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浅谈小学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邵阳市双清区栗山小学谢姿姿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任务,还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语文作为工具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角度来说,重点是要养成小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听说促读写。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讲,爱阅读的好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好习惯出能力,好习惯出效率。习惯是思想和行为的载体,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捷径。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将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法设计去改变隐藏在学生身上的坏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不单单是教师教学方法,策略上的改变,还要涉及到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刻理会,对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乃至家长素质的提高及对学校,教师工作的配合。一、多元激励,调动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积极性激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是指一个有机体追求某些既定目标的愿意程度,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等意义。作为语文教师,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原动力,焕发学生“愤、悱”的精神状态,转变学生的被动行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孩子都喜欢激励,喜欢别人给他信心。在他成功时积极嘉奖,在他失落时,树立信心。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1.利用精神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不管做什么事情,能够得到老师的点滴表扬,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前进的动力。精神激励包括语言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竞争激励等。2.利用物质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味的精神激励也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在学习习惯培养期间,通过物质奖励,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奖励学习习惯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动力。各种激励方式要相互结合,抓住时机、采用恰当的形式,从关心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给予得体的激励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手段。二、深化课改,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综合目标要想不断地深化素质教育,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为宗旨,深入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综合目标。1.重视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趣味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兴趣的课,孩子们才会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教师角色意识”、“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课堂组织形式”三大方面的转变,使课堂不但成为学生成长的“学园”,也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乐园”。2.更新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跟学生成为学习伙伴,保持年轻的心态,平时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他们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激励为主,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三、加蟊师训,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水准一个教师的最大魅力在哪里呢?不仅仅在于知识渊博,也不仅仅在于品德高尚,而在于引导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如果学生乐学,那么好习惯的养成就容易多了。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素质的特点,选用某种教学方法来弥补素质的不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教师的素质、个性会影响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素质、教学风格;其次,要善于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1.积极参与进修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学会终身学习,对于我们教师也一样,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把握时代的发展信息。我们要学习理论知识,为教学实践指明方向,为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提供后备力量。如要根据每个学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确立语文学习惯培养的重点,如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培养他专心听讲,写字姿势正确,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到了三到六年级,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养成“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各种教研活动。多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学生,戒急戒躁,要有耐心,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2.向名优教师学习,丰富实践经验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群体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让我们少走弯路,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长年在外讲学,他的学生竟然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而且老师不在的时候都能自觉学习。而我们有些老师,天天与学生厮磨在一起,而出去一会儿的功夫,学生有可能就闹翻天了,这就是语文学习习惯好差的区别。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就是我们努力追寻的目标。让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你上的课,再喜欢语文这门功课,自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就得到了培养。3.善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学会在实践中反思,得出经验教训,然后又在反思中实践,让自己不断积累经验。《论渤中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反求诸己”,苟子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等无不显现出人的生命成长中反省的重要性。与其抱怨学生教不好,使自己失去信心,无法体会做教师的快乐,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说法:“无论学生如何,我相信我有办法带好这些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面对失败的个案要进行分析,明确学生是不同的个体,要做到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比如,上文提到的小健,由于每次实施的物质奖励,他很想得到,但是他总是达不到奖励的标准,于是他就开始动歪脑筋了,为了早点完成作业,又不容易出错,他就去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作业,抄了早早地出去玩了。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他的作业做了等于没做,测试的时候,成绩很不理想。于是我就总结经验教训,在平时放大他的优点,培养他的信心,给予鼓励。这样,他就养成了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此外,我们要以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态上讲台,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欢乐,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如果缺乏朝气,课堂沉闷,教学效果必然就差,而且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伤害。四、家校配合,整合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软硬环境一个人只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这个人同时拥有两只走时不一的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效应”。“手表效应”告诉我们教育要统一。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一致,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也要一致,否则一正一负没有任何效果。家校配合,拧成一股绳,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习惯最佳的捷径。1.家校沟通,引导孩子形成习惯要让家长认识到,只有家校双向配合,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教育收到显著成效。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将来的成长起着铺基垫石的作用。要利用好各个交流平台,如电话、家访、家长会、QQ、校讯通等保持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信息,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2.家长身体力行,做好示范作用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并且是一所永远毕业不了的学校。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与其进行空洞的说教,不如亲自去做。3.家长要有耐心,对孩子进行激励要重视整个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要激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形成良好习惯。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是由于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父母的教育要一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较好较快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不要忘记提供两个条件:一是让孩子在安全气氛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习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类似“铁杵磨成针”,家长一定要耐心,尤其不要用威逼、打骂的方法,企图立竿见影。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习惯,表面上过得去,但是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怨恨,甚至逆反心理,使学习过程变得焦虑、紧张。尤其是胆小内向的、习惯差的孩子,不仅在学校需要老师的激励,在家里也需要父母的激励。永远相信你的孩子,因为有了信任就有了最好的教育。要用一双欣赏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孩子。4.家长要善于引导,让孩子学会反省有些家长对于孩子不听话,如不做作业等,只采用粗暴的责打方式,殊不知,这样反而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孩子凭着自己的良心深刻内省是教育使命中最复杂艰难,最折磨人,却是最令人欣慰和幸福的事。教育的奥妙和高明,恰恰在于教会人自我惩罚,在教师的这种教育智慧中蕴涵着对人最强劲的‘驾驶力’。在家庭教育中所采用的反省法是指,在家长有意识的指导下,培养孩子养成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的一种教育方法。实践证明,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上学得主动,在课外学得轻松。轻松学习,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自信,提高学习力。一个简单的行为,要想变成习惯,至少要重复21遍的训练。如果是纠正坏习惯,再建立好习惯,有的学者认为101次,才可能出现质变。总之一句话:培养习惯,贵在坚持。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