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翻译家:傅雷LOGO2人物简介中文名: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民族:汉族籍贯: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现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人出生日期:1908年4月7日逝世日期:1966年9月2日职业: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主要成就: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名著,《傅雷家书》,译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夏倍上校》,《人间喜剧》等3教育1920年(12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今南洋模范中学),次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1924年因批评宗教而被开除,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1926年,在北伐胜利的鼓舞下,与同学姚之训等带头参加反学阀运动,秋后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1928年,傅雷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4教学生涯1931年,傅雷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1932年,傅雷与青梅竹马的表妹朱梅馥结婚。抗日战争时期,留在上海,此后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曾发表亲美言论。1949年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及书记处书记等职。5文革时期陷入政治漩涡1958年,在上海“反右补课”中,傅被上海市作协划为戴帽“右派分子”。傅雷之子傅聪留学波兰,《傅雷家书》出自这一时期傅雷与其子的书信来往中。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1966年9月3日上午,女佣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已在住所“疾风迅雨楼”双双自杀身亡,傅雷系吞服巨量毒药,在躺椅上自杀,享年58岁,夫人朱梅馥系在窗框上自缢而亡。6主要译作巴尔扎克《亚尔培萨伐尤》《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夏培尔上校》《雨儿胥·米露埃》《幻灭》7主要译作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1937年《米开朗基罗》1954年《托尔斯泰传》1954年8主要译作伏尔泰《老实人》1955年《扎第格》1956年《伏尔泰小说选》1980年9主要翻译思想1.翻译态度傅雷强调翻译工作是一种神圣的事业,翻译工作者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原作及原作者等)和了解自己,必须加强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学识。2.选材的标准傅雷在选择原文时,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读者需要的作品。10主要翻译思想3.翻译语言傅雷在翻译用白话文或文言文的见解上,与鲁迅、周作人相近。他认为白话文“一无规则,二无体制”,不赞同瞿秋白“绝对的白话”,而赞同鲁迅“四不像的白话”。他认为需要从口语、文言、方言、旧小说等处吸取营养。他提倡,再创造的“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纯粹之中文”就是中国规范语文。11主要翻译思想4.理解与表达傅雷认为,要忠实读者必须忠实于原著。如何做到忠实原作主要应做到两点:第一,理解要“化为我有”。傅雷认为,要“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二,表达要“传神达意”。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如何做到“传神达意”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2主要翻译思想(1)进行中文写作。傅雷曾说过:“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2)务必反复修改。傅雷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座右铭,以极其严肃的态度从事文学翻译。(3)重视译文其它附件部分,诸如索引、后记、注解和译文序等对于“传神达意”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形式。13主要翻译思想5.美学观——“神似”傅雷翻译观中一个突出的内容,是他根据自己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多次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方面的异同,从而强调翻译决不可按字面硬搬,而必须保存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即美学观“神似”。该翻译论是傅雷翻译观的核心。1415总结16谢谢观赏!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