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0总则为规范我公司员工在作业当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和职业病的预防,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止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各场生产条件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车间、作业过程等。3.0规范性引用文件3.1GB12348-20083.2GB5817-19863.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1GBZ2.1-20073.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2BZ2.2-20073.5GB/T28001-20113.6474.0内容4.1除尘人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1.1术语(1)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5)员工触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员工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职业危害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4.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5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7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8、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9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10危害。4.2有毒、有害气体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2.1术语1、在一般或一定条件下有损人体健康,或危害作业安全的气体。包括有毒气体、可燃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4.2.2危害程度有可能造成员工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毒性气体中毒,严重可造成死亡。4.2.3有毒、有害气体设定各分公司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4.2.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每天操作工进入工作岗位前,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风设施正常运转良好时,对有害气体进行测试,确认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工作环境符合工作条件,才能通知操作工进入工作场所。(2)停产后的在开机前必须按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确认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方可正式生产作业。(3)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启动通风设施进,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正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4)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岗位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5)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职业防护用品佩戴标准进行,严格杜绝无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进行岗位操作,一经发现将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6)下班前将工作服及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下一班的岗位人员。(7)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或其它环境内。(8)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4.3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3.1术语(1)生产性噪声,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2)噪声作业,指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4.3.2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4.3.3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3)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4)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5)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6)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7)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4.4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4.1术语(1)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时的作业。WBGT: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摄氏度。(2)接触时间率,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3)生产性热源,系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4.4.2职业危害高温致使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4.4.3急救措施(1)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2)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a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b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c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迅速降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臵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d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抢救。4.4.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3)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4)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5)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6)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7)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8)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措施,安装空调或风扇;(9)合理布局和疏散热源;(10)当热源较多而采用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4.5剧毒品(危化品)岗位操作规程4.5.1危险品的识别4.5.1.1每年由公司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对高毒、危化品组织一次危险品辨识、评价活动,确定公司危险源的分布并作出分级。4.5.1.2将辨识出的危险品下发到相关的部门岗位,使相关岗位人员都充分认识其危害和熟悉预防措施。4.5.1.3对危险品进行建档并制定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品要编制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4.5.2储存操作规程(1)危险、剧毒化工物品,必须根据储存要求存放在专门仓库,仓库内、外安置监控设施;(2)储存危险化工物品的仓库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根据储存化工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设置相应的排风、防潮、防爆、防盗、防泄漏、防火、防晒、报警、调温等安全设施。(3)储存化工危险品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质标志。(4)危险化工物品存储方式分为三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5)储存化工危险品的区域严谨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在化工危险品储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6)危化品仓库内要设定围堰,防止危化品泄漏。要安装洗眼器和喷淋设施,安装泄漏排放余液的出口。(7)在储存过程中,如发现泄漏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进行妥善处理。(8)储存剧毒物品的仓库要有专人看管,实行双门双锁、双人双发,出入库登记制度(出入库登记情况每周制表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9)储存剧毒化工物品的管理人员,必须了解该物品的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等。(10)仓库管理员对库存物品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马上采取措施或报有关部门迅速处理。4.5.3领用操作规程:(1)装卸、领用对人身体有害的化工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2)领用时要严格办理领用交接手续,作好领用记录,内容包括领用物品名称、牌号、数量、领取时间(精确到分钟),发放人、领用人必须在出库单及领用、库存表上签字。(3)搬运化学危险物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4)严格遵守领取、清退制度,当班剩余的剧毒物品下班前必须退回发放部门保管。4.5.4使用操作规程:(1)危化品的使用车间、工段各岗位,都要根据生产流程和工序,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人责任。(2)设定专一的剧毒化工物品使用人员;剧毒化工物品使用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真正了解和掌握该物品的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后,持证上岗。(3)领用单位领用的剧毒品在电镀保障处监督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投料。对剩余的剧毒品或危险化工物品要制定专门保管,当日用不了的立即退回原发放单位。(4)使用有毒化工物品的车间,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设备和必要的防护和救护用品。(5)使用有毒化工物品的设备,容器和工具,必须固定专用,用完后妥善保管,并及时清理、消毒,(6)如发现被盗、流散、泄漏、丢失等情况,应立即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7)每天领用、使用登记表及入库登记情况每季度报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4.5.5对废弃、废旧危险化工物品的处理操作规程:(1)对危险品包装物进行集中回收,经碱洗后处理。不得任意抛弃。(2)对废弃、废旧危险化工物品的处置,要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减毒或无毒处理;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3)对公司自己不能进行处理的,由电镀保障处负责委外处理。按照委外处理的单据程序进行处理。(4)由电镀保障处负责对委外处理的危险废弃物进行统计,保留处理记录。4.6焊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6.1术语4.6.1.1有害物质,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锰铬氧化物、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等。4.6.1.2有害物理因素,焊接弧光放电产生4000℃--6000℃高温,电焊电压380V,漏电电击。4.6.2职业危害辐射、急性或慢性中毒、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噪声耳聋或听力损伤、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4.6.3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熟悉所切割、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2)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3)将所使用的设备、配件、用具准备齐全,并认真检查确保完好。(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必须大于10m,运输使用轻拿轻放,气瓶不能接触高温和明火,周围10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5)焊接时要掌握焊接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内应力和变形。(6)火焊切割时,应防止回火现象。(7)切割较大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或下滑的措施。(8)容器内焊或切割时,焊工与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9)施工完毕,切断电焊机电源,码放好手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