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试卷一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2)对不合道的著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二)论文叙笔(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三)剖情析采(1)创作论:《神思》—《总术》二十篇(《物色》提前)(2)批评论:《时序》—《程器》四篇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唐:强调文道并重,文从字顺,务去陈言;宋:古文家文道观与唐基本相同;道学家文道观重道轻文,认为作文害道。三、论述(30分)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象力]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说改造和发展了前人的见解,对诗歌的本质和功能作了更为全面、系统的阐述。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指出“兴观群怨”四者都是“情”的表现。尽管它们的表现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情”,是人们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事父、事君、草木鸟兽等)所触发的形形色色的感情的具体表现,这就深刻地阐明了诗歌的社会本质。其二、王夫之还指出,兴、观、群、怨四者并不是各自独立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兴中可观,观中有兴,群而愈怨,怨而益群,四者的配合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量。其三、对“兴观群怨”作雅俗得失之辨。这就不是一般地讲“兴观群怨”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而是对“兴观群怨”作审美价值的判断。其四、诗人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鉴赏都与“兴观群怨”紧密相关。总之,在王夫之看来,“兴观群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为配合,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故而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境况、经历来接受这种艺术感染。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1)出处“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2)内涵愤,怨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司马迁对“发愤著书”的心理机制作了较深的探索和阐发。(3)意义其一,揭示“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其三,“发愤著书”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中和”不同的美学品格。(3)后来文论家相似观点: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李贽:不愤则不作;金圣叹:怨毒著书;……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二一、名词解释1、直寻:钟嵘《诗品序》:“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1)直寻:即直抒胸臆,不需用典。“寓目辄书”;(2)内容:提倡自然之美,反对声律、用典等;(3)直寻说揭示诗歌创作中艺术思维的三大特征:直接性,形象性,契合性。2、熟参: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妙悟的重要条件,熟参前代优秀作品,从而领会创作技巧,把握创作规律,提高艺术修养。3、尊情说:龚自珍《长短言自序》:“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1)尊情:就是要求尊重人的自然真率的思想感情;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是心无成念,一无拘束,情之所至,自由驰骋,强调创作要完全尊重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并充分表达好这种感情。(2)尊情说的主要特征:A强调抒发衰世怨情,B提倡在“自尊其心”的基础上写真情,C强调“完”的美学原则,D推崇《庄》《骚》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二、简答1、《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这是以绘画先要有好的质地,而后才可施以五彩为喻,来说明作品的必须先有好的内容,然后才有可能进行修饰和加工。2、《文心雕龙》之“文之枢纽”:(1)原道、征圣、宗经A、本乎道:文章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B、师乎圣:圣人文章体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向圣人学习创作;C、体乎经:圣人之经是各文体之源;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树立了标准。(2)正纬、辨骚A、执正驭奇: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B、唯务折中:奇正兼采,华实相扶。三、论述2、曹丕《典论.论文》所论之气,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曹丕论为文之气,尤其强调创作个性的独特性及不可改变性,强调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性意义。3、韩愈“气盛言宜”:A,气盛:气指作者的精神状态,气盛指对于所说之事持理自信,情感强烈,深思熟虑,胸有成竹这样一种精神状态;B,言宜:气盛则遣物造句时声调之抑扬,句式之长短,便能自然合宜;C,方法:“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强调的是道德学识的修养。4、《养气》:保持精神和心态的从容不迫。“气”:精神、神气。讨论怎样酝酿文思。心和气畅——理融情畅——文思开通。强调勤学,但又不可强求。《养气篇》即强调作家在创作时须保持精神和心态的从容不迫。由于个体不同,其文思有利有钝,但只要顺应自然,注重养气则可顺利由物到情,亦即进入到构思这一创作的内化过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三一、名词解释1、《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原意质指质朴,文指文采。文质彬彬指仁义道德修养与礼仪文化修养兼备。而在“绘事后素”之喻中仁为质素,礼为文采。故后世批评家常将文质引伸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文质彬彬”表现孔子文质并重,要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2、“绘事后素”之喻中仁为质素,礼为文采。故后世批评家常将文质引伸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绘事后素”表现孔子肯定质的决定作用,先质后文。4、《诗大序》重教化的儒家诗学思想也体现在对诗体的论述中。序中将《周礼》的“六诗”说改为“诗有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诗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三种诗体,认为风诗以一国之事为内容;雅诗写“天下之事”;颂为赞美诗。二、简答1、要点:曹丕“文气”说的要义有三:一是个性气质;二是气分清浊;三是不可变性。2、要点:正确方法(A)态度:“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客观态度。(B)准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博观。(C)原则:“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意逆志,沿波讨源。(D)方法:六观一观位体:什么体制——体性二观置辞:如何运辞——丽辞、比兴、夸饰等三观通变:考察创新——通变四观奇正:执正驭奇——定势五观事义:如何用典——事类六观宫商:考察声律——声律3、(1)论戏曲结构A、“立主脑”。涵义兼指戏曲之主题和主要人物、中心事件。B、“减头绪”。“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C、“密针线”。指合理而周密地安排情节。D、“脱窠臼”。“脱窠臼”即突破陈规,开拓创新。(2)关于戏曲语言A、“贵显浅”:戏文做予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故贵浅不贵深。B、“戒浮泛”:强调了戏曲语言的个性化和情景化C、“重机趣”:“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D、“忌填塞”:忌“多用古事,叠用人名,直书成句”三、论述1、愤,怨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而非私怨(是大怨,而非小怨)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司马迁对“发愤著书”的心理机制作了较深的探索和阐发。意义:(1)揭示“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动力;(2)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3)“发愤著书”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中和”不同的美学品格。2、(1)孟子“知言养气”说本来论述的是关于道德修养的问题,后经文学批评家引申发挥,遂成为“文气”说的先导。所谓“养气”,是指一种道德修养。(2)曹丕“文气”说的要义有三:一是个性气质;二是气分清浊;三是不可变性。(3)韩愈:气盛言宜A、气盛:气指作者的精神状态,气盛指对于所说之事持理自信,情感强烈,深思熟虑,胸有成竹这样一种精神状态;B、言宜:气盛则遣物造句时声调之抑扬,句式之长短,便能自然合宜;C、方法:“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强调的是道德学识的修养;上接孟子养气说,有所发展;(养气—知言:鉴赏)(养气—宜言:创作);区别于曹丕(气质个性及作品风貌);中国古代文论一、名词解释1、赋诗言志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的纲领”。赋诗,对于赋诗者来说,就是借诗歌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所谓的“赋诗言志”;对于听诗的人来说,可以通过诗歌来观察赋诗者的意图。3、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知人论世,既了解了作者的人格和思想,又能结合时代环境,才可以真正领会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偏颇。涉及到了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方法,较为客观和公允,是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体系中的金绳宝筏。4、诗味说司空图诗学主张。司空图的“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将“味”作为一个专门的审美范畴提出来的。认为文学创作与此相类,语言、文字、意象、色彩等只是表层的、原始的因素,诗之醇美在于寄于语言形象之外的、以诗人情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