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机械化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节机械化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一、播种前生产准备阶段时间:前茬收获本年度10月来年4月大豆播种本期主要农业活动轮作秸秆还田整地施除草剂起垄施肥选择品种种子精选种子包衣本期主攻目标以机械为载体,搞好土壤耕作,为大豆生育创造良好适宜的土壤环境;以良种为载体,选种适宜的品种,提高种子的品质和质量,充分发挥品种的内在增产潜力。1、轮作换茬•有条件的分场实行三年轮作,作到不重茬、不迎茬。2、秸杆还田•将前作小麦、玉米或大豆茎杆粉碎,均匀抛撒于田间,茎杆长度不超过5cm。3、耕作•任务:针对土壤的物理性状,采用以深松为基础,翻、松、耙、旋、卡种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大豆深松耕法•深松耕法的优越性正确地利用了耕层土壤“上肥下瘦”的规律经济有效的耕作方法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深松耕法,能创造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要合理应用间隔深松法与全面深松法大豆各层土壤生产力鉴定0204060801001201400-5cm6-10cm11-15cm16-20cm21-25cm1964年1965年不同深松方法应用的原则•要合理应用间隔深松法与全面深松法。•不正确的全面深松法造成犁底层呈“上虚下实”或全虚全实的耕层构造。这种耕层构造主要缺点是:其一,耕层土壤矿质化过程极强,腐殖化过程极弱,结果是释放的养分多,作物吸收利用的少,非生产性的消耗大;其二,耕层土壤中大孔隙多,小孔隙少,利于蓄水却不利于供水;其三,耕层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不利于实现农田土壤的热量平衡。大豆的表土耕作•耙地。耙地的主要作用是为粉碎大土块与平整地面。•耢地。主要作用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春旱地区,在耙地的基础上平整地面,耢碎土块,轻度镇压并形成薄层干土覆盖层,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整地质量,在盐碱地使用,也可防止返盐碱。•镇压。主要在播种期间遇干旱的地区使用。深松耕法的整地方法•玉米茬的整地方法:玉米收获后,搞好田间清理;然后在结冻后、下雪前,用钢轨耢子耢垄除茬;春播前再捞一次,耢后随即播种。•对紧实的土壤,还可在玉米收获后,结冻前,进行垄体深松,深松深度在15厘米上下,深松同时进行垄上除茬,然后垄体整形扶垄,搞好镇压,为卡种标准化打下基础。•小麦茬的整地方法:准备垄上播豆的麦茬,收麦时要低割,在搅前灭茬斜耙两遍,然后破茬搅垄。•墒情好的地方,应采取垄底深松方法;墒情差的地方,应采取垄沟深松方法。垄底深松以15一20厘米为宜;垄沟深松为25-30厘米为好。等杂草出土后,要及时扶垄灭草,扶垄同时带木滚子压垄一次,封冻前再压一次。大豆深松耕作操作•深松搅茬起垄以平茬为前作,在作物收获后进行的边松边搅茬边起拢的耕作作业方式。作业方法:在七桦犁上安上深松铲,通过拖拉机牵引一次或二次成垄;成拢后在表土稍干时镇压一次,达到播种状态。深松要打破犁底层,深25厘米以•深松垄翻起垄主要是对前茬是垄作的地块,在作物收获后,边深松、边垄翻边起垄的耕作作业方式。作业方法:在七桦犁上安上深松铲,深松垄沟、破旧垄,合新垄,或者深松垄底,趟垄沟、扶原垄。深松垄翻同时起垄,起垄后及时镇压,达到播种状态。•松旋起垄基本不打乱耕层土壤的层次,即可更有效地将耕层土壤旋耕,又同时进行深松,旋松机装上配套机具后,可以一次性作业成垄达到播种状态。•耙茬平播种豆采取的浅翻方法,用这种耕法的前作多为小麦、亚麻等作物。作物收获后,立即用双列圆盘耙耙地灭茬,对角耙两至三遍,耙深12一15厘米,耙平、耙细;播前再耪平即可播种。大豆的平翻耕法•耕翻的主要方法及要求•耕翻深度与时间•平翻耕法的优缺点加剧风蚀铧式犁平翻效率高压实土壤消灭多年生杂草破坏土壤结构翻压绿肥和秸秆还田加重干旱整地质量生产成本高大豆的平翻耕法螺旋型犁壁耕翻适用于开荒地和粘重潮湿多草的地块。要求翻土完全,覆盖严密,消灭杂草和野生植物作用强。熟地型犁耕翻牵引阻力小,有较好的翻土和碎土作用,但垡片覆土不严密,灭草性能较差复式犁分层翻垡底土细粹无架空层,地面覆盖严密,翻地质量较高。心土混层犁平翻耕法的整地方法•秸秆处理:准备秸秆还田的地块,要把秸秆粉碎,均匀抛撒。•翻前灭茬:此项措施对提高翻地质量有很大好处。•适时翻地:麦茬伏翻应在麦收后及早进行,只有早翻才能蓄水保墒抗旱。•适当深耕:麦茬伏翻耕深一般应达25厘米左右,如果是平翻加深松,应当上翻20厘米,下松10厘米;大田秋翻,一般耕深应达20-22厘米。平翻耕法的整地方法•提高质量:翻地质量要求扣垡严密,耕深一致,耕得直,地头整齐,耕幅一致,不得漏耕与重耕,并应尽量减少开闭垄。•选择耕法:平翻按照地头转弯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有环节耕法与无环节耕法,也可两者兼用的。选择哪种耕法,应根据地块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耕作后土壤达到的农艺标准•对土壤耕层总体要求达到深、暄、平、碎。•深:旱作农业的关键是通过土壤耕作措施,调墒用墒,巧用隔年墒,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进行全面深松,深松深度应达到30cm。打破土壤的障碍层次,加深耕作层,扩大土壤库容,降低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深松可以增强土壤抗逆能力,为根系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达到根深叶茂。•暄:就是要求土壤疏松,因为大豆结瘤和根瘤固氮活性,需好气条件,如果土壤紧实,通气孔隙少,在嫌气条件下不利于根瘤形成和提高固氮能力。•在耙地作业时不能只看表土的含水量,还要注意下层土壤含水量。•平:土地平整的目的是为了起垅垅高一致,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和降低收获损失。要求10米幅宽高差不超过3公分。•碎:土壤细碎目的是为了保证播种匀度,提高封闭除草效果和降低收获“泥花脸”。要求每平方米直径3-5公分的土块不超过5个。耕作措施对土壤结构形成的影响•干湿交替的利用遇湿膨胀、遇干收缩的原理有机质含量较高,阳离子组成以Ca2+、Mg2+等为主的土壤,干湿交替的作用效果较好进行一定的土壤耕作才能散碎•冬春冻融交替的利用扩大上下层间的水势差早播技术与“返浆水”效果大小取决于秋季心土层含水量及冬初的冻结速度、冻结深度和持续时间注意事项•国营农场秸秆还田面积大,还田秸秆切碎长度不宜过长,一般20-60mm,切碎的秸秆应均匀地抛撒在幅宽范围内,作业时不堵犁。•浅翻、深松作业宜在伏秋季进行,可接纳伏秋雨水,达到秋雨春用,也可减轻因秋冬雨水造成的春涝。同时因深松深度深,底土粘重,易产生暗坷垃,造成架空,伏秋深松后经过秋冬的土壤自然沉实和冻融交替,减轻和防止土层架空。•无论何种土壤耕作作业,一定注意土壤宜耕期,防止土壤形成大土块,特别是水分大时作业形成死坷垃,达不到作业质量标准要求。•春季深松要注意气候情况,春旱不宜进行深松作业;正常年份深松深度要比伏秋深松浅些,不超过30cm。4、秋施除草剂•秋施除草剂的好处:黑龙江省冬季严寒,秋施药一般在10月下旬至封冻前,气候逐渐降低,微生物活动减弱,对药剂降解极微,同时,由于施药后进行耙地混土,可避免药剂挥发和光解。另外,秋施药药效稳定,因为药剂灭草效果受土壤水分直接影响,春季施药,因5月份大风日数多,空气湿度低,药剂挥发损失大,不利于土壤保墒,药效不如秋施。技术要点•选择好除草剂。要根据杂草群落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安全、杀草谱广、持效期适中的除草剂。采用复合(2-3种除草剂混用)。特别要注意对后作的影响,如长残效的普施特、豆磺隆等不能在小麦、大豆、玉米轮作区使用。•整地要平细,地表无大土块和植株残茬,切不可将施药后的耙地混土代替施药前的整地。•施药要均匀,不重不漏,防止重喷造成药害,漏喷杀不死杂草,影响除草效果。•混土要彻底,使除草剂和土壤充分混匀。混土可采用双列圆盘耙,先顺耙一遍,然后与第一次耙地呈垂直耙一次。车速不能低于每小时10公里,车速越快,效果越好。耙深10-15厘米。起垅时注意不要把混药的土层起上来。•药量准确,混合均匀。施药量可比春施药增加10-20%。药剂要先在小桶中配制成母液,切不可将原药直接倒入药箱搅拌。5、起垅•秋起垅的优越性垅作具有增加地温、防御涝塞、减少风蚀和水土流的优点是人所共知的。起垅时间过去多为春起垅,垅体疏松容易跑墒,而秋起垅垅体经秋冬的自然沉实作用,垅体紧实,春季起垅前土壤耕作次数少,有利于保墒。经多年的试验和调查,秋起垅比春起垅产量提高10%以上。•春起垅的缺点及对策春季起垅前土壤要经过多次耙耢作业,使表层土壤水分大量散失;春起垅垅体疏松,不利于保墒,在春旱较重的年份起垅形成夹干土,不利于出苗和保苗。克服春起垅的弊端,在作业上要注意:早春要及时整地封墒(涝年需要散墒,要根据土壤水分情况确定整地时间);耙地和起垅复式作业,前边耙地,后边起垅,减少水分散失,对干土层较厚的地块还可解决夹干土问题;起垅后要及时镇压,使垅体紧实,防止跑墒。起垅的农艺要求•垅距60-65厘米,保证各行距误差不大于1厘米,垅台高度秋起垅25厘米,不镇压翌年早春化冻时耢成方头垅,春起垅镇压后垅高度15-20厘米;垅高度偏差不超过1厘米,地头齐,起到头,起到边。往复结合线偏差不超过2厘米。•起垅深松深度为犁底层以下8-12厘米,以不起大土块为宜。如果土壤已进行全面深松或间隔交叉深松,也可不进行垅底深松。•起垅同时分层施底肥,底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3。第一层施在种下7-9厘米,占底肥的2/3,第二层施在种下12-14厘米,施肥量占底肥的1/3。6、大豆机械化施肥施肥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19世纪德国杰出的化学家李比希(J.V.Liebig)提出•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养分,地力必然会逐年下降•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几种作物形成100公斤籽粒产量时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单位:公斤)作物籽粒茎杆NP2O5K2ONP2O5K2O大豆5.311.31.30.30.5小麦2.10.70.50.50.20.6水稻1.40.60.30.60.10.9玉米1.60.60.40.50.41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则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有效生长元素,如果无视对这一元素的施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决定作物产量的并不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最小养分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增施非最小养分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效益3、作物的最适养分量和比例与其它条件关系•作物品种•作物生长时期•最适养分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限制因子可能是土壤物理因素(如质地粗细、结构松紧、水分及通气状况,有害物质的有无等)、气候因素(光照、温度、僻雨等)或栽培技术等。苗期分枝花期结荚鼓粒成熟氮2.8%26.1%28.3%40.1%2.1%磷磷充足条件下:前期较多,后期较少;磷缺乏:前期较少,后期较多。钾21.3%20.8%19.9%19.1%4、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的资本再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在逐渐减少。•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的公式为:dy/dx=(A-y)k或y=A(1-e-kx)•只增加某种养分单位量(dx)时,引起产量增加的数量(dy),是以该种养分供应充足时达到的最高产量(A)与现在的产量(y)之差成正比。”米氏公式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说明:土壤中某种养分越少,施肥效果越明显。5、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各种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这就是李比希所确立的“同等重要律”。•各种营养元素在生理功能上不能相互代替。•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提醒我们,在进行大豆施肥时,要全面考虑植株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施肥,缺什么,施什么,不能以一种元素代替另一元素。6、因子综合作用律•水分与施肥效果•温度与施肥效果•光照及气候条件与施肥效果•土壤肥力及土壤pH与施肥效果•栽培技术与施肥效果•栽培技术与施肥效果•养分间的互作效应•施肥原则•施肥方法:春播种深施与秋整地深施肥•大豆追施化肥技术①追肥时期②追肥方法•施肥量与施肥时间•种肥与叶面追肥•大豆深施化肥技术大豆施肥技术养分平衡法(目标产量配方法)•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