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中特概论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精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事件时间事件名称事件后果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几千人呼吸道发病,约60人死亡40年代初,每年5-11月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浅蓝色烟雾刺激喉、鼻,植物变黄,到1955年死亡400多人1948年10月26-10月31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天内有6000人患病,17人死亡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4000人死亡并连续发生3次1953年始发现日本水俣事件180人患病,50人死亡1955年-1972年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患者超过280人,死亡34人1970年日本四日市事件500多人患病,10多人死亡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5000多人患病,16人死亡伦敦雾霾事件人类文明历程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原始文明(蓝色文明)时段主要特点人口数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观念公元前200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采集渔猎自然物全球人口数约1亿左右人与自然是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敬畏自然,自然中心主义依赖关系农业文明(黄色文明)时段主要特点人口数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观念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8世纪农耕和畜牧自然物全球人口数约5亿左右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和谐”亚人类中心主义顺从关系工业文明(黑色文明)时段主要特点人口数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观念公元18世纪至今300年制造自然物,改造、征服自然到二十世纪末,全球人口数约为60亿人与自然处于不和谐状态人类中心主义掠夺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并不是只强调文明而忽视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承载力理论为依据,在发展与文明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从过去以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目标和谐关系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教学目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难点•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2017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沁园春.霾》•201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总书记的面朗诵《沁园春.霾》:•“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上海松江死猪事件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河北钢铁公司大气污染关乎生存:生态危机可能导致人类走向灭亡关乎发展: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发展资源关乎和平:生态资源会引发大规模冲突战争关乎稳定:人类独特生态系统有稳定临界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2.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属于自然•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2)生态文明理念——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违背自然规律(3)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获取与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恢复元气不欠新账——休养生息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建设美丽中国,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淡水资源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环境保护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大颅榄树保护优先,就是在生态脆弱、生态系统重要的地区,严格控制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适度控制其他开发活动,缓解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压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资源开发中环保工作中生态修复中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源头治理放在首位自然修复放在首位(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高碳的经济模式,是以碳为能源的生产方式。高碳就会产生污染。一是对空气产生污染。二是资源的开发也会破坏生态环境、煤炭资源等。发展低碳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切实转变生活消费价值观,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摒弃浪费型的高能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克服奢侈消费、“面子”消费、“便利”消费等陋习,树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可持续消费观,使低能耗、与环境友好的生活消费方式逐渐成为社会风气。在耗能巨大的出行方面,鼓励人们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少排放污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例如,大力推广使用自行车、地铁、轻轨、公共汽车、铁路、水运等交通工具;发挥信息化优势,尽量在线处理人们交往的各种事务,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在住的方面,提倡住宅采用低碳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的厨房系统,使居住实现生态化,既舒适实用,又节约能源。在衣着方面,限制高能耗的纤维产品,提倡可再生植物纤维做原料的衣物,使人们衣着既时尚美观、有利于人体健康,又减少能源的消费。在食的方面,提倡节能烹调方式和烹调工艺,限制高能耗的食品,禁止豪华宴席、浪费性消费,提倡低能耗的营养丰富的消费产品和消费结构。在商务和公共服务方面,宾馆、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要厉行节水节电,合理控制空调的制冷、制热温度,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娱乐健身方面,歌舞厅灯光照明、音响、空调等要适度,提倡回归大自然的室外娱乐健身运动,尽量减少耗能高的室内娱乐健身器材。水电装机全球第一风电装机的增速全球第一•低碳清洁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规模全球第一青岛啤酒二厂每年有220万吨处理后废水作为城市景观用水排放核电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旅游绿色服务清洁生产(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优化国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第一梁是“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第二梁是“形成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三梁是“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组织制度体系”,第四梁是“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构建改善环境质量的工作体系”。八类制度:指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开发保护、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环境治理体系、市场体系、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一)推进绿色发展。(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7年两会,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家庭,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清单管理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自2007年太湖严重蓝藻事件以来,河长制便逐步走进国人视野,该制度由无锡市首创,并于2007年8月推行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加油,美丽中国!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