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考研成绩第一考上清华研究生的经历!(转帖)[复制链接]姓名:戴震宇考研成绩:总分447分,数学147分,政治81分,英语82分,专业课137分本科院校: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报考院校: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2008年研究生考试过去了,我成为这次考试中的一个幸运儿;回想过去大半年时间,无限感慨。半年来,我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脑海里思考最多的就是学习,我很惊奇:在过了3年猪一般懒散的生活后,我还能重新拾起高中所拥有的那种勇气和决心为着更高的目标艰苦奋斗。时常和朋友谈起这些,我都感觉十分诧异;说实话,现在想起过去半年的生活,确实是比较苦的,不过当时并没有觉得,因为当时根本就不会考虑到这些。初次踏上考研之路的你们,也许会觉得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但当你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回过头去,身后的路已是阳光灿烂——我曾这样走过。所以,我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够让你们不再迷茫,能够在你们的身上体现出更光辉的价值!在全面介绍我的考研历程之前,首先,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几个问题:1.为什么考研?2.考研到底有多大价值?3.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4.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第一个问题,在大三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毕业出路——读研,工作,出国。对于出国,我想如果没有经济实力的话,很少有人会考虑。读研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本科生实在是不好找工作,而且待遇差,不过也有些专业比较好就业,比如我们专业,所以我们班很多人都工作了,应该说是很大一部分。当然我不否认还是有人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但是你们看看这又有多大比例呢?寥寥无几。所以我相信考研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不可错过的机会。当时为什么不想工作?一则我觉得我自己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没有出去工作的心理准备,二则希望考个更好的学校提升一下自己;此外,据我了解(在成绩出来之前我曾经去找过工作,华为等公司),本科生出去所找的工作在条件,待遇等等方面上都与我的理想相差太远,首先是那个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绝对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其次待遇,我去面试一个大连高金数控公司,现在是私营企业,他说他们只能给一个本科生2000元一个月,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个数字有什么想法,说实话——真寒心啊,我们寒窗苦读,读了这么多年出来不过是一个农民工的工资,那还不如不读,大家看看现在CPI多高啊,更别提那个房价了,要是这样,我们恐怕只能靠父母了。好多工作过的人都回头来考研,一个原因就在于与期望值的差距,其实出去后再回来考是很难的,一则心很难收回来,二则很多东西都忘光了,需要从头再来,三则工作经验在复试的时候是很不受重视的,相反,应届生则很受青睐。关于第二个问题,说到考研有多大价值。我给大家列举一个我们华工机械的例子,我们班本科生如果是沿海大概3000-4000一个月,内陆譬如说南京可能不到3000,当然了,这个不绝对,但是在我们学校读两年研后研究生平均工资6000,可能还会更高。所以说基本上再读两年身价会翻倍,当然了,如果考个更好的学校待遇肯定还会高。不管你读书的动机有多么纯洁,这都是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究生呢?我考上后,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平时是不是很优秀,我略带惭愧地说,我的平时成绩很差,加权成绩排名年级近200名,微积分成绩也很一般,91,79,线代60,差点不及格,平时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发表过什么论文,所以我觉得我的大学过得很平淡,我并不优秀。但是,我上进,我想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还有人问我英语基础差,六级都没过,能考上吗?我觉得这个并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因为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出题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所以大家都不必担心,只要大家有这个恒心和毅力,都会有考上的可能性。最后一点,就是目标了。现在大家应该是很迷茫的,对于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都是一片茫然,如果大家对于没有信息感到焦虑的话,可以去找学长了解信息,也不妨考虑去辅导班咨询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因为我自身报过辅导班,我知道辅导班在这方面的信息是比较全的。其实,那个时候我跟你们一样。首先是学校,我觉得要报就报个比较好的学校,如果考差的学校的研究生,那还不如不考,没有价值,大家适当可以调高一下自己的目标,也给自己一个比较大的动力,毕竟“人都往高处走”。当时我很快就决定报考清华,开始我家里人是不支持的,他们都觉得我太过于自信了,但是我觉得我想试试,因为这是我的理想,而且这个是我自己的决定。至于专业,我是向比我高一届的师兄了解并充分利用网络查阅,然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对于大家选择专业方向,我个人建议,不要一味盲目跨专业,因为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且不说你初试能不能过,复试都是一个很大的槛,所以大家如果不是很讨厌自己的专业就不要跨度太大。对于那些非要跨专业跨校的同学,我得提醒你们:必须准备得特别充分。大三下学期一开始我就已经下定决心报考清华大学,当时对于专业没有什么了解,也就没有考虑专业的问题。至于说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原因很简单——我的大学生活太乏味了,希望能通过考清华来给我的大学生活留下点回忆。“人生能有几回博”啊!所以基于以上原因,我于4月份下定决心报考清华精密机械专业。之后,我就着手准备考研。一、考研历程1、基本准备(五六月份)大三下学期还是比较忙的,课程非常紧。我是“忙里偷闲”硬是每天学习到教室关门,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这两个月的计划(完成高等数学即微积分的初步学习,因为我个人觉得微积分已经忘光了),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逐渐适应考研所要经历的生活。不过,基本上我只是学习高数一两个小时。同时,我还按照师兄给我介绍的几本参考资料,买了相关书籍。应该说这两个月的任务我基本上完成了,我把数学高数部分看完了,课后习题也全部自己搞定。在我7月份去实习前,我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7月20日实习回来,我就在学校修整了几天,大约24号搬出去住了。此后,我就制定了严格的长期规划以及短期(一个月、一个星期还有每天的时间安排)计划。我把这些计划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懒惰。2、基础复习(七月底至十月中旬)这段时间我分成两个段落——七月底到八月底,九月初到十月初。第一阶段,只学习数学剩下的线代和概率以及英语阅读和单词;第二阶段,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并开始数学的全面复习,开始做李永乐版复习全书,基本上是隔天换重点的(就是一天着重数学一天着重专业),英语跟第一阶段差不多,还是每天4篇阅读或者若干单元单词。第一阶段:这段时间考研复习的人应该还是比较多的。我按照自己的计划每天基本上6:30起床,7:00到教室,然后读一段时间的英语,中午11:30回去休息,下午2:30到教室,5:15去食堂,6:00左右回教室学习,晚上10:00(当时暑假期间10:00锁门)回家休息,有时候晚上还去西门外转半个小时。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效率是非常之高的,生活过的也很充实,对那段生活还是很留恋的。这段时间我是没有研友的,我每天都只是一个人学习,不过我不觉得乏味,单调或寂寞。第二阶段:我的时间安排基本与第一阶段一样,不过就是晚上开始随着学校教室时间安排的改变而改变到10:30下自习了。这段时间里我开始看专业课和李永乐版数学复习全书,我基本上是隔天重点复习这两门。一般是一天早上看完专业课一个章节,下午看看数学,晚上一直在学英语以及这天没有完成的工作(主要是做题),然后第二天就是上下午的任务和前一天颠倒过来——我个人觉得太过单一的学习时间安排以及一整天的看同一门课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月或者说两个半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这是你打基础的阶段,系统的基础复习是十分关键的;天才是很少的,要把自己始终当作一个初学者来对待,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基础复习。3、考研中期(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底)据说,到了十月份就有好多人进入疲惫期,有的甚至开始放弃考研,他们声称受不了猪狗不如的考研生活。这段时间我仍然是十分亢奋的,斗志仍然很高涨。不过我所要提到的是我没有做到时间安排还像从前那样,不过我确实是争取到了每天8:00或者8:30之前赶去教室,因为这个阶段天气十分阴冷,我实在是睡意连绵,无法抗拒。十一期间我上了一个政治辅导班(上课之前我曾经把红宝书看了一遍),十月底我又把红宝书看了一遍(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政治开始得有点过早,时间也花得太多了),不过在这个阶段(十月份),政治不是我的重点。经过前几个月的复习,我对数学应该来说还是理解得比较多了,所以我开始做题,最开始我做的是400题(很经典),一天一套,很快就做完了,然后就又买了很多题,基本上一天一套,我是基本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做的,感觉良好,虽然分数肯定都不高,不过能够学到新东西我就很满意了,那段时间我没有在意分数的多少,我只在意知识;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在那个阶段就开始注重分数。专业课我也开始做考试试题了,感觉考的东西与书本差异很大,感觉有点不爽,并且加上前一阶段不会做的课后习题或者看不懂答案的习题,我有些犯难了,有时候甚至有种不想搞专业课了的想法;不过最终还是理智克服了冲动,我硬是迎难而上,把那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那时候太有成就感了——这可是我独立思考解决的啊!不过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弄明白,或者有些问题我觉得课后答案错了就没有管了(实际上后来我才发现那些都是我自己理解错了——答案一般不会错的)。对于专业课,我必须得说,要反反复复地看,即使你看了5遍还是看不懂,不要紧,继续看,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你就会明白,那时候,你或许能够体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英语:在这个阶段,最让我犯难的就是英语阅读了,我是始终在找一些合适的资料来做;说实话,我觉得市面上并没有多少合适的资料。最开始,我听说张锦芯的不错,我买了套她的资料,做了一段时间感觉还不错好。不过现在想起来,觉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语言的掌握语感很重要,只要天天做,培养语感,一步步地来,掌握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了。政治这时候已经开始做题了,我个人觉得政治资料不在多,只要适当的辅导教材,一本红宝书一本习题还有真题以及适量的好的模拟题就OK了。这段时间(十一月)我把政治摆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我都做完习题后仔细在书上核对答案,其实做题的过程就是为了熟悉红宝书。通过这个阶段的扎实的复习,我对红宝书不仅有了全盘的把握,而且也对其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尤其是马哲和马政经部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考研后期(十二月至2008年一月中旬)这段时间的正常度过对于考试的正常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前段时间高强度的复习已经基本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这段时间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过多担心,(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必须得克制在一定程度以内,其实每个人都在担心,尽管可能嘴上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仍然正常作息(当然可以把这个阶段的计划定的稍微宽松些),温习一下以前所学的东西,查漏补缺;特别要指出的就是,个人认为这个阶段的复习的重点应该是政治和英语,其中政治应该注意时事政治,英语应以英语作文为最最最重要的,可以试着去写一些作文(即使不愿意也得去尝试,不管写出来的东西有多烂),数学和专业课可以去做一下最接近真题题型和难度的模拟题或者最近的真题(真题很宝贵,要好好珍惜,尤其是专业课)。不过,这个阶段不要做太多的模拟题,因为有的模拟题出的很烂,不要让低分打击你的自信,尤其是在1月份以后。在12月份当中,我又仔仔细细地把政治红宝书看了一遍,买了一套真题做了做,我是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做的,连问答题我都是拿一张文稿纸一题一题写下来的,没有丝毫马虎,做完后我就对着参考答案寻找答题方法并总结得失;如今想来,感觉自己做得确实不错。大约12月底我开始复习时事政治,由于2007年有十七大召开,毫无疑问,十七大对于我们这一年考试应该是重中之重,所以重点是很清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我就买了长江日报中有十七大报告的那张报纸,然后逐字逐句仔细研读,我前前后后阅读此文约10遍或者更多,后来上考场做题时很高兴轻轻松松地做完了时事政治选择题(现在想来,我觉得时事政治上花的时间也太多,假如你觉得时间不够,不要学我,因为当时我感觉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在此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