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当前主要的四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本章的学习难点在于掌握四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通过学习,学习者应掌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括;掌握四种儿童语言学习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各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以及主要优点、不足。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概述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一、前语言发展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二、语言发展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1.语言形式的获得(1)语音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常见错误:①扩充词义:猫---猫、狗、羊等。②缩小词义:车----自己的玩具车③与词义无关:欢迎----旗帜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儿童语义的获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最初的猜测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②对语义的理解经历理解词或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理解语言的实用意义和理解句子的各个语词的含义等几个阶段。儿童获得词义要比获得语音、语法更加复杂,可以说,对词义的获得贯穿人的一生。(1)对词义的获得:发展趋势:A、从部分的、个别的语义向掌握全面的语义特张发展B、从一个词的单义向多义发展(2)对句义的获得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早于对句子的产生。儿童在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基本上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幼儿不能理解的句子(3-4岁)A被动句:黑色的猴子被粉色的猴子碰了一下。B双重否定句:妈妈不得不把宝宝抱起来。学前儿童是如何理解一个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子的?一些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常常采取一定的策略,即找出一定的“诀窍”去理解一些新句子。这些策略是个体从已有的语言和非语言经验中总结概括出一些“规则”去理解和解释听到的新句子。结果,他们有时会较快地理解,当出现理解错误时他们又进一步修改和充实原有的“规则”,从而产生新的理解策略。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①语义策略是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儿童只注意句子中的几个实词,将句子中的几个实词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以组合来理解句子,全然不顾句法结构。例如:相当多的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因为他们觉得“小狗打皮球”更符合常理。②词序策略就是根据句子中词的先后顺序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意思。由于在儿童的经验中,句子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词序,表示动作者——动作——承受者,因此,他们也会习惯于用这种策略去理解被动句。如把“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解为“小明碰了小华”。研究发现,词序策略产生于3岁左右,4岁表现最为强烈,5岁以后逐渐减弱。③非语言策略是指儿童在理解一句话或其中的某些词时,常常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而非这句话本身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例如:认为“张老师被小华背着去教室,他的脚跌伤了”中的“他”指的是小华,因为“张老师跌伤了腿”与他们已有的经验不相符。3.语用技能的获得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仅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还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以及交际当时的语境和具体情境。同样语法结构的句子在不同的情境中含有不同的含义,而有些语法结构的非常简单的句子不在一定的情境中就无法理解其意义。语言运用可以用来对具体情境中的交际语言进行分析和解释。语用技能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语用技能是指运用恰当的、社会可接受的言语表达方式去适应不同的情境,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的语言交际能力。主要表现为儿童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与他人的交谈,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语言操作能力、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语言操作能力:包括说话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人的语言理解能力。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对交际对象本身特征的敏感性;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心理预备能力:具备交流意愿,幼儿对话题感兴趣是关键。第二节儿童语言学习模式儿童在很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而抽象的语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儿童是如何学习和获得语言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界和心理语言学界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种有关语言学习和获得的理论模式。有关语言学习和获得模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对目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影响最大的4种模式: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和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一、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来源于巴甫洛夫和华生的基本概念。虽然在行为主义阵营中有关语言学习和获得理论观点不完全一致,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周围的语言环境和强化对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决定性作用。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其中的代表学说。1.模仿说代表人物:阿尔波特(Allport)20世纪20年代主要观点: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和临摹成人的言语学会语言的,儿童的语言是成人语言的翻版。2.强化说:代表人物:斯金纳(Skinner)主要观点: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强化、模仿学习而来的。3.选择性模仿说:代表人物:怀特赫斯特(Whilehurst)、瓦斯托(Vasta)70年代主要观点:儿童通过模仿获得的是范句的语法结构。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成人的训练,强调向儿童提供成熟的言语样本让儿童模仿,对儿童成功的模仿予以奖励。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优点与不足:看到了模仿和强化在儿童学习语言中的作用;但是抹杀了生理基础的作用,过分夸大模仿的作用;否定了儿童在语言获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先天论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儿童的语言学习的,所以许多学者将这种语言学习模式称为“语言获得的语言学模式”。它主要是指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流派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所作的解释。代表人物:乔姆斯基(Chomsky)50年代主要观点:强调先天遗传的作用。认为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言语获得装置(LAD)来实现的。具体来说,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是通过先天的普遍语法向个别的语法转化学会语言的。个别语法就是儿童接触材料之后内化了的语法规则,是下意识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是由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语言获得装置以生来具有的普遍语法为依据,对具体接触的少量的语言材料提出初步的假设,然后再将这些假设逐个与具体接触的语言材料的结构进行对比,接受彼此相符的假设,产生母语特有的、抽象的语法结构,修改不符合的假设或者重新提出新的假设,最后建立一套个别语法规则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获得装置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儿童按照语言获得装置的内容来决定母语的结构形式,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语句。这个过程是由儿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主完成的,并非周围人所强加的。优点与不足:重视生理和心理基础,但看不到后天环境的作用;很多观点是先验性的,无法检验;从另一个极端否定了儿童在语言获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认知相互作用论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是认知发展理论有关儿童语言学习的理论观点,同时深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该学习模式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来源于人类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强调儿童智慧、思维等认知因素的发展对语言发展的作用,认为语言与认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反映。代表人物:皮亚杰主要观点:语言来源于人类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的语言是主体与环境中的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依赖于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机能从最初的不稳定状态过度到稳定的平衡”渐进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优点与不足:考虑到先天与后天的因素,但过于强调认知对语言发展的作用四、社会相互作用论社会相互作用论具有认知相互作用的基本范畴,与认知相互作用论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有相似的观点。两者都认为,语言来源于个体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与认知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社会相互作用论更强调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和交往背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代表人物:布鲁纳(Brunner)等。主要观点:语言来源于人类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环境,特别是语言交往环境在儿童语言结构获得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将儿童及其语言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动态的,强调儿童指向语言(CDS)的作用。优点与不足: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儿童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能动地建构语言的事实,强调成人向儿童提供语言样本,主张成人注意重构、扩展儿童不成熟的句子等。但其过于强调成人的语言输入,强调儿童指向语言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自身加工语言的心理过程。第二章当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完整语言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及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应理解、掌握完整语言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等三种语言教育观念的内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贯穿着一定的指导思想,即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念。这些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效果,对语言教育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首先需要同时树立完整语言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明确回答语言教育是什么,语言教育和其他领域教育有何关系,以何种途径实施语言教育等问题。这些基本观念既是学前儿童教育总的指导思想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当代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成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中具体运用的必然结果。一、完整语言教育观(一)概念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即强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二)基本内涵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听、说、读、写4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对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