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整理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3、大气湿度: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3.露点温度。4、地球圈层分化: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匀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后,放射性元素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5、土壤: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也是一个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剖析的自然体。6、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及储存在海水中的热能等。7、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三十五千米,大洋下平均厚度5km.8、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在一定地形和时间条件下,由气候和生物对母质作用而不断演化和发育的自然实体,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将土壤剖面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9、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10、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11、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12、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13、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14、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的综合现象。15、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16、水情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水温与冰清17、地貌: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简答题:1、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水循环的过程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宜条件下水汽凝结发生降水。其中大部分直接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水分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后又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二是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潜水及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后者即是水分的海陆循环;三是内流区径流不能注入海洋,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面蒸发再次进入大气圈。3、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哪几层?及各层的特点?1、对流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2、平流层:随高度上升温度不变或微升。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4、暖层:空气密度小,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高度电离。5、散逸层:无明显边界,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频率很小,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大气易逃逸。4、地下水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种?并作简单介绍。(1)孔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孔隙中流动的地下水;(2)裂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裂隙理)中流动的地下水;(3)岩溶水:存在于可溶性岩石孔洞内的地下水。5、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由低向高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6、简述水平运动的性质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相邻块体因水平而相互分离、分裂、或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度通常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7、简述地震三要素及震源与地震烈度的关系。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和震中。关系:震源愈浅,距震中愈近,震级愈大,烈度愈大。8、洋流的成因和分类?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的大规模的的运动.洋流按成因可分为三类:1)摩擦流(最重要的是风向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2)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密度流补充流):由于风力作用,海水温度,盐度,气压分布等不同使得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海水流动;3)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发生周期性的流动;根据流动海水的温度的高低还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则相反,都将对沿岸气温发生影响.9、构造运动及其特点: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图。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特点。10、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千米的圈层称为地幔地核:2900千米深度以下至地心为地核11、大气的成分地球大气是由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有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12、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13、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14、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气候、岩性、生物人为因素有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15、地震带的主要分布范围。1.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带;3.大洋中脊带;4.东非裂谷带。16、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2)导致空气污染;(3)产生酸雨;(4)人为地往大气中排放氟里昂,使空气中的臭氧层曹受破坏17、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的特点。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打的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垂直运动:块体的升降运动。18、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19、块体运动及重力地貌分裂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大致可分为崩落、滑落与三类并发育相应的重力地貌。论述题:一、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地球自转的存在;地球下垫面的不均。二、请说出大气圈的结构,并论述为什么人们非常关注对流层?大气圈的结构:它是由5个部分组成的,由下至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人类为何非常关注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是人类及生物主要活动的区域,雨、雪、冰、霜等天气现象都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影响;对流层空气的清洁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它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整个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一般的大气污染物,会在这里发生化学变化。对流层三个特征:一、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平均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5度,这称为气温直减率。二、对流层空气受地面不均匀的加热,产生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高层与低层空气得到交换,近地面的热量、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向上空输送,从而导致一系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三、由于受地表影响最大,对流层的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大气物理过程,形成日常瞬息万变的天气现象。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请谈谈你对自然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建议从研究对象、学习任务以及学科分类三个方面阐述)答:(意思达到即可)1.从研究对象分析: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或称地理圈)指的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地球表层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地球其他部分的结构特性。地球表层内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各种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换和信息传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系统。总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2.从学习任务分析:(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规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从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5)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3.从学科分类分析: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个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他们包括了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部门自然地理学时宜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四、请说明水为什么是重要的资源?(1)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并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参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在所有的自然地理过程中都不可或缺;(2)水具有大量用途:最早用于农业灌溉。全球河流水能蕴藏量约为50.5*10^8kW,海洋潮汐能量约为10*10^8多千瓦;水还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被工业广泛用作能量转换和力的传递介质;水域有利于交通,水运是现代主要运输形式之一;人类每年从河、湖、海洋中获取大量动植物,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水具有重要的医疗意义。五、请写出成土因素并论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一、成土因素有:母质,气候,岩石,地形,时间,生物。二、1、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简称母质。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的一些性质汝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化学性质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方向及自然肥力。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母质因素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如因含大量碳酸钙阻止富铝化作用等。2、土壤发育气候因素:气候影响土壤水热状况;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状况的形成;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气候对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图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降水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气候影响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不同气候带发育不同土壤类型。3、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土壤形成的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发展过程中最活跃因素。4、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地形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表现在地形引起的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地形支配地表径流;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地形影响土壤发育过程。5、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土壤的形成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强。6、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演变的影响:耕种,灌溉,施肥等使原有成土过程加速或减缓,或逆转。六、论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1.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山景观,并且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