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十二五”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类规划教材选题申报指南一、选题申报专业与范围根据教育部前几批规划教材组织工作中的申报要求,电子工业出版社结合我社优势和经验,拟邀请各高等院校教师与我社共同开展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申报工作,涉及的专业与课程如下(详见附件1):(1)公共基础课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生就业指导等。(2)专业基础课教材:电工学(非电类)、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工艺基础、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3)专业课教材: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课程教材。二、申报要求与指导性意见1.优秀教材的再版修订工作。为保证高等院校教材不断推陈出新,我社非常重视已经出版的优秀教材的修订和再版。具体包括:(1)教育部历届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组织的历届全国高校教材评奖的获奖教材;(2)列入历届省、部级规划教材中的优秀教材;(3)需修订出版的其他优秀教材。2.我社将进一步大力扩充和优化电子信息与电气类教材,并高度重视优秀教材的编写工作,各位作者可以按照附件1中的《申报指南》进行相关选题的申报,具体要求如下:(1)鼓励申报《申报指南》中所列举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对应的新教材选题;(2)除《申报指南》中列举的教材之外,鼓励申报依各地区、各院校因不同教学项目需要而编写的新教材选题;(3)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所形成的新教材选题,以及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新教材选题;(4)鼓励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包括教学辅助资源(电子课件、习题解答、实验指导等)和网络辅助资源(教学网站等);鼓励国际间的交流,吸收国外先进教材经验;欢迎国内作者邀请外教或者国外高校教师参与编写;欢迎推荐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翻译。三、操作流程申报者请填写“预申报申请书”,可发送电子邮件向电子工业出版社相关联系人索取。电子工业出版社汇总后,将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尽快通知各申报者。申报时间(第一阶段):2010年2月1日至6月30日。申报时间(第二阶段):另行通知。三、联系人陈晓莉010-88254540,13552743157,chenxl@phei.com.cn韩同平010-88254525,13661131036,hantp@phei.com.cn凌毅010-88254528,13681077979,lingyi@phei.com.cn王羽佳010-88254535,13810800716,wyj@phei.com.cn段丹辉010-88254559,13811636422,duandh@phei.com.cn传真:010-88254560通信地址:北京市万寿路173信箱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100036)附件1规划教材选题申报指南1.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电工学(非电类)、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基础、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工艺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等。2.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课教材(申报选题的范围不限于以下所列)(1)信息与通信工程(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电子测量、数字图像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电视原理、可编程器件及应用、现代交换原理、通信网基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DSP原理及应用、EDA技术、硬件描述语言、随机信号分析、移动通信、接入网技术、网络信息安全、通信接口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微波通信、专业英语等。(2)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概论、电机学、控制电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设计、电机拖动、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电气测量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供配电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及MATLAB仿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计算机仿真、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辨别、智能控制、模糊控制、高压电工程、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力通讯系统与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电气部分、专业英语等。(3)光电信息工程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工程光学、光电信息技术、光电子学、光电检测技术、激光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专业英语等。(4)电子科学与技术(含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半导体概论、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微波与光导波技术、电动力学、半导体技术与工艺、集成电路原理与工艺、SoC设计、VLSI设计、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微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英语等。(5)测控技术与仪器传感器技术、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测试电路、测量原理、测控技术、数据采集与接口技术、总线技术与虚拟仪器、过程检测与仪表、智能仪器、机器人技术、专业英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