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流程法”:主动引导网上舆情2011-09-0505:13:00来源:浙江日报(杭州)正确认识和应对网络舆情,理解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发展运用好网络新媒体,是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我市从现实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建立了突发性公共事件网上应对“五步流程法”,改变突发网络舆情应对无章法可循现象。突发性公共事件网上应对“五步流程法”第一步:网上快报。规定在事发3小时黄金时间内必须快报事实,先入为主,实现“网络首发”。如2009年9月9日路桥区“幸福人家”工地发生泥浆池坍塌死亡7人的重大事故,在事发2小时内就在主流网络媒体主动发出简讯,第一时间抢占了网上话语权。第二步:网上通报。迅速召集网上新闻发布会,通报事情相关情况。时间须在12小时内,快则几小时。相对完整报道突发事件相关情况,但要留有余地,特别是慎报原因,基本原则是“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多报态度”。如天台“2·18”事件连续举行6次新闻发布会,让广大网民拥有充分的知情权,赢得了事件的成功处置。第三步:话题引报。在网上新闻发布会或新闻通稿发布一结束,立即发动网络评论员主动研判和设置话题,分核心话题、次生话题、衍生话题三类,超前设置发布、跟帖引导。如三门“4·5”交通肇事案发生后,三门县及时展开正面引导,发动网络评论员设置话题,正面回应。第四步:后续跟报。对突发事件一有新进展,立即采取网上新闻发布跟进,让网民有更充分的知情权。如温岭“6·6”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死亡案,我们及时做好后续跟报工作,将舆论热点转移到死因报告上,让公众明白真相。第五步:尾声少报。当整个事件处置接近尾声且网上舆论相对缓退平息时,原则上以少报为妙,无需在网上总结,无需续报经验做法,以免再起网络风波。若该事件无新进展或传统媒体跟进报道,一般在网上延续时间不会太长,短则3天,长则7天。实施“五步流程法”的基本成效和体会“五步流程法”的实施,使我市网络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初步步入常规化、程式化的管理轨道,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做到“三个转变”:从以堵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开明度。以前一发生突发网上负面舆情,第一反应是封、堵、删,现在第一反应是如何开流、疏导,重在用主流、权威及真实可信的声音占领网上舆论主阵地。去年5月,“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被打”事件在网上出现时,我们没有简单删帖,而是主动设置话题导报,开展网络大讨论,发动网站论坛设置主题帖,及时引导,网友纷纷跟帖谴责肇事者,形成了对郭文标一边倒的支持。后来,肇事者主动上门道歉。此事件既教育了肇事者,也教育了广大网民,成了一堂生动的精神文明教育课。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转变,增强网络舆情预警能力。以前大多是网上出了事才发现,跟在后面监管,被动应对。实施“五步流程法”后,特别是坚持了网上快报,使网上舆情早知道、早发现、早处理,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研判、应对,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如2009年因杭州银泰进驻椒江新时代购物中心,商场重新装修,有些摊位撤柜,网上出现“新时代倒闭了”的声音,严重影响了商场经营与声誉,椒江区网宣办发现后及时在网上通报相关情况,迅速平息了“新时代倒闭门”。他们还与信访局、区政府热线、重点工程指挥部等建立点对点联系人制度,保持信息互通,有效实现网络舆情预警、引导。从突发救急向常规常态转变,形成流程式操作模式。以前突发网络事件一发生,如同“救火”一般慌里慌张、忙前忙后,无章可循;现在有了“五步流程法”后,按照流程步骤操作,使应对处置有流程、有步骤、有秩序,趋于常态化。路桥“9·9”重大事故和天台“2·18”事件的成功处置,得益于我们启动了网上舆情“三个时节点”监管机制和“五步流程法”,依照有条不紊的流程操作和及时连续的新闻发布会,主动发出强大的网上主流声音,抢占了网上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