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缓冲对决定着血浆的pH()A.KHCO3/H2CO3B.Na2HPO4/NaH2PO4C.NaHCO3/H2CO3D.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钾B.氯化钠C.碳酸氢钾D.钙离子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A.球蛋白B.白蛋白C.氯化钠D.纤维蛋白原4.蛋白质的浓度在体液中的分布是()A.B.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C.D.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5.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肾素6.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白蛋白减少B.C.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7.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B.C.与血浆容积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B.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细胞比容改变9.0.9%NaCl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A.胶体渗透压B.KC.Na+浓度D.总渗透压10.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红细胞发生哪些现象有关()A.凝集的快慢B.C.运动的快慢D.溶血的多少11.把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增快人的血浆中去,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B.减慢C.增快D.先不变,后增快12.如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去,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B.减慢C.加快D.先不变,后加快13.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中心静脉压B.C.D.脉压14.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变形运动B.吞C.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15.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雄激素B.C.雌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16.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不产生()A.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B.C.肝素和组胺D.水解酶和过氧化酶17.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A.与血浆中的Ca2B.C.D.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18.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β-型地中海贫血19.可加强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物质是()A.柠檬酸钠B.C.维生素KD.肝素20.慢性少量失血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β-型地中海贫血21.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A.凝血因子Ⅳ被激活B.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22.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血小板破裂B.C.肾素分泌增加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3.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A.纤维蛋白B.C.凝血酶D.肝素24.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尿液25.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A.血清B.体液C.细胞外液D.血浆26.肾性贫血是()A.缺乏铁质B.缺乏维生素B12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7.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C.胸腺和骨髓D.淋巴结28.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C.血小板释放5-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29.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A.B.C.D.因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30.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ⅣD.因子Ⅹ31.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L,静脉注入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A.不变B.升高C.下降D.红细胞皱缩3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B.C.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33.ABO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它主要是()A.IgGB.IgAC.IgMD.IgD34.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是()A.A型B.B型C.O型D.AB型35.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A型血、B型血各150m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A.A型B.B型C.AB型D.O型36.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A.有天然凝集素B.C.有天然D凝集素D.有抗D凝集素3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A.B.C.D.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38.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A.25kgB.36kgC.45kgD.56kg(二)多项选择1.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白蛋白B.C.氯化钠D.E.钙离子2.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缺乏纤维蛋白原B.C.缺乏凝血酶原D.E.含有大量球蛋白3.嗜中性粒细胞()A.可产生抗体B.C.具有凝血作用D.E.具有止血作用4.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A.B.C.D.E.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A.肝素B.C.组胺D.E.促红细胞生成素6.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A.细胞内液B.C.细胞外液D.E.汗液7.维护血管内外和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B.C.血浆中Ca2+浓度D.血浆中O2和CO2E.血浆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8.细胞生成的原料有()A.维生素B12B.维生素KC.铁质D.E.维生素C9.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素有()A.肝素B.C.维生素B12D.E.内因子和维生素B1210.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A.雄激素B.C.肾素D.E.血管紧张素11.缺铁性贫血()A.红细胞数明显减少B.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D.E.红细胞数明显增多12.下列情况中哪种因素可使血沉加快()A.B.C.D.E.血液中的球蛋白减少13.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A.Ca2B.5-HTC.ADPD.ATPE.肾素14.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A.柠檬酸盐B.抗凝血酶IC.肝素D.维生素KE.抗凝血酶Ⅲ15.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B.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D.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16.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是()A.除掉纤维蛋白原B.除掉血浆中的Ca2C.增强肝素的抗凝D.E.阻断凝血酶激活因子Ⅹ17.血型可以指()A.B.C.D.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8.可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血型有()A.B型B.AC.O型D.ABE.Rh阳性19.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ⅢB.C.因子ⅨD.E.因子Ⅻ20.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是避免()A.Rh阳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B.Rh阴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C.Rh阳性女子再次孕育RhD.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E.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21.下列叙述哪些与“血液”的概念相符()A.B.C.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O2结合时,血液是紫色;血红蛋白与CO2结合时,血液呈鲜红色E.血液的比重在1.050~1.060之间,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22.血液的基本功能有()A.分泌B.运输C.调节D.防御E.排泄2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引起的变化有()A.血容量增多B.C.细胞内液减少D.E.进入毛细血管的水分减少24.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有()A.运输作用B.C.缓冲作用D.E.参与凝血25.红细胞的特点()A.B.平均寿命120C.红细胞膜对各种物质具有选择通透性,高分子物质一般不能透过,某些低分子物质能透过D.E.红细胞比重比血浆大,但红细胞的沉降却很慢26.红细胞成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有()A.维生素B12B.C.内因子D.E.铁质27.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B.C.D.E.含有红细胞28.白细胞的功能()A.B.C.吞噬抗原-D.E.可形成抗体29.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A.B.C.D.E.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30.白细胞包括()A.嗜中性粒细胞B.C.嗜碱性粒细胞D.E.单核细胞31.T淋巴细胞的功能()A.B.产生淋巴因子C.D.E.产生多种有生物活性的物质3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A.B.C.D.E.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33.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D.许多环节有Ca2E.不需因子Ⅱ参加34.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A.B.C.D.E.纤维蛋白降解后能凝固35.肝素抗凝的作用机制是()A.B.C.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D.抑制因子Ⅹ的激活E.加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36.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A.红细胞数目有所减少B.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D.失血可引起此病E.内因子缺乏可引起此病37.ABO血型系统的抗体是()A.天然抗体B.主要为IgMC.不能通过胎盘D.E.是凝集原38.以下哪些因素使血沉加快()A.血液中球蛋白增加B.C.血浆中纤维蛋白增加D.E.红细胞叠连加速五、简述题1.何谓机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血浆渗透压是如何构成的?其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3.何谓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其大小标志什么?正常男女的血沉值是多少?4.简述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5.血小板有哪些生理功能?6.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7.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8.何谓纤维蛋白溶解?基本过程和意义如何?六、论述题1.红细胞的生成原料和影响因素有哪些?2.白细胞有何生理功能?3.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有什么区别?4.正常情况下,为什么循环系统的血液不发生凝固而处于流体状态?5.试述ABO血型的鉴定。【参考答案】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C2.B3.B4.A5.C6.A7.B8.A9.D10.B11.C12.A13.C14.B15.B16.D17.A18.C19.D20.B21.B22.A23.B24.C25.A26.D27.B28.D29.A30.C31.A32.B33.C34.D35.C36.B37.B38.B(二)多项选择1.AC2.AC3.BD4.BD5.AC6.AC7.BE8.CD9.BE10.AD11.AB12.BD13.AC14.CE15.AC16.DE17.CD18.BD19.AE20.BE21.ABCE22.BCD23.BDE24.ACDE25.ABCDE26.ACD27.ABC28.ABCDE29.ABCD30.ABCDE31.ABE32.ABCDE33.ABCD34.ABCD35.ABC36.ABD37.ABC38.ACDE五、简述题1.细胞外液是细胞浸浴和生存的液体环境,亦称为内环境。其生理意义:一是参与机体代谢的各种酶均需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一定离子浓度;二是对维持机体细胞形态和功能也起重要作用。2.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晶体渗透压,主要由NaCl形成;另一部分是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形成。其生理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维持血浆和组织间的水平衡。3.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其大小用血沉来测定,血沉值越小说明悬浮稳定性越大,血沉值越大说明悬浮稳定性越小。魏氏法测得正常男性血沉值为0~15mm/1h;女性为0~20mm/1h。4.其功能:①吞噬和消灭病毒、疟原虫、真菌、结核分支杆菌等致病菌;②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识别、杀伤肿瘤细胞;③识别、清除衰老的血细胞;④参与体内铁和胆色素代谢。5.其功能:①参与生理性止血;②促进血液凝固;③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6.其基本过程: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因子Ⅱ转变为凝血酶;③因子Ⅰ转变为纤维蛋白。7.其生理功能:①运输功能;②缓冲作用;③参与机体免疫功能;④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⑤参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8.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纤维蛋白和因子Ⅰ水解的过程。基本过程包括: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其作用是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块和血管内的血栓,使血流通畅,保持血管内血液处于液态。六、论述题1.红细胞的生成原料有铁和蛋白质。铁的来源有两方面:一为食物中摄取Fe3+,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Fe2+在酸性环境中易被吸收,每日约吸收1mg左右。二为红细胞在体内破坏释放出来的Fe2+重新被机体利用。蛋白质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分解后的多种氨基酸,在骨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