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司机实用手册前言几年来,为适应铁路基本建设和运输安全需要,我段重型轨道车不断更新换型,正在向大功率、快速化方向发展。全局运输组织和生产布局调整后,轨道车的管理体制产生变化,同时,轨道车乘务人员的变动较大,一些新职人员缺乏轨道车运用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给运输生产安全工作代劳一定影响。为加强重型轨道车的运用安全管理工作,适应轨道车乘务人员的日常技术业务学习培训需要,结合现场新规章、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轨道车的运用安全知识和三项安全设备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数据,供轨道车乘务人员学习参考。第一章总则1.1、重型轨道车(含起重轨道车、发电轨道车)和轨道平车(含起重轨道平车、收轨平车)统称为轨道车是用于铁路建设、设备修理、抢险和检查等工作的主要运输设备。为加强轨道车管理工作,保证轨道车技术性能稳定和运用安全,充分发挥其作用。1.2、轨道车管理的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修养并重、服务生产”的方针;实施逐级负责制,坚持保养于检修相结合,定人、定车、定岗、定责的原则,合理配置人员、正确操作、精心养护、科学检修、安全运用,使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司机素质;确保运行和作业安全,发挥运输资源的最大效能。1.3、轨道车司机是铁路行车重要工种,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专业技能,具有许可资格,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努力钻研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第二章待乘2.1、轨道车司机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休息时间不足时严禁出乘。2.2、早8点前出乘的司机,必须在出乘前一日22点30分前,到轨道车班组待乘休息。2.3、在沿线施工停留轨道车,司机出乘前强制睡眠时间不少于4小时(不包括整备、等待时间)。2.4、司机在待乘休息期间,严禁饮酒、大声喧哗、不准聊天看电视,严禁签到后离开。2.5、待乘的司机由添乘干部、轨道车工长(班长)监督休息。第三章库内作业3.1、出勤3.1.1、出勤司机按规定着装、佩戴标饰,携带工作证、司机驾驶证、培训手册、派车单,在规定的时间到轨道车班组出勤。3.1.2、出勤司机向轨道车班组负责人报到,领取运行揭示。认真校核调度员交付的运行揭示。根据担当日工作任务、天气情况,制定运行安全注意事项。3.1.3、轨道车班组、车组负责人向司机通报本次出乘任务、进行安全讲话(安全措施及运行安全注意事项)并做好记录。3.1.4、班组在办理机车乘务员出勤时,应注意了解休息和身体状况。当发现出勤人员精神状态不好或身体不适时,应另行安排出车人员。3.2、出乘前检查3.2.1、轨道车司机按规定线路同行,横越线路时严禁钻车、抢越,必须一站、二看、三通过。3.2.2、上车后司机长应及时安排出车前的检查工作,必须做到人人皆知,副司机应在车辆两端放置“禁动标志”。检查车辆“三证”(轨道车正副司机驾驶证、年检合格证、三检一探合格证)、备品、工具及起复器,重点要对起复器进行检查试验(起复器试验每周进行一次并做好记录)是否齐全有效,“五大规”及相关书籍是否齐全。3.2.3、启动机车、发电机组:司机应先检查油水电气及各皮带的张紧度是否符合规定,踏下离合器踏板,将油门放在最低位置,冬季发动机车可将油门适当提高,拧动起动开关,发动机起动着后观察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低速运转3-5分钟,再将发动机转速提至1000/min。3.2.4、司机对车辆进行防溜检查,确认本车及联挂车辆防溜符合要求。3.2.5、正副司机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辆底部检查时,必须配戴安全帽。3.2.6、本务车司机在确认车辆全部检查完毕,车辆底部人员、机具全部撤出后司机启动柴油机,司机、副司机共同对车载“三项设备”(GYK、机车信号、轨道车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试验自检,并领取“GYK”检测合格证,“三项设备”及“制动系统”状态不良严禁出库及上线运行。3.2.7、每日司机出车前要进行制动机试验,执行制动机试验标准。3.2.8、制动机试验完毕,司机缓解制动,副司机检查闸瓦与踏面间隙应保持在5-10mm之间,闸瓦厚度不得小于17mm。各型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104分配阀制动缸70mm~120mm。K型阀155mm±25mm;GK型85mm~135mm。(收轨车制动缸鞲鞴行程运用范围为:空车位85~135mm;重车位110~150mm)3.2.9、司机观察各仪表显示(正常)状态。风压泄漏每分钟不大于10kpa;3.2.10、副司机负责填写轨道车工作日志及车辆保养记录薄。3.2.11、H6型制动机“三步闸”检查方法:①确认压力表指示规定的压力:总风缸在700-750kPa之间,均衡风缸及列车管为500kPa,制动缸为0;②手柄由“运转位”放置在“保压位”,保压一分钟;③检查列车管漏泄量,其压力下降每分钟不超过10kPa,制动缸为0;④列车管减压40kPa,手柄放置在“保压位”,制动缸压力为80-100kPa;全列联挂时本务车列车管减压40kPa,制动缸压力为80-100kPa;⑤观察列车管漏泄量,其压力下降每分钟不超过10kPa,机组中所有机械不得自行缓解;⑥自阀缓解良否,均衡风缸及列车管是否恢复定压;⑦由6到7观察列车管减压量为140kPa,本务车制动缸压力应为360kPa,保压一分钟,机组中所有机械不得发生紧急制动作用;⑧自阀缓解良否,均衡风缸及列车管是否恢复定压;⑨确认本务车压力表指示规定的压力:总风缸在700-750kPa之间,均衡风缸及列车管为500kPa,制动缸为0;⑩紧急制动时,列车管压力排零时间小于3s,制动缸压力由0升至最高压力(450±10)kPa为3-6s。注:三步闸试验完毕后,自阀制动360KPa,下车检查制动缸行程,是否符合《技规》规定。3.2.12、JZ-7型制动机“五步闸”检查方法:①确认压力表指示规定压力:总风缸在750-900KPa,之间,工作风缸、均衡风缸及列车管为500KPa或600Kpa,制动缸为0;②列车管减压50Kpa,制动缸压力为125kPa;装有切控阀的机车制动缸压力为30-50Kpa;检查列车管漏泄量,其压力下降每分钟不超过20KPa;③由②到③在制动区移动3-4次,观察阶段制动是否稳定,减压量与制动缸压力的比例是否正确,至最大减压位,列车管减压量为140KPa或170KPa,制动缸压力应为350KPa或420KPa(装有切控阀的机车为120-140或140-170KPa);④单阀缓解良否,应能缓至50KPa以下;⑤复原弹簧是否良好;⑥自阀缓解良否,工作风缸、均衡风缸及列车管是否恢复定压;⑦均衡风缸及列车管减压240KPa(260KPa),制动缸压力为350KPa(420KPa),不应发生紧急制动;⑧均衡风缸压力上升,而列车管压力保持不变,总风遮断阀作用良否(客货转换阀在货车位时);⑨缓解良否;⑩均衡风缸减压量为240KPa(260KPa),列车管不减压;⑾过充作用良否,列车管比规定压力高30-40KPa,过充风缸排风孔排风;⑿过充压力120s自动消除,机车不应起自然制动;⒀列车管压力3s内降至0,制动缸压力在5-7s升到450KPa,均衡风缸减压量为240Kpa(260KPa),并自动撤砂;⒁间隔10-15s,制动缸压力开始缓解,并逐渐到0;⒂复原良否;⒃缓解良否;⒄单阀制动良否;⒅阶段制动作用是否稳定,制动缸压力应达到300KPa;⒆阶段缓解作用良否。注:五步闸试验完毕后,单阀制动300KPa,下车检查制动缸行程,是否符合《技规》规定。第四章出库4.1、轨道车司机对轨道车技术状况、装载情况进行检查。4.2、电台设置车机联控频道,试验对讲机的车机联控频道、工务频道,对讲机试验完成后,设置工务频道,并校正时钟。4.3、轨道车检查完毕,人员全部到齐后,副司机撤除防溜,进行联挂作业,由联挂轨道车的副司机手持对讲机和信号旗(夜间必须使用信号灯)显示联挂信号,连挂司机确认连结信号及相关调车手信号,并鸣笛回示。库内限速3Km/h,距被挂车2m前一度停车,确认车钩状态良好后方可连挂。4.4、前后轨道车之间使用对讲机联控,并做好鸣笛回示。4.5、车辆连挂完毕后,在长时间等待时,由副司机安设防溜。4.6、由本务机副司机携带“三证”(轨道车正副司机驾驶证、年检合格证、三检一探合格证)的复印件和对讲机去车站办理出库手续。4.7、在得到车站值班员承认后,进行车机联控,轨道车副司机撤除防溜,司机将LKJ设置调车模式,正副司机必须同时确认调车信号、道岔定位。进行出库作业。4.8、轨道车出段,司机必须在运行方向前端司机室操纵,(在库内运行时)限速3Km/h。站内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限速40Km/h,推进运行时,限速30Km/h,调动乘有人员车辆、危险品车辆,不得超过15Km/h。4.9、动车前注意临线车辆移动、人员作业状况。4.10、两台以上轨道车出段必须连挂。4.2、发车准备与发车4.2.1、进入站内,等待发车时再次检查确认货物的装载情况,重点是货物的捆扎是否牢固。4.2.2、车站值班员同轨道车司机进行车机联控“试通话”,并确认试通话良好。4.2.3、车站值班员发布调度命令,司机、副司机共同确认,并通知II位司机调度命令内容,在行车日志上进行记录。4.2.4、司机应正确的输入LKJ、GYK日期、时间、公里标、车次号、正副司机编号、车站编号,换长等数,据确认列车管管压达到规定压力(500Kpa)。开车前本务司机要与推动车司机核对风压。4.2.5、两台及以上轨道车连挂运行,运行方向第一位的轨道车为本务机,负责指挥全列轨道车的运行安全,操纵和前方了望。运行中各车之间要保持联系,并认真执行《技规》中规定的鸣笛鸣示制度。4.2.6、各车司机确认发车凭证;出站信号机已开放,司机、副司机共同确认出站信号、进路表示器、监控装置状态、机车信号显示及风表压力,确认具备发车条件,(前后轨道车)执行呼唤应答后,本务车正副司机向后部瞭望确认良好,本务车鸣笛二位车回示后方可启动车组。4.2.7、本务车司机和二位车司机使用对讲机试通话,进行简略制动试验,并与推动车司机确认尾部是否上闸,开车后与推动车司机核对尾部风压。下坡机车启动后,在每小时不超过25公里的速度进行一次简略制动试验。二位车核对风压确认制动良好后通知本务车司机,司机正确及时的按压监控装置“开车键”(正线高柱出站信号机对齐)。第五章途中作业认真执行车机联控作业标准和呼唤应答标准。值乘中要严格执行十六字令,“彻底了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严格做到“宁可错停,决不盲行”。行车安全装备必须全程运转,严禁擅自关机,严禁违规操作监控装置。严禁中间站停车不按规定保压。“十六字令”的手比方式为:(1)进站信号机显示进正线停车时--伸出大拇指。(2)进站信号机显示进侧线停车时--伸出大拇指和小指。(3)进站信号机显示通过时--伸出食指和中指。(4)注意信号或要求注意时--单臂拢拳曲伸。(5)停车信号或要求停车时--单臂拢拳上下急剧摇动。(6)运行中遇防护信号(如响墩、火炬),应采取紧急停车措施,遇响墩爆炸声、火炬火光停车信号后,本务司机要与防护人员、车站、联系严禁盲目运行,无防护人员,继续运行时不得超过20km/h。(7)撞异物停车后,通知车站值班员说明情况。个车司机应下车查机车、车辆走行部以及线路情况。并将所撞异物所有部件清除到线路限界外方确认符合开车条件后方可开车,(8)运行中机车制动机、走行部故障应进行有效处理严禁盲目运行(如一位机车柴油机停机、空压机不工作、不向总风缸充风等时,)第六章轨道车操纵6.1、运行中要求司机使用“两脚离合法”进行操作,做到平稳操纵,按点行车,不臆测,不蛮干,不打盹睡觉。6.2、轨道车运行中严守下列速度。(1)LKJ系统限制速度(2)轨道车、平板车构造速度(3)线路、道岔、曲线允许速度(4)慢行地段限制速度(5)轨道车运行时限速80公里/小时,联挂中捣车运行时限速70公里/小时,轨道车配合中捣车施工时续行限速40公里/小时。(6)遇有限速地段时,副司机在限速地点前的车站和接近限速地点时,按照运行揭示的要求,提醒司机注意限速地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