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组织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引言有关组织结构的管理思想,无论中外,古已有之。但关于工厂企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古典管理学派开始的。有关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古典管理学派阶段和现代管理学派阶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成了突出的问题。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几位伟大的管理学家,主要是泰罗、法约尔和韦伯、厄威克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问题分别进行了大量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都曾涉及管理组织、管理功能、管理体系的研究,他们的理论共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古典组织理论。第一节古典组织理论一、泰罗的组织理论泰罗(FrederickW.Taylor,1856-1915)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生日:1856/20/3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泰罗生平出身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疾被迫辍学;1875年,进入费城一家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技工;1884年升任总工程师;1898——1901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伯利恒钢铁公司;1911年后主要从事写作和演讲。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根据劳动分工的原理,提出单独设置职能机构。主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来专门从事时间研究、作业方法研究,并对作业部门下达计划和作业命令,作业部门负责执行,并受职能部门的控制和监督。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不仅提出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而且在其内部,实行专业化,标准化,使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有限的管理职能,提出实行职能工长制,管理者对工人都有指挥监督权。这一设想,造成多头指挥,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职能管理专门化和部门化的思想得到后来者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例外原则,实行权力下授。即在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般的日常事务的事项事先拟就处理意见,使之规范化、条理化,然后授权给下级处理,自己主要处理那些没有规范了的例外工作,并保留对下属工作人员工作的检查与监督权。例外原则是其对组织理论的一大贡献。在这一原则的启发下,以后发展出了分权管理体制,如事业部制等。二、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法国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生日1841/29/7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出版法约尔生平19岁进入一家矿业公司工作,从工程师一直升到总经理。法约尔虽然同泰罗同处在一个时代,但两人的经历及对管理的研究重点有所不同,泰罗开始作为普通工人进入工厂的,主要以劳动技术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法约尔则从进入企业开始就参与了管理集团,后来又担任了法国一家大型煤铁联合企业的总经理达35年之久,他的组织理论是以大企业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企业的高层组织与管理问题。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提出了管理过程的五个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指明了组织职能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他认为,企业的组织职能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制定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以及职工的招募评价和训练。在他提出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中,有许多是关于组织职能方面的指导原则。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是:劳动分工,权责对等,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性,团结精神。在这些原则中,已经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要实行专业分工、权力与责任对等、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实行集权,要有连续的指挥链等组织原则。其中许多原则至今仍然是企业实际组织工作中奉行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法约尔桥”的设计。他认为,为了保证指挥的统一性,上下级之间应当根据权力执行的路线,即指挥链来传递信息。但为了克服由于贯彻命令统一性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迟缓,法约尔设计了一种“跳板”。利用这种跳板,可以跳越指挥链而直接联系。他在这里已经注意如何妥善解决纵向指挥与横向联系的矛盾问题。后来的矩阵结构,则是进一步解决这一矛盾的具体组织形式。法约尔桥示意图厂长副厂长副厂长主任主任段长段长班长班长工人工人提出了直线——职能制。法约尔对管理机构作了重大改革,把军队式的直线指挥制同泰罗的职能制结合起来,提出了直线—职能制。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是组织结构的基本组织形式。三、韦伯的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生日1864/21/4德国人,组织理论之父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对组织理论的贡献韦伯,德国的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宗教、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研究。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从纯理论角度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指不凭家族世袭地位、人事关系、个人感情等来进行组织,而是按照严密的行政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组成管理机构。设计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1)组织内各职务和岗位按照职权等级来组织,形成一个逐级分层指挥系统,权责明确规定;2)组织成员的任用,应通过正式考试或培训,使人员胜任职务要求,而不是凭世袭或人事关系;3)组织内每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和纪律,没有例外。主要观点有: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合法规定的权力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保证组织的秩序和达到组织目标。指出有三种类型的权力:1)理性和法律的权力;2)传统式的权力;3)个人崇拜式的权力。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必须建立在第一种权力,即理性和法律规定的权力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纵向分工的分层结构模式他把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结构分为三层,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高级决策层、中级管理层和基层作业层,高层主要职能是决策,中层是贯彻执行决策,基层是做具体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种三级分工组织体系,至今仍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这种官僚模型具有明确的职务和权利等级,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制度规范。韦伯认为,理想的组织模型是超越了人事因素的普遍适用的高效率组织形式,对个人感情和个性因素不予考虑。四、厄威克的组织理论厄威克(LygndallF.Urwick)英国人,当过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从事过管理咨询工作。著作有《科学的组织原则》(1938)《管理的要素》(1944)对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总结了泰罗、法约尔等古典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总结归纳出古典组织理论的八项原则是: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责任原则、等级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他认为这些组织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对一切组织都适用。古典管理学派对组织理论是有重大贡献的。它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以后的组织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许多基本原理至今仍然在被广泛采用。笼统认为它已经过时的观点是不对的。五、对古典组织理论的评价当然,它有历史局限性。如从客观条件上看,当时提出的某些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是同当时的企业规模、市场竞争条件相适应的。现在条件发生变化,它们就不够用或不适用了。再如,从认识方面看,它们主要研究组织结构本身,而对于人的因素对组织结构运行的影响研究较少;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相关条件来进行。总之,是一种静态的研究,因此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第二节现代组织理论进入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思想和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现代管理理论的许多流派。在组织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实践。这里主要介绍社会系统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主义学派、新组织结构学派等。它们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完善、充实和发展了组织理论。一、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巴纳德(chesterI.Barnard),在继承古典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集中反映在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中,是组织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被称之为“现代组织理论的鼻祖”主要观点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他的定义:“组织是两人以上的有意识的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是从人与人合作的角度解释组织的第一人,突破了古典管理学派把组织单纯看成一个权责结构的框,把组织结构特性与人类行为特性结合起来分析组织问题。权力接受理论。他认为,权力不是来自自上而下的行政授予,而是要看下级是否接受。只有行政命令为下级所理解,并且相信它符合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时,才会被接受,这时权力才能成立。这一观点对于推动信息交流,职工参与,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有重大影响。诱因和贡献平衡论。组织成员有个人需要,如果要求成员对组织作出贡献,必须对他们提供适当的刺激以满足其个人的需要。他把这种诱发个人对组织作出贡献的因素称之为诱因。只有使诱因和贡献取得某种程度的平衡,才能使成员有合作意愿,组织目标才能实现。非正式组织的职能。巴纳德称非正式组织是不属于正式组织的个人联系和互相作用的集团,它产生于同工作有关的广泛联系中。虽然并不一定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但有着共同的利益、观点、习惯、语言或准则。信息交流的原则。他认为,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合作的意愿;三是信息的交流。要使前两个要素发挥作用,信息交流是基础。因为,信息交流是连接组织的共同目标与个人合作意愿的桥梁。没有信息的联系,共同目标就难以为全体成员所了解,个人的合作意愿也难以变成有效的行动。正是由于巴纳德以上的一些重要观点,有人把他列为现代组织理论的鼻祖,还有人把他归入古典管理学派,但也承认他是第一个把组织结构特性与人类行为特性结合起来研究组织理论的学者。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组织理论管理学中的行为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的,在以前被称作人际关系学派。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侧重研究的是管理中人的行为。其理论观点与社会系统学派的观点不少方面是共同或相似的。除同社会系统学派相似的观点外,主要贡献有以下两个方面: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对古典管理学派提出的一些组织原理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把人的行为因素加了进去,对某些组织原理提出了修正意见。同时还对古典组织原理作了补充和丰富。组织结构性设计必须考虑工作者的需要和特点。古典组织理论主要考虑工作的特点,而行为科学学派的组织理论则提出必须着重考虑工作者的需要和特点。如,组织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到专业分工、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等管理的需要,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组织结构的承担者和运行者——人这个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结构设计作出一定的修改。三、管理过程学派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孔茨(HaroldKoontz),是现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同奥唐纳(CyrilO’Donnell)合著的《管理学》中,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近几十年西方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15条基本原则。哈罗德·孔茨.doc1、目标一致原则2、效率原则3、管理幅度原则4、分级原则5、授权原则6、职责的绝对性原则7、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8、统一指挥原则9、职权等级的原则10、分工原则11、职能明确性原则12、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的原则13、平衡的原则14、灵活性原则15、便于领导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概括了西方当代组织理论中有关组织原则的主要成果。他认为,这些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四、经验主义学派的组织理论是以总结企业管理,特别是大型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为主要任务,从中概括出一些理论和原则,或者给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以某些有用的建议。代表人物德鲁克(PeterF.Drucker)、戴尔(ErnestDale)、斯隆(AlfredP.Sloan,Jr.)等。德鲁克简介.doc德鲁克:致中国管理者.doc德鲁克的中国意义.doc他们的管理思想和观点大都侧重于从企业上层管理人员的角度来提出和研究问题,着重总结经理人员如何管理好一个企业的经验。所以称之为经验主义学派。这一学派很重视组织问题的研究,在德鲁克和戴尔的著作中都要有大量篇幅论述企业界的组织问题,斯隆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