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管理按照医院在医疗、诊断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的客观规律,运用理论和方法,对医院感染现象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基本概念目标通过有效措施进行监测、报告和控制,预防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染,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基本概念关注人群: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地面界定:发生在医院内时间界定:感染发生在住院期间(不包括在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入院后发病的感染)医院感染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分类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可直接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等,或通过病原携带者污染医院环境而间接引起病人发生感染。外源性感染可呈暴发性。这类感染可以通过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和宣传教育工作得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基本概念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贮菌库”(皮肤、口咽、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群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当医院病人免疫功能下降、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即可发生感染。医院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性。目前,多数内源性感染尚无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的基本特征一、病原特征机会致病菌(90%);耐药菌株增多: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医院感染的基本特征二、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源:已感染的病人、病原携带者、人体“贮菌库”的细菌及医院环境均可作为感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主要为医院中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医院感染的预防1996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提出标准预防原则,并在全球实施。标准预防概念: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损伤的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标准预防应用于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以防止病人之间的传播和病人与医务人员的传播。医院感染管理一、医院感染管理的定义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运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并降低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医院感染管理二、医院感染管理的意义——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管理四、医院感染管理学构成的基础感染管理、疾病控制、传染病学、临床检验、流行病学、消毒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等。医院感染管理概述五、规范、法制、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198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0♦《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消毒管理办法》-200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内容—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三级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制定医院感染的防控指南—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的学术交流—加强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控制—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一、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体系及各级人员职责(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职责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研究并制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6、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7、根据本院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一)组成: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二)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承担医院感染相关监测、督查、指导、培训及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1、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2、根据卫生学要求,对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部门的分区布局、工作流程等工作提供指导;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3、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4、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5、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6、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7、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8、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9、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10、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11、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12、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13、参与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会诊和医院组织的全院性医疗质量检查工作;14、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组成:临床各科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手册》P.97](二)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3、监督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客、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各级人员职责四、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为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江苏省卫生厅制定了《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重点部门(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科室)1、手术室2、消毒供应室3、血液透析室4、重症监护室5、内腔镜室6、治疗室(各科室部门的治疗室)7、感染疾病科8、口腔科9、新生儿科10、检验科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定义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监测,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包括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发展趋势,同时能及时发现是否有医院感染的聚集性发生或暴发流行,以便采取控制措施,达到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医院感染监测内容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抗局药物临床应用与病原体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ICU目标性监测等。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一)按监测范围分类1、全面综合性监测—对全院所有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2、目标性监测—确定明确的监测目标,开展监测工作以达到既定的目标。3、靶位监测—包括特殊部位感染监测、特殊部门感染监测、轮转监测和感染暴发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二)按调查方法分类1、前瞻性监测(前瞻性调查)对每一个住院病人进行跟踪观察,直到病人出院,也包括出院病人的随访。2、回顾性监测(回顾性调查)病人出院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通过查阅住院病历了解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是否已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一)发病情况的监测1、医院感染发病率;2、医院感染罹患率;3、医院感染患病率;4、医院感染病死率。(二)漏报率的监测医院感染漏报率。(三)暴发流行的监测医院感染资料的来源(一)以病人为基础的资料已明确具有感染危险性的器械使用情况,诊断、治疗、护理操作情况(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手术操作等)。发热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特别关注住院时间长、病情重、免疫力底下的患者。(二)以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资料包括临床微生物学、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细菌耐药性报告。目标性监测常见的目标性监测ICU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感染监测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监测呼吸及相关肺炎监测细菌耐药性感染监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医院应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环境范围标准类别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cfu/cm3cfu/cm2cfu/cm2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10≤5≤5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200≤5≤5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病监护病房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500≤10≤10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化验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15≤15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1、细菌菌落总数:见上表。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母婴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儿科病房以及营养室(食堂)的物体表面和医护员工的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消毒与灭菌一、消毒和消毒剂1、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2、消毒剂: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可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医院消毒与灭菌二、灭菌和灭菌剂1、灭菌:杀灭或清除环境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的过程。2、灭菌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孢,达到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