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新人教版数学第一册46-47页《用数学》教学设计代晓静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解决问题的教学分布于数学学习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于解决问题的这部分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一些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让学生初步体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问题意识的驱使下,用数学的眼光识别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提炼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学生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理解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回头看”解决问题的四步骤(美国教育家波利亚),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本学期学生学习用一步解决实际问题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我们今天学习研究的一年级上册P46、47《用数学》,学习解决以图画和符号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实际问题;第二阶段是一年级上册P57《用数学》,学习解决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的实际问题;第三阶段是一年级上册P57《用数学》,解决以文字为主要呈现形式的题目。从教材编排上看,是帮助学生从具体,逐步抽象的的过程向学生渗透问题意识,帮助学生积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在学生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由具体到抽象、有感知到应用的渐进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与旧人教版教材比较旧人教版:新人教版:通过对比两个教材,不难发现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修订的新教材,总结了以往教材、教学经验,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一些做法,形成了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最后,就本课内容来看,本课是解决问题教学的起始课,是第一次借助问号形式向学生明确提出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启蒙课。教材借助问号形式向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问题”,在学生用加、减法意义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怎样解答数学问题”,初步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并通过“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三个小问题感受解决问题中从提取数学信息、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和检查的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发展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得能力奠定基础。(二)学生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本课是在学生理解加、减法意义,掌握7以内加减法口算,以及根据一幅图写四道算式的基础上学习的。2、生活经验分析: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加法意义本能的理解,家长有意无意的熏陶,但缺少问题意识。3、学习困难分析: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有两个困难:(1)准确表达问号的题意比较困难,学生不习惯根据图意提问题,而是把所有的信息提出来,如,左边有4个太阳,右边有3个太阳,一共是7个太阳。细细分析,出现这两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思维定势的影响,在学生学习意图四式时,说图意时就要说清图中所有信息,明确各个数据的含义,习惯使然。二是符号语言与予以表达没有建立一起一一对应:学生不理解什么是问题,什么是提问题,不能准确地把大括号、问号用文字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没有夫语言(三)我的思考:1、如何准确、恰当的向学生渗透问题意识,怎样帮助学生这些横渠理解题意。2、借助何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就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注重观察、感悟、交流,向学生初步渗透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数量关系,是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二)技术准备1、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提高课堂教学呈现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卡纸“?”,淘气的小问号,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讨论是学生明白大括号、问号的意义,渗透问题意识,并能够联系加、减法含义正确列式计算;初步形成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图片获取数学信息、思考解决方法、进一步检查、解答的过程,是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口头表达能力。3.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信息问题并会解答。2.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步骤的了解。四、教与学活动设计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1、谈话:今天,小白兔的爸爸和妈妈要带他们的小孩到野外采蘑菇。大家请看!(出示课件)2、引导学生描述图的意思。3、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是吗?预设:3+2=52+3=55-3=25-2=34、你能说出每道算式的含义吗?设计意图:复习意图四式,学生看图提取数学信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为学习新知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理解新知。过度:大家说得很好!今天小白兔一家要去森林里采蘑菇,它们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你们能行吗?(揭示课题)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教学例题(1)1.看一看,认识大括号和问号。①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副图,说说图里有什么?(板书:图里有什么?)预设:1、左边有5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6只兔子。2、兔子。随着学生的观察提出问题: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个好朋友。②认识大括号师:(呈现大括号)这位好朋友叫做“大括号”,师带领学生齐读几遍“大括号”。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师手势操作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并带领学生一起做合起来的手势。让学生猜一猜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师: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师说明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把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师总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③认识问号(出示问号)让同学们说出问号的名字。师:问号表示什么意思?问号表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表示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师说明大括号和问号连起来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2.说一说,明确整幅图的意思。④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设计意图:借助“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的设问,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明确信息、问题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了解学生对图意的理解情况。3.手势动作,加深对图画问题的理解。师:你能边做动作边说说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4.引导学生分析问题①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师:同学们明白这幅图表示的意思了,那么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解答呢?独自尝试写出算式,汇报。②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列出算式后,师询问:a)算式中的4、2、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b)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4表示左边有4只,2表示右边有2只,6表示一共有6只;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设计意图:借助“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解答呢?”的设问,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以让学生列算式的方式应到学生实施计划,分析算式中个数的含义并对前面的计划加以回顾。在充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5.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师:同学们解答正确吗?计算是否正确呢?①你认为该怎样检查?都要检查哪些地方呢?②同桌讨论,集体交流:做题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看数字有没有抄错,答案有没有算错)师:小结:我们不但要检查看数字有没有抄错,答案有没有算错,还要检查我们选择的方法在是否正确。这道题求左边5只小兔子和右边2只小兔子,合起来一共几只小兔子?求合起来我们用假发解决。设计意图:借助“同学们解答正确吗?计算是否正确呢?”引发学生对前面的计划加以回顾。在充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6.学生独立填写课本上的空,完成小兔子的例题。7.小结解决图画问题的一般步骤。师:我们在解决图画问题时,要先看图里有什么,再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想的时候还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图形代替原图画一画图意,明确该怎样解答,解答完后,要检查是不是正确。8、辨析图意,明确问题。观察对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观察图片,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选取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在对比、分析、比家中进一步突出问题作用,增强问题意识,帮助学生重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三、练习巩固,解决问题。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46页“做一做”图。2.我来当小老师。出示课件,学生根据图选择算式。四、总结: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评价方法:(1)书面:学生能够正确解答。(2)访谈:学生能够说出图的意思,比能够对解题方法做合理的解释。六、本次教学设计特点1、关注问题意识,准确把握数量关系。问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准确把握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本科教学中,教师抓住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交流、对比等形式,向学生渗透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分析把握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2、注重机灵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在求解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及时总结方法,感悟过程,积累经验,可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