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的传播规律和效应(何浪)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第四届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E/F中选择一项填写):A我们的参赛队号为:S13007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何浪本人签名:2.李宗俞本人签名:3.胡金韬本人签名:指导教员(打印并签名):彭宜青本人签名:日期:2013年6月13日2013年第四届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评阅编号:评阅记录:评阅人评分备注1舆情信息的传播规律和效应摘要本文针对舆情信息的传播规律与传播效应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有效控制舆论信息传播的策略及战时有效利用舆情掌握主动权的策略,给出了利用舆情传播效应的方法和有效监控舆情的策略。第一问,首先针对负面信息的传播,以时间为自变量,以)(tX(持负面意见人数)为因变量,利用微分方程建立指数增长模型,由于考虑到未区分)(tS(非负者)、)(tI(负面者)、)(tE(摇摆者)和)(tR(淡忘者),又建立了SFIER模型来研究负面信息传播规律。在确立负面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构建效应评价函数结合负面信息传播规律,建立负面信息传播效应模型如下:121212(())(())(())IIIEEEFFFdIdEdFWItEtFtdtdtdt通过分析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传播的特点,对负面信息传播规律和效应模型参数进行修正,确立正面信息传播规律和效应模型。利用模型的结论,探究信息传播规律模型中时间t、屏蔽措施强度和强势引导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结合宏观实际传播情况,进一步提出通过尽早开始控制舆论时间、加大屏蔽舆论信息传播力度和强势引导舆论走向三个方面的策略来有效控制舆论信息的传播。最后应用“抢购食盐”实际案例检验模型,得到所求结果与原始数据接近,说明所建信息传播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二问,考虑到在战场环境下,信息传播和媒介会被严格管控,首先利用WS模型描述了封闭环境中舆论信息传播规律,又考虑到在实际中信息传播具有连通性,再利用NW模型对战场前线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然后利用问题一中所建正面信息的传播模型,结合战时实际情况,建立战争后方舆论信息传播规律的模型。并且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检验我们所建的模型。最后根据模型中意识形态、远方个体数x和媒体个数1y这三个参数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提出强势引导己方正面信息传播做好战前动员、瓦解敌方战斗意志、控制战场交流强度、充分发挥网络舆情效应等方面正确利用舆情的传播效应。第三问,根据前两问舆情信息传播及传播效应模型,结合当前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依靠网络途径,提出和平时期实现社会安全稳定有效监控舆情的策略:完善网络监控体系和预警机制、重视政府强势引导地位和“意见领袖”地位。最后给出了战时有效利用舆情掌握主动权的策略:正面宣传引导、负面对敌攻击渗透和舆论的防御和反制等方面。关键词:舆情信息微分方程SFIER模型NW模型强势引导21、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在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通信、网络和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舆论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对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确有效地使用舆论战的战略战术,可以影响着敌对双方军事决策者的判断力和战场上指挥决策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结果。正确地掌握舆论信息的传播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舆论战的战术方法,能够在战争中取得制信息权和决策主动权。1.2需要解决的问题1、在正常情况下,研究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规律与传播效应,以及有效控制舆论信息传播的策略,并应用实际案例检验模型,说明模型的合理性。2、在战争条件下,研究舆论信息的传播规律和正确利用舆情的传播效应,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检验所建立的模型。3、根据前两问所建立的模型和结论,提出和平时期实现社会安全稳定有效监控舆情的策略及战时有效利用舆情掌握主动权的策略。2、模型假设2.1模型假设(1)研究对象总体数量一定,不考虑总人口变化。(2)个体在接受到自己不相信的信息时,会将信息直接遗忘。(3)假设只有相信某一信息的个体才会将信息再次传播给他人。(4)假设人们得知某一信息后并不马上进行传播,而是先对信息的可信程度进行主观判断,在这过程中不与他人交流。3、符号说明t:时间m:单位淡忘率与非负者数比例()Xt:持有负面信息的人数W:负面消息的传播效应函数N:传播期内该群体总人数),,(tjiN:t时刻个体),(ji个体的邻域集合)(tI:持负面思想的人数比例),,(tjia:t时刻个体),(ji的个体态度)(tS:不持负面思想的人数比例),,(tjiI:t时刻影响个体),(ji态度的因素:单位时间每个传播者可传播人数p:NW模型的重连概率:遗忘信息的人占负面者的比例}1)1,,({tjiaP:个体),(ji变为赞同概率)(tR:接触负面信息后遗忘的人的比例}0)1,,({tjiaP:个体),(ji变为否定概率:传播期内负面者所接触的平均人数x:每个个体可以联系的远方个体数()Ft:可以受负面信息的人占总人数比例y:战场媒体个数:单位时间摇摆者转变为负面者的比例:意识形态标度值:单位时间摇摆者转变为淡忘者的比例:个体被某一个媒体覆盖的概率3:单位时间负面者转变为淡忘者的比例q:个体接受他人和媒体影响的概率n:单位转变率与负面者数比例4、模型准备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对题目中的相关专业名词进行解释,并且对其所包含的信息界限和表达的意义进行深刻理解,为下文中建立模型和界定关系打下良好基础。4.1专业名词解释负面信息:指消息中不好的、坏的、消极的一面,并可能损害(或试图损害)个人或者团体性组织的内容,负面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也有可能是二者的混合体。正面信息:指消息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并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积极的效应和氛围,正面信息大多是由党政部门发表或媒体发表党政部门持赞同意见的信息。舆情[1]: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言之,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舆情信息:指在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利用和反馈的信息运动过程中,用以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资讯、消息、音信、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反映。网络舆情[2]: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一种舆情表现形式,民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社会舆情:指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也指传统的媒介(报纸、电视、广播等)表达和传播的舆情,传统的社会舆情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舆论领袖[3]:又称“意见领袖”,通常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具有影响力、活动力。他们既有负面影响,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4.1舆情与舆情信息的区别舆情是因变事项而引发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不管你反映不反映,它都每时每刻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而舆情信息则是人们有组织、有目的地对舆情进行采集并经过加工而形成的,是专门对某些特定舆情状态及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反映的一种载体形式,它所能触及的舆情事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们将人们的社会政治态度、看法和意见进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才是舆情信息[4]。因此,舆情信息与舆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舆情是客观存在的,而舆情信息只是舆情的一种反映形式。45、问题一模型分析、建立与求解5.1问题一分析此问考虑在正常情况下,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规律与传播效应。根据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信息和对正、负面信息的感知可知,无论是负面信息还是正面信息,其都符合信息传播的普遍性原理,但负面信息和正面信息传播后产生的效应不同。负面信息的传播速率更快,对大众的影响更大,对社会有可能产生极大地危害,总体上传播更复杂。因此在考虑传播规律时,首先研究负面信息的传播规律,利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然后再通过对所建负面信息模型的参数分析与修正,确立正面信息的传播规律模型,之后分析信息传播规律与传播效应之间的联系,利用效应评价函数,确定信息传播产生的效应权值,建立正、负面信息传播效应的模型。在研究清楚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分析所建规律模型中的参数,研究参数的改变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参数的控制改变达到有效控制舆论信息传播的策略。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我们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合理性检验。5.2问题一信息传播模型的建立从公众心理宏观方面来看,负面信息相对于正面信息的传播,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其传播相对于正面信息的传播而言更具有危险性,也更有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在研究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规律时,首先从负面信息的传播规律入手,以最简单的传播模式开始逐步深入,利用微分方程建立负面信息传播规律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规律原理,结合正面信息传播方式,建立正面信息的传播规律数学模型。5.2.1负面信息传播规律及传播效应的研究(一)负面信息传播规律研究负面信息传播规律研究是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负面信息传播的研究不仅是对信息传播研究的补充,而其可以在洞悉其传播规律的同时为个人或组织预防和把握负面信息的发生与传播提供应用建议。负面信息在其传播过程中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对负面信息的传播模式、大众对负面信息的选择、接受、反对决策等已有很多的宏观研究。但对负面信息的传播规律,负面信息的微观传播过程却很少研究。本文按照一般的传播机理建立几种模型,逐步深入研究负面信息传播规律。odel1M指数增长模型[5]当某个负面消息在一个群体中传播,假设当群体中的每个人接触到该负面消息后都立即选择对其信任,我们认为此时此人持有负面意见。在时刻t时,持有负面意见的人数为()Xt,()Xt为连续、可微函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每个传播者的可传播人数,考察t到tt持负面意见人数的增加,就有()()()XttXtXtt(5.1)假设在0t时有0X个持负面意见的人,即得微分方程dXXdt,0(0)XX(5.2)上式方程的解为:0()tXtXe5图1指数增长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随着t的逐渐增加,则持负面意见的人数()Xt无限增长,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原因是在负面信息的传播中,当负面信息的接收者本身就持有负面意见时,总群体中持负面信息的人数就不会增加。因此,我们考虑,群体中的人可分为两类,其中持负面意见的人(称为负面者)构成一类(设为I类),未持有负面意见的人(称为非负者)构成另一类(设为S类),而只有S类在接收负面信息后才可能转变为I类。基于以上方面,我们构造下列改进模型:odel2MSI模型假设在信息传播期内该群体总人数为N,S类(非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为()St,I类(负面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为()It,则有:()()1StIt(5.3)设每个负面者在单位时间内可传播的人数为(即单位传播率,只有S类才可被传播),则每个负面者在单位时间内可使()St个非负者转变为负面者,由于在t时刻负面者数量为()NIt,所以单位时间内有()()StNIt个非负者被影响而转变为负面者:dINNSIdt(5.4)设在初始时刻(0)t,负面者的比例为0I,则(1)dIIIdt,0(0)II(5.5)不难看出,上式即为Logistic模型,其解为01()11(1)tIteI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