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超经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9页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经典)第十五章一次函数知识结构图知识要点1.常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常量。2.变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变量。3.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中,有,对于变量x的,变量y,我们就把称为自变量,称为因变量,是的函数。初中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抓住一下三点:⑴;⑵;⑶.4.定义域:一般地,一个函数的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5.定义域的确定方法首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⑴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⑵当函数关系式是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⑶当函数关系式是二次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⑷当关系式中有零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是。当函数表示实际问题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而且要。函数和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函数变量和常量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函数的图像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图像画法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页共9页6.叫做函数的解析式。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7.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8.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图像法。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一一对应。10.四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第一象限内的点;第二象限内的点;第三象限内的点;第四象限内的点。1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⑴x轴上的点;y轴上的点。⑵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⑶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12.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两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⑴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⑵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13.坐标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⑴同轴上两点间的距离:①x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1xA,0、2xB,0,则__________AB;②y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0P,1y、0Q,2y,则__________PQ;⑵异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xM,0、0N,y,则__________MN。14.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⑴点到坐标轴的距离:①点xP,y到x轴的距离_____d;②点xP,y到y轴的距离_____d。⑵点xP,y到原点的距离_____d。15.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定是这个函数的一组对应值;反之,以的点必然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16.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⑴;⑵;⑶.17.通常判定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如果满足函数解析式,这个点就函数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这个点就函数图像上。备注: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就是的解,即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18.一般地,如果,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时,,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19.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Oxy第3页共9页根据这一重要性质,可以得到正比例函数kxy0k及一次函数bkxy0k的图像的画法:作图法。⑴正比例函数kxy0k的图像的画法是:描出点1,k,即经过及1,k两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正比例函数kxy0k的图像。备注:不取1,k,还可取a,ak0a,1⑵一次函数bkxy0k的图像的画法是:先描出坐标轴上两点:、,再经过这两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一次函数bkxy0k的图像。备注:经过0,b和a,bak画也可以⑶直线bkxy0,0bk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S是kbS22120.待定系数法确定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就是要确定解析式中的值,对于一次函数bkxy0k来说,就是确定的值。先,再,从而写出解析式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⑴;⑵;⑶;⑷。21.决定了一次函数bkxy0k的增减性⑴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经过象限。⑵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经过象限。22.直线所过象限⑴当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⑵当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⑶当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⑷当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⑸当时,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⑹当时,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22.当两条直线平行是,它们的相等。第4页共9页第十六章四边形知识结构图知识要点1.多(n)边形的定义:在内,由的n3n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n边形。2.多(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n)边形的外角和是。3.平行四边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定义性质边角对角线判定边角对角线多边形四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三角形中位线第5页共9页推论1:夹在两平行线间的相等。符号语言:∵∴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推论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符号语言:∵∴4.矩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定义性质边角对角线判定边角对角线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符号语言:∵∴DCBAl2l1BAl2l1DCBAl2l1CBA第6页共9页5.菱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定义性质边角对角线判定边角对角线菱形的面积公式:①;②。推广:“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6.正方形⑴定义:⑵性质:边:角:对角线:⑶判定:①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菱形。②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矩形。7.三角形中位线⑴定义:符号语言:∵∴EDCBA第7页共9页⑵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符号语言:∵∴⑶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符号语言:∵∴8.中心对称图形:在同一平面内,绕某一个点旋转,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判断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的方法名称判断方法轴对称图形()能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结构图知识要点1.定义:只含有,且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利用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⑵配方法——通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以为手段,以为基础的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基本解法应用一般形式直接开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根的判别式定义EDCBA第8页共9页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②:;③:;④:。⑶公式法——通法一元二次方程02cbxax0a的求根公式是,其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②;③;④.⑷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的理论依据是:。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②;③;④.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⑴由一元二次方程02cbxax0a中的各项系数a、b、c所构成的代数式就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bxax0a的根的判别式,用表示。⑵①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方程没有实数根④方程有两个实数根⑶关于x的方程02cbxax有实根与有两个实数根的区别①若关于x的方程02cbxax有实根则可以得到:I0a且0b或II0a且0两种情况②若关于x的方程02cbxax有两个实根则可以得到:0a且0一种情况注意:若关于x的方程02cbxax有两个实根中的“两个”就隐含着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0a。5.设基数为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的结果为;增长两次的结果为;增长n次的结果为。设基数为a,平均每次降低的百分率为x,则降低一次的结果为;降低两次的结果为;降低n次的结果为。第9页共9页第十八章方差与频数分布知识结构图知识要点1.极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表示了一组数据。2.方差:在一组数据1x,2x,3x,…,nx中,,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表示。⑴基本公式:⑵简化计算公式:22222121xnxxxnsn或写成22222121xxxxnsn⑶新数据计算公式:原数据1x,2x,3x,…,nx的方差与新数据ax1,ax2,ax3,…,axn的方差相等。⑷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的,方差的值越小,数据、、。3.标准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表示。⑴标准差也描述了一组数据的;⑵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4.频数与频率⑴是这小组的频数。⑵叫做这小组的频率。⑶各小组频数之和=;各小组频率之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普查抽查制表绘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方图集中趋势波动大小数据分布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