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9月竺可桢浙大开学典礼演讲•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第一,到大学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课程导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发展机遇?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的梦想和中国梦有什么联系?谈一谈大学对你意味着什么?另维在她《学校里的西雅图》写过这样一段话,她一直珍藏的,哈佛大学的拒信里,有这样一句话:重要的不是你在哪所大学,而是你在那所大学里做什么。18岁时,她以为它的译文是:“虽然没考上哈佛,你还是要好好学功课!”后来的3年,当她看过许多起落浮沉,当她与形形色色的人相识交好,她渐渐明白,“做什么”包含但远不仅限于读书,它更是一种活法。它是一个平台,没有人能兼得鱼翅熊掌,她必须抓起一些,放弃一些。而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将成为怎样的人,都在这许许多多的抓起放弃间,一点一点有了答案。原来,重要的真的不是那一纸文凭,而是她在这四年间的每分每秒,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认识了谁,离开了谁。她总是在想,当她离开这里,她将带走什么。——一个由自己亲手打造的,需要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的,崭新的自己。---知乎另维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学是一个平台,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包含不仅意味着读书,还意味着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的问题。处理好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一)大学及其育人目的•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说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1.大学(university)的定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高等学府,通常包括一所文理学院、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并有权授予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位。”拉丁文“大学”(universitas),原意是“行会”、“社团”、“公会”之意,起初并没有学术或教育的意思,后来则专指12世纪末在欧洲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一些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又译为波伦亚或波隆那),以研究法学而著称。1158正式成为大学萨莱诺大学•萨莱诺大学(Salerno)建立于11世纪初,1231年得到政府承认。以研究医学著称巴黎大学•巴黎大学(UnivergiteDeParis)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以研究神学而著称。1150年创建,1215正式称大学。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12世纪,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大学。其中具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萨莱诺大学和巴黎大学。1810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校长洪堡确立了university的办学理念,即无所不包,广博之意中国最早的10所近现代意义的大学•1.第一所是“圣保禄学院”1594-1762,天主教耶稣人创建•2.之江大学1845-1952年,由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创建•3.圣约翰大学,1879-1952年,由美国圣公会创建•4.金陵大学,1888-1952年,由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创建•5.岭南大学,1888-1952年,由美国基督教创建•6.武汉大学,1893年创建,国立,•7.北洋大学,1895年,国立•8.交通大学,1896年,国立•9.浙江大学,1897年,国立•10.北京大学,1898,国立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蔡元培正确认识大学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雅斯贝尔斯(德)2.大学教育目的是育人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大学阶段一系列人生课题:做什么人?怎样做人?什么生活有意义?什么人生有价值?步入人生新阶段,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做一个时代新人。(1)从国外来看英国教育家纽曼《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目的:为学生进入社会而非仅仅进入专业工作做准备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提出:“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育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爱因斯坦也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和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人真正成为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和谐的人: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2)从国内来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梁启超在他所写的《为学与做人》中大胆地指出,青年学生进学校求学问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学做人。他说:“你在学校里学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哲学、经济等等,不过都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这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能成个人还是个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学校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法则,中外一致,古今同理。•居里夫人去世后,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3)从整体来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育人目标(1)进入新时代“三个意味着”1.新时代是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新时代“五个是”(五个定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坐在教室第一排的阿依苏丽坦·艾麦尔尼亚孜脑中放电影般想到自己和乡邻。她反问自己:“那些父辈曾经以为不可能的事,不都已经实现了吗?现在的南疆,学生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农民搬进了崭新的抗震安居房,全民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她们不能辜负新时代新机遇。”电视里的长辈在这个维吾尔族女孩眼中愈加亲切起来。阿依苏丽坦的命运是被“内地高中班”改变的。在浙江金华汤溪高级中学,来自新疆和田的学生们被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四年高中学费、食宿费全免,每顿7个荤素菜搭配的“小灶”餐,让阿依苏丽坦一年胖了10公斤。后来,阿依苏丽坦被石河子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录取。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的9所大学对口支援该校。“一带一路”倡议让石河子大学积极开拓学生在丝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学习机会。大二时,阿依苏丽坦到对口支援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插班学习一年。大三时,她和13名同学远赴埃及法鲁斯大学留学10个月,“她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年轻人的机会越来越多,她们可以更好地挑战自己!”2.当代青年与新时代共同前进•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进程中,青年不懈追求的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责任担当紧密相连。革命战争时期:广大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1921年,出席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小的还不满20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无数年轻的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前赴后继,为人民利益奉献牺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28岁牺牲)“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未满15岁牺牲)“舍身为国炸碉堡”——董存瑞(19岁牺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雷锋——用22岁的年轻生命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题,成为新中国亿万人民永远学习的楷模。全国优秀劳动模范王崇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又17天的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2010年12月,34岁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专家刘勇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以表彰他在航天飞行控制方面的重要贡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追梦人、筑梦人和圆梦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冰洁,作为当代的研究生,也有自己的梦想。年幼时,她希望当一名劫富济贫的女侠;后来,她又希望做一名,用相机去记录每个感动瞬间的旅行家。直到上了大学,另一个梦想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那便是她的西部梦。大一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叫爱心站的社团,这个社团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为西部的孩子捐款捐物,以及暑假去西部支教。这时,她开始了解西部,了解那里环境的艰苦,了解了孩子们求学的艰难。后来,看了一本书,叫做《把梦留住》,写的就是西部支教纪实。书中一个个平静而又悲壮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那一双双充满渴盼的眼神经常在她的梦中出现。去西部支教,成为她心中最大的一个渴望,直到现在,从未改变。前段日子,她了解到在读研究生可以志愿服务西部,支教或者基层管理一到三年。听到这个消息,她内心的那个梦想又开始生长,她目前的打算是明年报名去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用心、用情、用爱将“西部之梦”托起,将“中国梦”传递,做最美的西部志愿者。满腔热血化作志愿服务动力,追寻人生真谛,支撑执着梦想,她将用心感悟,用心生活,用心服务,纯粹而不矫揉,宁静而不寂寞,在西部的广袤天地里实现自我价值,造就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宋玺,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38军的一名军人,耳濡目染之下,宋玺的军人梦从小就在心中扎下了根。2013年,刚刚成为北京大学大一新生的宋玺就将想入伍当海军的消息告诉父母,父母以其年幼不能照顾自己为由打断了她的想法。大二时,面对海军来到学校招兵,宋玺又提出了自己想入伍的想法。可想法一提出,便又遭到了亲友和同学们的反对:报国有很多种途径,可以学业有成后再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军队。参军的梦想虽然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