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的关系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搞怪解读秋波一词,啥叫秋波,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一时间,秋波成了流行语。而秋波本是比喻美女的眼睛或眼神,在小品中被误解词义,这从侧面映射了一个问题:知识积累影响文化修养。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的关系首先要看两者的含义。一个人的知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另一方面则是专指学术、文化或学问。知识积累就是这两方面的逐渐聚集。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知识也将会不断地累积,更新,从广度,深度上。文化修养可以分开理解。“文化”,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所谓“修”,乃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文化修养总的来说,则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只修不养,是只知道死读书的呆子。只养不修,则是热衷于主观臆想的狂人。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的含义是不同的,两者有着一定差别。同时知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修养,一方面,良好的知识积累有助于提升文化修养。我们积累的知识越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则越深刻,我们的经验也变得更加丰富,这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当我们是儿童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修养很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积累的知识变多,我们的文化修养水平也不断提升,一个有较好文化修养的人是接受了较好文化的影响。而反之,如果我们不懂基本的词汇,不会普通的常识,那么我们的文化修养很难得到提升。像“秋波”这个词,如果我们不明白它的意思,我们就会自己想象,便会产生“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的理解,这是不利于文化修养的提升的。像很多主持人都在阳历七月大热天说“七月流火”来表现天气之热。但其实这个词出自《诗经》中的《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火”是指大火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而“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变凉的信号。“差强人意”也常被理解为表示不满意,但它的意思其实是勉强使人满意,也就是说还是满意的。知识积累影响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良好的知识积累不代表较高的文化修养,两者并不是正比例关系。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这就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他们言行却一点不像有修养的人所为。网络谩骂现象随处可见,辛辣、刻薄的言辞此起彼伏。现实生活中更有高教育者随地吐痰,更有甚者大爆粗口。2011年7月12日因同济大学教授张生发表一篇文章批评周立波对达人秀的点评,“思想肤浅,素养低下”,这引起周立波的大爆粗口。周立波确实有才,他搞笑的语言风格吸引了不少观众,知识积累可谓很高,然而大爆粗口的行为实在是让观众不能接受。高教育者文化修养不一定高。前段时间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发现一个华中地区每天发行量超过一百万份的都市报,竟然在A14版的文化版面上,用了很大篇幅登了一首关于歌颂奥运的打油诗,但令人瞠目的是把它安上了一个《水调歌头》的词牌后,把它当成了律词——《水调歌头》登了出来。这首打油诗除了在字数上和《水调歌头》相近似外,它的风格,它的平仄和韵律没有一点是按格律词来填写的。一个大报的主要文化版面的编辑,知识积累并不少,文化素养却不高。总之,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很多情况下,知识蕴含着文化,而文化又会转化为知识,良好的知识积累有助于提升文化修养。掌握一门知识容易,而练就较好的文化修养难。我们学习好知识的同时,不应忽略掉文化修养的塑造,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