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6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文学常识“词”:(1)词是诗的别体,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2)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3)词牌: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字数、押韵等上都有规定。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也就是说词牌表明形式,词题表明内容。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等。(4)词的分类: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②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学习重点]写作背景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第一册(苏教必修)《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橘子洲舸怅寥廓峥嵘挥斥方遒浪遏飞舟qìnjúgěchàngliáokuòzhēngróngchìqiúè北怅寥廓峥嵘岁月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名词做状语,向北。感慨、思考。辽阔的宇宙。不平凡的日子。热情奔放,劲头十足。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名词作动词,视……如粪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恰看找韵脚一、整体感知全词思考以下问题:1、上片的开头三句交待了什么?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景物)?3、面对以上的景物,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4、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起句1、词的开头三句交待了什么?人物:诗人地点:橘子洲时令:深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景物)?山树水船鹰鱼万物湘江秋景图品析精巧的词语,概括秋景的特点1、用了色彩鲜明的暖色词:如:“红遍”、“碧透”等。2、用了积极向上、动感鲜明的动词,如:“争”、“击”、“翔”、“竞”。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景色特点一:山水相印,绚丽多姿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景色特点二: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有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气魄,是一首秋的赞歌。对比阅读:诗中所写秋景与古人常写的秋景,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A、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C、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人:悲秋,凄婉哀伤、孤寂冷清研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主要原因:“诗言志”。人的情怀抱负不同,作品的情感自然有异。[鉴赏要点]1.写壮景,抒豪情。思考: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壮丽的。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种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这与诗人所处的那个革命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也有关。他不是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他有着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第一册(苏教必修)3、面对以上的景物,诗人有什么样的感想?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派政治势力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夺更为激烈。国民党的右派分子和共产党右倾分子之间的斗争尤甚。这首词正是作者要离开长沙去广州前,重游橘子洲时写的,而作者此行去广州的任务正是要发动民众,开办讲习所。提示:由自然万物的竞争联想到人类社会的竞争读上片小结上阙内容:•上阙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描绘了绚丽的生机勃勃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然后自然地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上阕独立寒秋图思考:国家的命运应由谁来主宰?请同学们认真在词中找答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那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百侣、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题。答案朗读,看板书,概括中心峥嵘岁月图问题:“峥嵘岁月”是指哪段时期?“百侣”又是指哪些人?知世论文-背景2:“峥嵘岁月”应该是指1911——1923年这一段时间。毛泽东在长沙长达13年的火热生活。在这里他曾在湖南省一师学习,毕业后在小学任教,从事革命活动。登山和游泳是他最喜爱的锻炼项目,他常和同学到橘子洲头畅游,攀登风景秀丽的岳麓山。词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充满豪情,就是他当时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百侣”指毛泽东在湖南省一师的好友。下阕有没有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怎么回答的?词人塑造了一群以天下为己任、充满壮志豪情的革命青年形象。“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问句结尾,回答“谁主沉浮”:投身革命,急流勇进,担负大任。下阕小结主宰国家命运的,应当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下阙追忆往事,借事抒情,巧妙的回答了上阕的问题。中心思想本词通过描绘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及回忆当年与革命战友同游橘子洲的生活,表现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决心改造旧世界的伟大抱负,抒发了他们激流勇进、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中国的凌云壮志。听录音,鉴赏远眺山树水船鹰鱼万物景近观仰望俯瞰⑴、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写景的?由看到的眼前的景想到世界上的万物,再由世界上的万物联想到人类社会,面对这样的热闹场面,诗人禁不住发出了自己的感慨:谁主沉浮?接着通过回忆起当年与百侣们在书院读书的情景,含蓄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总之,诗人的情都是由眼前的景而触发的。⑵、词人是怎样触景生情的?[鉴赏要点].对比手法的运用。思考: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满山红遍”与()主要是颜色的对比;()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是于明处对比;()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表明)是暗含的对比。“漫江碧透”“鹰击长空”“万户侯”“万类霜天竞自由”“漫江碧透”“鹰击长空”“万户侯”“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第一册(苏教必修)[鉴赏要点]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思考: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漫”字写出了()“争”字写出了()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红之广江水溢满之状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红之广江水溢满之状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第一册(苏教必修)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