡破裂。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排卵可在两侧卵巢轮流发生。(3)黄体形成:排卵后,卵泡壁塌陷,血液注入腔内形成血块而成血体。在LH的作用下,残留在腔内的颗粒细胞演变成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细胞变成膜黄体细胞。排卵后7~8天(相当周期22天左右),黄体发育达到高峰,称成熟黄体,能分泌大量雌孕激素。成熟黄体,差异较大,其直径一般为1~2cm,外观呈黄色。(4)黄体萎缩:排出的卵子如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开始萎缩。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退化后,月经来潮卵巢内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黄体大约经8~10W才能完全退化、纤维化,外观呈白色称为白体。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哺乳外,卵巢经常不断重复上述周期的变化。附:卵细胞的发育与成熟女胎发育至5周时,生殖细胞移至生殖嵴成为卵原细胞,并迅速分裂增殖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到胎儿5个月时,大约为600~700万个,此期所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开始成熟分裂(减数分裂),但只进行到分裂初期就停止,直到青春期后,卵泡发育成熟,排卵时,初级卵母细胞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排除第一极体而成为次级卵母细胞。排卵后次级卵母细胞迅速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但停留在成熟分裂中期,当次级卵母细胞在输卵管遇精子穿入时,才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除第二极体而成为卵细胞。1.2卵巢内分泌功能周期性变化除上述卵泡周期性变化外,卵巢内分泌功能也是呈周期性变化。卵巢产生的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1)性激素的结构:性激素的基本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故称类固醇激素。均由三个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所组成的环戊烷多氢菲核构成。孕激素:是21个碳原子孕烷的衍生物。雄激素:是19个碳原子雄烷的衍生物。雌激素:是18个碳原子雌烷的衍生物。(2)性激素的代谢:体内雌激素有3种: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其中E2的活性最强(17β-E2活性高,而17α-E2无活性),E3是E2和E1的不可逆的代谢产物。E1的活性为E2的1/10,E3为E2的1%。卵泡期E1/E2=1,围排卵期和黄体期E1/E2约为1:2。雌激素在血循环中约95%与特异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简称SHBG或TeBG)相结合,仅4~5%保持游离状态,游离的雌激素具有生物活性。雌激素主要在肝脏内降解,雌三醇是主要降解产物,可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盐结合形成水溶性物质,3/4从小便排出,1/4由肝经胆汁排入肠内,但其中大部分又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仅一小部分从粪便排出。雄激素有卵巢、肾上腺皮质及腺外转化三个来源。睾酮主要由卵巢分泌,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雄烯二酮活性仅为睾酮的10~20%,DHEA活性仅为睾酮的5%,双氢睾酮的活性为睾酮的2-3倍。循环中的睾酮,约85%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相结合,10~15%与白蛋白结合,仅1~2%呈游离状态,称游离睾酮。仅游离状态的睾酮具有生物活性。SHBG在肝脏内合成,雄激素过高或肥胖时,可降低SHBG的浓度,雌激素和地塞米松能增加SHBG浓度。SHBG浓度的高低影响游离睾酮的浓度,从而影响雄激素的生物效应。睾酮仅少量代谢为双氢睾酮葡糖苷酸,主要代谢成雄酮与葡糖苷酸结合由尿液排泄。而DHEA、DHEA-S均代谢为雄酮,由尿液排出。因代谢物为17-酮类固醇,故尿中17-酮类固醇的量主要代表DHEA-S的量,反映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的情况。已确知有些性激素,离开腺体在腺外其他组织内转化,例雄烯二酮可在肝脏和皮肤细胞内转化成睾丸酮。而睾丸酮在皮脂腺和毛囊细胞内经5α还原酶及17羟甾还原酶转化成二氢睾丸酮。此外雄烯二酮在肝脏、脂肪和脑细胞内可转化成雌酮,在这此组织中的雌酮又可转化成雌二醇,在局部产生雌激素作用。孕激素无其特异的结合球蛋白,而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合球蛋白结合运行于循环内。孕酮主要在肝脏降解,孕二醇是主要降解产物,根据其还原程度的不同主要有4类,即孕烷二酮,孕烷醇酮、孕二醇及其它化合物。并与葡萄糖醛酸盐相结合从小便排出。(3)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A雌激素:在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的排放会出现两个高峰。在周期的第一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的分泌量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第一个排卵高峰(峰值为918~1835Pmol/L、相当200~500pg/ml),排卵后分泌量稍减少,约在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出现第二个黄体期高峰,第二个高峰较平坦,峰的平均值低于第一高峰(峰值约为459pmol/L、相当125pg/ml).黄体萎缩时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前期达最低水平。B孕激素:在正常月经周期中,孕激素的排放仅有一个高峰,在排卵前孕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其量较平稳,平均在1mg/24h以下,排卵后孕激素的分泌量开始增加,在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到高峰(16nmol/L、相当5ng/ml)以后逐步下降,在月经来潮前达最低水平。(4)性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激素——Ⅰ.子宫:促使子宫发育,子宫肌增生,肌层变厚,血运增加,使子宫肌的收缩强度和频率增高,并能增强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Ⅱ.子宫内膜:能促使子宫内膜增生。促使间质合成酸性粘多糖(AMPS),在间质中浓缩聚合,形成间质中的基础物质,对增生变厚的子宫内膜起支架作用。Ⅲ.子宫颈和宫颈粘液:使宫颈口松弛,促进宫颈腺的分泌,使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拉丝度增强,粘液干燥后形成羊齿植物状结晶,这种变化有利于精子穿透。Ⅳ.输卵管: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使输卵管内膜上皮细胞分泌活动增加和纤毛上皮细胞的生长,这些将促进卵子和受精卵的运行。较大剂量可引起输卵管产生“闸门”作用,延缓精卵的运行。这可能是大剂量雌激素可作为紧急避孕药的机理之一。Ⅴ.阴道和外阴:使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促进阴道上皮糖元增加,有利阴道杆菌的生存和繁殖,使PH↓不利致病菌的繁殖。能促使阴唇发育丰满,脂肪沉积和色素沉着。Ⅵ.乳腺: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与黄体酮、PRL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促进乳腺发育,增加乳房组织的脂肪沉积。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泌乳,但PRL并不减少,主要是干扰PRL对乳腺的作用。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能促进卵泡早期发育。小剂量协同FSH能使颗粒细胞增多,促进卵泡膜和颗粒细胞合成膜上LH受体和增加颗粒细胞内的芳香化酶,促进LH调节卵泡的分泌功能。如雌激素不足,将导致卵泡发育终止而闭锁。Ⅷ.下丘脑—垂体系统:对下丘脑产生正负反馈调节,控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小剂量的雌激素对下丘脑LH-RH呈负反馈抑制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即在卵泡发育过程中雌激素的分泌量持续分泌增高,作用逐步增高,血浓约达200pg/ml,持续2天以上时,将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使LH-RH分泌增高,使垂体分泌出现LH高峰诱发排卵。Ⅸ.新陈代谢A促进钠与水的潴留B促进蛋白合成C能促使总胆固醇下降,提高HDL-C水平,降低LDL-C含量,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下降有利防止冠状动脉硬化症。Ⅹ.其它:能促进骨中钙盐的沉积,青春期在雌激素影响下能促使骨骺闭合,绝经期后由于缺乏雌激素而发生骨质疏松。孕激素——Ⅰ.子宫:使子宫肌肉松弛,活动能力降低,能降低妊娠子宫对外界刺激和催产素的敏感性,有利孕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Ⅱ.子宫内膜: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化成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作好准备。能抑制AMPS的合成,并能促使解聚。Ⅲ.子宫颈:使子宫颈外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拉丝度降低,并能使宫颈粘液形成椭圆状物,不利于精子穿透。Ⅳ.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肉节律性收缩的振幅,增加输卵管收缩速度,但减少输卵管的收缩频率,抑制内膜上皮细胞纤毛的生长,减低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Ⅴ.阴道: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使阴道上皮糖元增加,PH降低,增加局部防御功能。Ⅵ.乳腺: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大剂量孕激素对乳汁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Ⅶ.丘脑下部和垂体:对丘脑下部呈负反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当雌激素水平较高时,小量孕激素有增强垂体对LH-RH的敏感性,有利LH、FSH的分泌。Ⅷ.体温调节:孕激素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和散热过程,具有中枢升温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这种基础体温的改变,可以作为排卵的重要标志。Ⅸ.代谢:能促进水钠排泄和促使蛋白分解,负氮平衡。Ⅹ.肺:孕酮能作用呼吸中枢,使每分钟肺通气量增加,肺泡中的CO2分压降低。雄激素——Ⅰ.促进男性第二特征的发育和女性性毛的生长。Ⅱ.对子宫的作用:能直接使子宫肌层及血管中的平滑肌收缩,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