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2了解对联的特点3掌握对联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联导入: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二)名人巧对对联的轶事郭沫若在私塾考对子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毛泽东巧对私塾先生跳跳跳,跳下地。飞飞飞,飞上天。少年林则徐机灵应对鸭母无鞋空洗脚,鸡公有髻不梳头。(三)对联的起源1、桃符北宋王安石《元日》就描绘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正是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推动了对联在民间的普遍盛行。出现了解缙、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毛泽东在他的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了解缙的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3、清代乾隆皇帝的普及推广清代乾隆皇帝也十分喜爱对联。封建帝王烦人推崇影响到全国,当他们用对联来粉饰太平时,百姓也必须效仿。久而久之,客观上起到了普及推广的作用。清朝才子纪晓岚是作对联的高手,至今流传他的很多故事。故事一:穿冬装,摇夏扇,糊涂春秋居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故事二:十口心思,思家思妻思父母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四)对联的含义1、对联定义:2、对偶与对仗对偶只要求两个句子字数相等。字面意思相对应、句子构造方法相近似,从而造成两个句子的对称。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还要求两句中相应的位置上字音平仄相对,字词的虚实相对,而且词类相对。(五)对联知识1对联的别称2对联的量词3对联的字数与言的关系4叫法、分类(六)对联的特点1字数相等人物风流,江山锦绣;烛光灿烂,桃李辉煌。2词性相对,且位置相同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4文字要相别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春日驱寒南粤大地新年乐。渊深者修诸己,汲养者惠于人。5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春情寄语千条柳;平平仄仄平平仄世第流芳万卷书。仄仄平平仄仄平古代四声和现代四声有区别三、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