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质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讲师:Sunny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没有管理,可能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可能无法高效实现目标管理:高效地实现高效的目标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开始职业生涯后:两者必据其一•管理者: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系统知识。•被管理者:学习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参考书目]1.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哈罗德•孔茨,《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刊物]1、《中国软科学》2、《管理世界》3、《管理现代化》4、《管理工程学报》5、《管理者》6、《管理文摘》[英文刊物]1.《JournalofManagement》2.《JournalofGeneralmanagement》第一章管理的本质本章内容:一、管理的定义与特征二、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三、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四、环境变动与管理第一节管理的定义与特性一、管理的定义强调工作任务:管理就是协调,以收到单独活动不能收到的效果,扩大人类能力范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管理者作用:“管理就是领导。”出发点:组织中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在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领导下进行的,组织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这些领导者工作的有效性。集体劳动是否有效,取决于领导组织是否有效。管理就是领导。•强调决策作用:“管理就是决策”。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找出最佳方案并实施,以及跟踪检查,就是决策。•管理是过程:即计划、组织、控制过程。•管理是激励:即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作用:“管理就是谋取剩余”。剩余:产出大于投入部分。管理是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二、管理的特性:(一)管理学是科学,但是一门特殊的科学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3、管理是一门软科学(二)管理是艺术现代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是指管理者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问题的一种创新能力和技巧。管理中处处有艺术。•用权有用权艺术,即善于授权和应用情绪感染,妥善处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用人有用人艺术,即善于知人善任,因人施政,量才用人,用人育才,讲究为人之道和行为激励。•决策有艺术,即善于洞察变化趋势,辨分是非曲直,权衡利弊得失,区别轻重主次,果断抓住时机取舍。•统筹有艺术,即善于从全局和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精于“十指弹琴”。•协调有艺术,即善于使用对方理解的语言来达到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心理相容,促使群体意识和凝聚力的产生和巩固。•应变有艺术,即处变不惊,头脑清醒,反应敏锐,因势利导。奖提高管理效率和时间利用也讲艺术,即集中精力抓大事,根据轻重缓急,运筹帷幄。(三)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管理者能力=科学知识十管理艺术十经验积累”。管理者如果仅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其成功的概率只有50%,如果仅有管理艺术和经验,其成功的概率也只有60%管理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科学:有一套科学客观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客观性–实践性–系统性–发展性•艺术:灵活运用管理知识、技能的技巧和决窍。科学艺术[案例]典型案例分析——一场“什么是管理”的探讨李叶和王斌是大学同学,学的都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李叶去了深圳一家有名的外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王斌却被学校免试推荐为该校的硕士研究生。一晃三年过去了,王斌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学位。李叶在当上部门经理后也来到该校参加MBA培训。王斌在办理报到手续时与李叶不期而遇。老同学相见自然免不了要“促膝长谈”,因此两人约定:晚上来个“一醉方休”。王斌如约而至,两人在酒足饭饱之闲聊起来,由于两人志趣相同,一会儿,他们就关于“什么是管理”的话题。王斌非常谦虚地问:“李兄,我虽然读了许多有关管理方面的著作,但对于什么是管理我还是心存疑虑,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有的管理学家却说‘管理是协调他人的活动’,如此等等,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是从事管理工作的,那你认为到底什么是管理?”李叶略为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你读的书比我多,思考问题也比我深。对于什么是管理,过去我从来没有认真去想过,不过从我工作的经验看来,管理其实就是管人,人管好了,什么都好。”“那么依你看,善于交际的、会拍‘马屁’的人就是最好的管理者了?”王斌追问道。“那也不能这么说,”李叶忙回答说,“虽然管人非常重要,但管理也不仅仅是管人,正如你所说的,管理者还必须做决策、组织和协调各部门。”“你说得对,管理不仅要管人,还要做计划、定目标、选人才、做决策、组织实施和控制等等,那么,也就是说,做计划、定目标、选人才、做决策、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活动就是管理啦?”王斌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这么说,我们搞管理的差不多啥都得做,今天开会,明天制订规则,后天拟订方案等等,所以说,搞好管理可真不容易。”李叶深有感触地说。“那你怎么解释‘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难道在现实中这种说法本身就是虚假的吗?”王斌显得有点激动地说。李叶想了一会儿才回答道:“我个人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这句话有失偏颇,管理的确要协调和控制其他人,使之符合企业制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但管理者决不是我们有些人所理解的单纯的发号施令者,其实管理者的工作量非常大,在很多方面,他们还必须起到带头和表率的作用。”“我同意你的观点,管理者不是发号施令者,管理也并不就是叫别人帮你做事。管理者是‘舵手’,是‘领航员’,他必须带领其他人一起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奋斗。不过在咱们中国,听说在一些国有企业,只要你能吃、能喝、会拍‘马屁’,你就是一个好管理者,就会受到上级的器重,对此你有何高见?”“在咱们中国,的确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官僚主义、拉关系的现象,这恐怕是我们的传统体制留下的弊端,但这不是说管理就是陪人吃饭、喝酒、拍领导‘马屁’,在外资企业,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只要你有本事,能干出成绩。用不着你去拍马屁送礼,上级也一样器重你,你就能获得提拔,得到加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就是管理者带领组织成员一起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可是……”夜深了,可李叶和王斌好像并没有丝毫的睡意,两人还在围绕着关于“什么是管理”的话题继续探讨着。[案例分析]——一场“什么是管理”的探讨【思考】1.案例中王斌说:“管理者不是发号施令者,管理者是舵手、领航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你认为:一个人是管理者必然是领导者吗?或者说是领导者必然是管理者?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本节思考题:1.如何理解管理这个概念?2.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二节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一、管理的产生1、产生机理――美国管理学家丹尼尔A·雷恩的发生学探讨。2、产生原因•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剩余产品保管和分配;•集体生产劳动――分工、协作――组织和指挥二、管理的发展1、古代管理工业化之前特征:管理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方式多为专制独裁型;政治色彩远远超过经济色彩,管理者多关心自身的权力地位;管理机构一般是单线的,即每一级只对上层负责。2、现代意义上的管理: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技术进步形成了取代家庭生产、手工业作坊制度的工厂制度,孕育现代意义管理3、管理热的形成二战后,在全世界燃起了“管理热”。三、管理与管理学•狭义管理学: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等,通常称为管理学原理或管理学基础。它适用于任何类型组织,诸如工商企业、军队、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以及政府机关、教会等等。•广义管理学:学科群。以盈利性组织的理论看,它既包括市场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IS)、研究与开发(R&D)理论、公共关系学等学,又包括管理经济学、公司法学、运筹学、比较管理学等。本节思考题:1、管理是如何产生的?2、管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什么作用?第三节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一)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Man)1、基本观点: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干工作是为了金钱,在组织操纵和控制下人是被动的。(1)人基本上是受经济刺激,人是为企业所操纵、激励和控制的被动力量。(2)人的感情基本上是无理性的,企业机构的设计能够而且应该用来调和和控制人的感情,从而控制他们不可预测的性格。2、管理策略:(1)用经济奖酬来获得劳务和服从;(2)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是次要的;(3)效率低,情绪低落,解决方法是重新审查奖酬方案。二、社会人1、基本观点:(1)不只追求金钱、物质,社会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2)工作丧失了内在的乐趣和意义,它们只能在工作中人们的社交中获得。(3)对团队意识比对经济报酬更重视;(4)工作效率随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变化。2、管理策略:(1)更应注意为完成目标而必须工作的职工的个人需求;(2)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归属感和地位感等;(3)注视群体的存在和团体奖励;(4)不仅是管理者,更是为职工创造条件、方便,富有同情心的支持者;(5)参与管理。三、自我实现的人1、基本观点:(1)人的需求是分层递进发展的,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2)人们因工作而变的成熟,有独立和自主的倾向;(3)人从根本上是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4)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存在矛盾。2、管理策略:(1)管理重点的转变:经济人重视物质因素的刺激;社会人重视群体作用和人际关系;而自我实现人则更注意怎样使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内在意义,并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工作中找到这种意义,感受到接受挑战的自豪感和自尊感。(2)管理职能的转变:管理者与其说是一位激励者、指导者、控制者,不如说是一位起催化作用的媒介者,是创造和提供方便的人。(3)奖励方式的改变:外在奖励内在奖励(4)管理方式的改变:科学管理参与管理民主管理四、复杂人1、基本观点:(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且不断变化。(2)需要和动机组成复杂的动机模式;(3)可学得新的动机;(4)在不同的组织或组织的不同部门会表现出不同的需要;(5)无论什么动机,都可导致最高的生产率;(6)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代的万能的管理方式。2、管理策略:(1)权变管理,以现实的情景为基础,做出可变的灵活的行为。(2)管理措施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3)管理策略和措施不能简单化和一般化。案例如何进行管理?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二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员工们都普遍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厂,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请问: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第四节环境变动与管理一、环境的含义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的组合。一般划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环境实质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不断发展的多维结构系统的组合。环境研究的意义与作用•1、环境研究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性;•2、环境研究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及时性;•3、环境研究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稳定性。二、环境的构成:1、外部环境:(1)一般或宏观环境(2)特殊或微观环境2、内部环境:(1)内部物质环境(2)内部文化环境外部一般或宏观环境1、政治环境: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政治性团体、国家的方针政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