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校本研修报告我校于2015年9月开始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的研修工作,实验周期为一年。一、目的、意义(提出问题)正确认识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含义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高效性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高效性?是指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高效性还是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高效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课堂教学的对象和目的,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或自己的努力下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从中可看出教师只是全体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一种手段,高效课堂教学的含义应该是指在课堂上老师指导全体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效益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源于什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数学学科要思考与实践的东西很多,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的功效。而自主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我们数学老师要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吃透,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从“以学生为本”的目标出发去组织教学活动,并处处体现师生的相互尊重,相互承认,相互感染,相互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更要重视课堂上的随机应变的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二、研究目标和对象研究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以发展。研究对象:中职学生。三、研究内容“高效数学课堂”式教学是以“高效课堂”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高效数学课堂”式教学应让“高效”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高效”二字,营造和谐的思维情境,为学生自学、观察、思维、发问、讨论等活动提供场所和素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知识变换为一系列研究性的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研究方法1、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和“学生如何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以前老师讲课,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注意学生的“学”。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讲课的关注点也应该变了——教师要更多地观察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更多地观察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主地参与到观察、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来,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变化。2、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因为,新课程的目标是从“三个维度”(即三维目标)设计的,所以一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不能单纯关注几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多地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还要特别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情况。3、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转向关注“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学生身上蕴藏的学习潜能,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应受到保护。李政道说得好: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当更多地培养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提问、质疑,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方面应当成为教师在听课和自身教学中关注的重点。4、从偏重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转向关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及联系社会、科技和生活实际”。传统的教学重在“教教材”,只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讲深、讲细、讲透就行,甚至有的老师只凭一本教科书,两根粉笔,就可以上讲台。现在,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呈现了新的特点,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呈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且重在引导教与学的方式上的改变,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新教材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联系社会、自然、科学和现实生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新教材强调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堂上师生能否充分运用新教材提供的自由创造空间,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5、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种媒体手段(包括传统教学手段)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现在一些观摩课特别是竞赛课,都较多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电视、实物展示台等先进设备,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应当克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要认为没有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的,能够根据实际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理解,就是成功的教学。6、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以往听课时不太注重评价这个问题,以为评价是阶段、单元测验或者期中、期末、毕业考试的事。在课堂上,最多也只是关注学生课堂练习或当堂小测试的结果,注意力较多集中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结果上。然而,新课程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其主要特征就是强调过程性评价。因此,课堂教学中能否发挥教师、学生各自评价主体的能动作用,开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的即时评价,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以及诊断、反思提高作用,理所当然成为听课应关注的重要方面。五、研修措施1、师资培训收集有关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念经验,指导课题研究。2、行动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强调实践与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3、个案研究对实验班级或学生个体进行观察,记录案例,为课题研究提供直接依据。4、专题研究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专题研讨,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六、研究步骤1、确定研修题目,制订研修方案,组建研修小组(2015.9—2015.10)2、理论学习阶段(2015.10—2015.12)(1)“高效数学课堂”理论依据知识学习阶段(2015.10—2015.11)(2)“高效数学课堂”式教学应坚持的几个原则知识学习研究阶段(2015.11—2015.12)3、研修阶段(2016.1—2016.5)(1)组织全组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高效数学课堂”研讨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主讲人说课——课上实践——大家评课——反思交流活动。4、结题阶段(2016.5—2016.7)总结研究经验,整理研修成果,撰写研修报告,做好后续工作。七、研修成果形式附:研修报告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自课题开展以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确定研修题目,制订研修方案,组建研修小组(2015.9—2015.10)我们就开始着手组建研修组,我们课研修组为中职数学教师,明确了每个人的分工,并投入到理论学习阶段。(二)理论学习阶段(2015.10—2015.12)1、“高效数学课堂”理论依据知识学习阶段(2015.10—2015.11)首先,我们学习了英国科学家波普尔理论,他指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其次,我们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该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老师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把知识学活、把能力学实、把脑子学灵。教学活动应该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问题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建构该学科的知识体系。数学学习动机的发生需要兴趣,而问题探究正是兴趣的发生之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则始终充满兴趣。因而“高效数学课堂”式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原动力的教学方法,是教育“人本论”思想的体现,是强调内外互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2、“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应坚持的几个原则知识学习研究阶段(2015.11—2015.12)(1)学生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本是“高效数学课堂”式教学的根本原则,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有教师的精心设计,更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现——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创造性处理,使之转化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实验,并不断发现心得问题,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探究”有师生交流,还要有学生之间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袖手旁观,应当热情地走到学生中间,作他们的引导者和同路人。(2)启发性原则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要能够成为学生思维的引发剂和促进剂。教师要时刻注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研究,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手、眼、脑并用的研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质疑解难。(3)可接受性原则问题的提出应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即正确估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目标定在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因为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无需思考,而过于深奥,又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挫伤探究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须充分考虑精心设计,对于较大较难的问题,可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4)准确性原则问题切忌笼统含糊,要准确具体。过于宽大的问题会令学生无从下手,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也就失去了思维的起点。(5)艺术性原则问题设置尽可能新颖别致,趣味横生,设问方式也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这样彩绘自然和谐。轻松活泼的氛围更适合初中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师生互动才能顺利展开。(6)灵活性原则备课时的教学设计往往带有教师较强的主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则应依据学生的反映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如改变问题难度,转换设疑方式,给予适当帮助等。切不可生搬硬套,强迫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思维,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回扼杀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三)研修阶段(2016.1—2016.5)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可遵循的原则,我们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得井井有条。每到周二上午大家都会自觉地来到小会议室开展课堂教学“高效数学课堂”研讨活动。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基本流程是这样的:集体备课——主讲人说课——课上实践——大家评课——反思交流活动。(四)结题阶段(2016.5—2016.7)一年来,我们每周二上午课题组成员无论从选课到集体备课,从主讲人说课到主讲人上课,从大家评课到反思交流活动,每个环节无不显示着集体的力量。我们撰写的教学设计和论文多次获得好评。1、课题研究成效:我们研修组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中年教师拓宽了教学思路,教学水平都得到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优异成绩让我们找回了自信,也坚定了我们对课题深入研究的决心和信心。2、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年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下面的问题经常困扰着我们课题组;如我们对课堂高效的适度性的把握时常不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的艺术性——这一能力捉襟见肘;不能及时引领学生进行反思或教师反思后的东西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课课都创设出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情境;对分层次设置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发展的课堂实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