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增值税教学单元设计的思考张家港开放大学李镭【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探索如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项目教学法转变。在《税法》课程中,如何设计项目化的教学单元,把学生办税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的重要支撑,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税法》课程中增值税这个单元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增值税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本课程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财会部门办税员岗位及税务所代理税务岗位的需要,因此,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报税工作任务的过程,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办税员的工作内容,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办税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模块的安排以办税业务的工作步骤为依据,税收相关的理论知识嵌入各个项目中。一、增值税教学单元的设计增值税是《税法》课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增值税也是我国四大流转税中税收比最高的一个税种,通过增值税的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我国增值税的类型和基本内容,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和运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单元的设计一般分以下几个方面:1、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2、增值税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3、纳税人及税率;4、销项税额的核算;5、进项税额的核算;6、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7、小规模纳税人税额的计算。从以上的单元中可以看出,以往的教学中主要偏重于对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而在我们进行的项目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完成增值税纳税申报的学习后,应达到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办理各种类型的增值税纳税人的办税业务。(一)设定教学目标职业能力目标:1、能确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2、会填写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3、能确定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4、会填写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5、能运用防伪税控软件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素质目标:客观、细致、严谨。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界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22、能够准确判断增值税的纳税人3、能够按法定的流程和要求办理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4、能够按法定的流程和要求办理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申报5、能够按法定要求管理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二)任务引导确定好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需要选定每单元课程训练的单项能力任务,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中,我们一改学生操作以以往的计算练习为主到现在的以办理与实际工作相同的纳税申报为主。比如,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给出学生的练习往往是:某企业取得某项应税产品的销售收入多少元,要求学生计算应交税金,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有人告诉办税人员这项收入是否是应税收入,而需要依据自己的职业判断力来确定。因此,我们在课程单元设计中,需要提供给学生与真实情况相同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自己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来判断这张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应当纳税,然后再根据学过的相关税法知识办理相应的申报手续。整个增值税教学单元我们设置了五个任务,在每个任务里根据相应的知识点具体设置了需要完成的实训内容。任务1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确定实训一: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实训二:判断一些单据是否是增值税纳税依据任务2增值税销项税的确定实训三:视同销售的增值税的核算。实训四:货物销售的增值税的核算。实训五:加工劳务的增值税核算。实训六:包装物的增值税核算。实训七:委托代销业务增值税的核算。任务3增值税进项税的确定实训八:货物购进的增值税核算。实训九:收购农产品的增值税核算。实训十:非正常损失的增值税核算。任务4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实训十一:综合业务的核算3任务5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实训十二:纳税申报表的填写以任务1的实训二为例:任务1: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确定:判断哪些单位需要交纳增值税?(一)划分目的:配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二)基本依据:1、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2、企业规模的大小小规模纳税人1.以货物生产为主:全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含)以下2.以货物批发、零售为主: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含)以下年应税销售额不足80万元的小规模商业企业,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1.以货物生产为主: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以上2.以货物批发、零售为主: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以上1.关于总分机构2.个人经营者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纳税人一经认定为正式一般纳税人,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在这个任务中,我们主要要求学生完成两项实训内容:实训一: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根据虚拟企业资料进行一般纳税人的身份认定,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实训二:判断一些单据是否是增值税纳税依据。为学生提供一些收据、零售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让他们判断哪些业务或行业需要交增值税。再以任务2的实训三为例任务2: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确定(一)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其中销售额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到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委托加工中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和符合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费除外),但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实训三:视同销售的增值税的核算。我们在这个实训中,只提供两张产品出库单,由学生自己根据单据来判断相关的经济业务。4产品出库单购货单位:日期:年月日编号:用途产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备注转作固定资产直流电动机台3100000300000不含税市价160000转作固定资产异步电动机台259000118000合计545000主管:会计:保管员:经手人:产品出库单购货单位:日期:年月日编号:用途产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备注职工食堂小型发电机台21500030000无市价10%成本利润率合计530000主管:会计:保管员:经手人:由此,学生根据这次实训的主题及提供的单据,自己认定该笔业务是自产产品转作固定资产,以及自产产品用作集体福利。进而引出以自产产品转作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及自产产品用作职工福利在税法上的处理都是视同销售的行为,对视同销售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会有更感性的认识。而且,在完成该笔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又可以把会计上的账务处理和税款的计算很好地结合起来。(三)综合训练在完成了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认定,以及对一般纳税人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相应知识点的训练后,在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核算中,我们以虚拟企业的综合资料为基础,让学生完成一次综合性的训练。见任务4在这部分的任务中,因为考虑到后面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所以给出的经济业务要求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并且,在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中,不光侧重于税额的计算,还要求学生对相关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从而,达到税务会计和税法核算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税务和会计之间的联系。(四)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在完成了之前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后,增值税教学单元的核心内容,纳税申报表的填写作为最后一项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之前综合训练的内容按税法的相关要求5进行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在这个任务中,要求学生根据之前任务中完成的相应凭证。提供下述报表与资料:必报资料: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备查资料:1、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存根联;2、符合抵扣条件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3、海关进口货物完税凭证、运输发票、购进农产品普通发票及购进废旧物资普通发票的复印件;4、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这样的安排比实际工作中要求的资料有所减少,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完成的业务和手中积累的实训材料进行基本的纳税申报资料的递交,在一定程度使学生对纳税申报的要求和流程有所理解。二、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一)设计的思路该单元设计的思路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因此,改革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填写纳税申报表为教学核心,而不是以应纳税额的计算为核心。2、纳税范围的确定是以原始凭证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描述型的经济业务为基础的。3、税务会计与税法核算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强调税法实务与税务会计的紧密结合。(三)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实训设计的资料编写问题。在这样的设计中,需要教师将任务中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全部按相关的内容进行原始凭证的设计和编写,这对教师的工作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对企业相关经济业务非常熟悉,另一方面,还需要掌握各项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的构成及要件。而我校大部分财会专业的教师并没有企业工作的相关经验,完全按自己的理解完成相关业务的编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相应的纳税申报软件的配套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都是凭企业组织代码及IC卡进行网上电子申报的,但在我们的教学中,没有相应的网上申报演示系统,所以网上申报的相关内容没有办法让学生进行实训。为弥补这个缺陷,我们采用与电6子申报相类似的纳税申报表让学生手工演练,有一定的实际效果。3、课务安排及考试评价的匹配问题。按这样的设计,整个增值税单元就需要20节左右的课时,但实际的课务安排是不可能满足的。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方面来考虑,税法实务最好能安排在财务会计实训之后,利用财务会计实训的材料完成纳税实务的相关训练,而实际的课务安排是很难单独安排整块的时间进行实训的。另外,目前课程评价标准还主要以“期末考试”作为考核的标准,教师在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中,就不可能不兼顾学生考试的内容,因而,是否可以考虑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化,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激励机制,以鼓励教师去进行更多的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参考文献:[1]王曙光.税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第六版[2]丁启军叶方同.税务会计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一版.[3]梁伟样王碧秀.企业纳税全真实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