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07这能用来命题吗?12:28:07命题人的小心脏能否装下大国的所有梦想?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研究吴儒敏二О一七年五月素养的可测性•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数量的。――桑代克•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的。•――麦克尔•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规则,给事物分派数字。3047258791立意:考查目标,学科内容与能力(素养)要求(依据课标和考试大纲《说明》)情境:包含问题的典型化真实事象(不源于教科书案例,但要同质等深)设问:由行为动词指引任务表述(行为动词源自课程标准,任务范围依据考试大纲《说明》)作答:设定被测群体可能出现的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常态教学和教科书表述)试题的四个构成要素一、命题范式转换及其影响•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范式是研究命题的根本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命题先后出现了三次命题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立意范式向知识立意范式的转换,随后是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范式的转换。•在新的改革时期,命题范式正在发生变化,素质(养)立意范式已经建立。中国高教研究:我国高考命题的范式和范式转换研究陈昂单旭峰任子朝伪地理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3)指出G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纯地理题36、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地理应用题(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地理素养题一位摄影爱好者由成都(30°39'N,104°30'E)乘飞机飞往昆明(25°02'N,102°42'E),途中拍摄日出并对过程做了记录:“7:10飞机起飞,机窗外一片漆黑,飞了约15分钟,从对面机窗射进一束红光,我急忙拿出相机准备拍日出……7:50,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刹那间万道光芒映红了座座山峰,壮观极了!”1.若可以提前通过网络选座位(图6-1),该摄影爱好者应该选择飞机飞行方向的哪一侧?为什么?2.当天18:00,该摄影爱好者在滇池等待拍摄落日时,通过微信发现朋友分享了刚拍摄的北京夜景照,感到很困惑。请向他解释其中的原因。•学生感受:“没怎么见过”、“挺新鲜的”、“挺有意思的”、“不怎么好做”•对症施治:题面学科套路化、信息给予两极化、踩点评分僵化12:28:07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副高的三维结构发现与问题?•城市位置的变化?•风向的变化?•风向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后续将怎样演变?将产生怎样的影响?PISA科学素养测试框架PISA测试框架的变化•2015年的科学能力的组成部分变为“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估和设计科学探究”和“科学地解读数据和证据”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对掌握科学探究的各要素的要求。在题目分布上,40-50%针对的是科学地解释现象能力,20-30%针对的是评估和设计科学探究能力,30-40%针对的是科学地解读数据和证据能力。12:28:0712:28:07学科情境生活情境学术情境学科问题现实问题学术问题素养:思想方法识记建构与创造迁移二、素养立意试题框架•米歇尔:效度是在最大的不相同的情境下的一致性程度•通过创设“新情境”,体现高质量公平•考生通过理解、建构并简化情境,体现素养12:28:07试题编制的首要着力点:情境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气温℃4.07.210.513.417.519.919.518.816.713.28.13.9降水mm0.11.04.316.630.885.5122.1101.881.122.72.80.72014年9月,6位平均年龄72岁的老人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318国道,历时19天到达拉萨(如图2-2),完成了他们“追寻阳光、倡导环保、骑行川藏线”的梦想。图2-2川藏线公路海拔示意表1巴塘气候部分情况真实生活情境,表述非学科化,信息结构不良。给予充足信息,避免事实性知识记忆,丰富问题情境。12:28:07冲积扇是由河流或山洪在流出山口时所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6-5)。一位地理学者对一处冲积扇考察后做了如下描述:“在河流一出山口的地方,我们看到的是一片书桌大小的砾石,虽然不太光滑圆润,但还是有一定的磨圆度;向下行几百米,石头逐渐变小,有西瓜大小;再下行几百米,遍地石头如梨子、苹果一般;再下行几百米,砾石变得有如鸡蛋和枣子,其中已经有粗沙掺杂其中;再下行,砾石不见了,遍地细沙;再下行,沙不见了,泥开始出现,这时已经到了平地。”1.地理学者所描述冲积扇的结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请作出解释。学术性情境,通俗性表达,详尽描述表象,隐含内在学科逻辑。要求对给予信息进行符合学科逻辑的深加工,考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2.冲积扇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图6-6)。在干旱地区,人们通常选择在扇中地带建设居民点,种植杏、枣、苹果等果树。请说明人们这样选择的理由。学术性情境向生活性情境转换12:28:07试题预估难度实测难度区分度(1)0.40.360.64(2)0.40.380.56(3)0.50.490.67(4)0.60.480.49三、素养立意试题的编制策略•创设隐含问题、适度复杂、淡化学科痕迹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识别问题的能力•设计融入情境、梯度合理、遵循学科逻辑的问题链,重在考查学生问题阐释的能力•配置紧扣问题、跨学科、适度超前的跨界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呈现支持建构、供给及时、多元互补的信息链,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证据的能力2016.9.中国考试: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与编制策略孔燕吴儒敏中科大情境创设的具体思路:•拓宽素材来源渠道,不局限于学科渠道•材料加工注重“鲜活”,淡化“专业”痕迹•信息给予注重“支持性”,避免学科专家想当然12:28:0712:28:0712:28:07问题设计的具体做法:•目标指向主旨素养的关键表现•设问具体明确,有限定给支持•表述顺应情境,梯度契合信息•结构保持完整逻辑和思维线索12:28:071.川藏线道路艰险,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请推测老人们在骑行途中可能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2.老人们原打算在7—8月骑行,在查阅气象资料后,他们决定避开7—8月出行。简述老人们这样可以避开哪些不利于出行的因素?3.为应对沿途各种自然挑战,老人们在出发前制定了一个物品清单。请对清单进行补充,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4.近年来,川藏线成为自驾游热门线路,这给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对于驾驶汽车,骑行川藏线有哪些优点?冲锋衣和短袖衫防晒霜或防晒衣帽按照生活而非学科的思路设计、表述问题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开放式表格填写,增强指向性,避免答案过于弥散12:28:07命题者看地理学习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感知新材料,形成地理表象•理解新材料,形成地理概念•以概念为基础,形成地理规律性的认识•对新知识的巩固,形成技能技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释、阐明地理问题2010.4.课程教材教法: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张亚南教育部考试中心核心概念•人地关系:人和自然的和谐、环境变化、景观、发展、风险;地域系统:空间、时间、尺度、区域和地方、全球化。——蔡运龙•位置、分布、地方、区域、尺度、地理过程、空间相互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袁孝亭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位置是生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聚焦于空间分异的地理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非常实际和有用的视角。地理是一门以位置和区域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对相互联系的世界中独特环境和条件的欣赏,能够加深我们对人类多样性的理解。地理既关心地方和全球的人类活动,也关心不同空间尺度人类活动的相互联系。支持地理教育的有力论据包括:地理关注特定地方和位置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带有较强地理维度的议题,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供应,迁移,土地利用,城市化,贫困和身份认同等。地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并且鼓励就这些议题展开“和谐的”研究。地理帮助人们批判性地思考当地和全球的可持续生活,并思考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地理并非仅仅是学习大量的事实和概念。地理关注格局和过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星球。地理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以地理空间技术为中介,为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这些知识和技能一起为今日和明天构筑了宝贵的21世纪核心素养。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麓一带的山区,不少地方曾经“山光、水浊、田瘦、人穷”。近十多年来,这里的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1为该山区某地2001年和2013年的景观对比。2001年10月2013年6月1.指出导致该山区十余年景观发生改变的主导自然要素,并说明这一自然要素的改变引发环境变化的具体表现。2.十多年来,该山区的变化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谈一谈你对此的理解。12:28:07信息链配置•由于真实情境相对复杂,因此试题编制的关键点之一是优化信息呈现方式和合理控制信息量。•信息呈现方式多样,既包括文字材料,也包括图表材料,可使卷面更加活泼、美观,增加测评的亲和力,提高学生作答的兴趣。同时使某些方面偏强的学生不会太讨巧,某些方面偏弱的学生有机会弥补其薄弱环节。•试题的信息量控制合理,尽可能减少无效信息,以免过多影响试题的难度。试题取材于科技文献,表述要向中学生的水平转换,确保层次清晰,语句明确,简明易懂,不存在歧义之处。•问题设计的限定明确,在学生易疏忽的地方,设置提示语等加以说明。如可借鉴PISA的思路,采取分步给信息的方式,便于学生在回答每小题时能直接获得关键信息,而不是开始就把所有信息一并呈现;否则就很难说考查的是信息检索能力,还是运用证据的能力。12:28:07知识体建构•素养立意试题一般需要通过概念诠释等方式提供知识支持,引导学生会读、会理解、会应用。•试题的知识内容体现知识的交叉和学科综合,旨在考查学生建立核心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对事象的整体性认识。•从认知角度看,不考查学生的记忆,强调考查学生在复杂背景下获取新知和建构能力。•试题情境与课本内容表面上没有关联,但答题时需要的知识却存在课本中。新的知识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图2-3),该规划为哥本哈根后来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影响至今。1.哥本哈根城区以老城区(手掌)和向外延伸的五个新城区(手指)构成。你认为决定哥本哈根新城区延伸方向和长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说出理由。2.保留和建设“手指”间的楔形绿地是“手指规划”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请简要说明保留和建设楔形绿地的作用。3.“手指规划”中的远期规划以150万人口作为规划的着眼点。中国当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越来越多。你是否赞同在我国的大城市规划中推广哥本哈根的“手指规划”模式?请简述理由。不一样的“地图”:形式多样、承载信息的复杂、有温度的、有思想且“颜值”高。12:28:07作答与分级的具体思路:•内容紧扣考核素养的关键表现•要点和分级可参照、可量化•分级标准一致,边界大致清晰•样例去“专家化”,具有“包容性”12:28:07埤塘在台湾就是“池塘”的意思,是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或者溪流附近,筑堤拦截雨水和溪流而形成的,主要用来贮存地表水以利灌溉。台湾桃园沿海平原曾经修筑了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