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版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中日甲午战争12、3、8义和团运动4、5八国联军侵华6、7一、选择题1.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这表明当时()A.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B.美国政府支持日本侵略朝鲜C.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D.中国在舆论上没有开展宣传解析:A材料反映美国报纸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看法,认为日本的作为代表亚洲的进步,说明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故A项正确;报纸的报道不能说明美国政府的立场,故B项错误;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与中国是否开展舆论宣传无关,故D项错误。2.(2017·山东济宁期末)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B.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C.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求和思想解析:A材料中“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说明梁启超认为李鸿章过于依赖国际调停,这是导致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B、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3.(2017·河北张家口期末)德国驻日公使曾接到国内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A.列强清除了日本在华势力B.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C.日本遭到了西方列强侵略D.德国占据大量中国领土解析:B德国认为日本在华的扩张以及《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说明了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激烈,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从侧面说明了当时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4.(2017·山东威海期末)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基督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这里所说的“匪徒”是()A.太平军B.英法联军C.义和团D.八国联军解析:C依据材料中“匪徒藉口仇敌”“各国……合而谋我”,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刘坤一奏疏中的“匪徒”指义和团,C项正确。5.《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A.滥杀无辜百姓B.盲目排斥洋货C.极端排外情结D.维护传统社会解析:C从材料信息看,义和团运动时期,凡是和洋人有关的一切事物,如铅笔、洋纸、火柴等,都遭到仇视,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极端排外情结,故选C项。6.清朝进士李希圣曾记录:“……自联军之入城也,时掠取财物,而德兵尤横……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D材料中“自联军”“而德兵尤横”“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等信息反映出此次战争涉及多国侵略者且侵略者进入北京城火烧抢掠罪行累累。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国,也并未进入北京城火烧抢掠,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法,美俄是帮凶,期间英法侵略者进入北京城火烧抢掠,但没有德兵,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的侵略者是日本,也并未进入北京城火烧抢掠,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多国发动且侵略者进入北京城火烧抢掠,D项正确。7.(2017·河南濮阳期末)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D根据材料中“不割我土地”等信息判断该条约是《辛丑条约》,D项正确,其他三个条约均涉及割地。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材料二清廷在洋务运动时期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材料三美国当时集中力量扩充在太平洋的势力,难以顾及远东,故对日本采取了扶持的做法,希望能够“利用日本在远东与英法抗争”。德、法两国也希望日本发动战争,以便趁火打劫。英国在侵略东亚的过程中,经常同俄国发生争夺。为了对抗俄国,便采取了接近日本的态度。光绪二十年六月十四日(1894年7月16日),英国和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在日本的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日在军事方面的区别,并指出形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2)依据材料三,分析甲午战争中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解析:第(1)问,“区别”依据材料一、二从中日两国军队的领导权、军队的精神状态等方面分析;“根本原因”从两国不同的社会性质分析。第(2)问,“国际环境”也就是列强对于中日战争的态度,依据材料三在分析具体国家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的认识。答案:(1)区别:①日本军队属国家军队,由国家统一指挥;清朝军队属于地方势力,由个人决策。②日本对中国侵略蓄谋已久(或进行长时间的间谍活动);中国则对战争准备不足。③日本军队有武士道精神;清朝军队没有忠勇精神。根本原因: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中国为落后的封建制国家。(2)国际环境:列强争相侵略中国,列强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矛盾重重,日本得到列强的默许、纵容和支持。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