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共25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ɡě)寥.廓(liáo)峥嵘.(rónɡ)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篱.墙(lí)彷.徨(pánɡ)默默彳亍..(chìchù)C.河畔.(bàn)漫溯.(sù)青荇.(xìnɡ)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飘泊.(bó)纤.绳(qiān)忸怩..不安(niǔní)解析:B项,“颓”应读tuí;C项,“畔”应读pàn;D项,“纤”应读qiàn。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萧瑟油纸伞意气风发B.惆怅芬芳万户候枯燥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荆棘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解析:A项,沧-苍;B项,候-侯;C项,和-合。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________的客观物象。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2)吟诵唐诗宋词,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高我们的文学________,使我们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3)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________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4)杜甫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________,因而被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A.情意修养媒介剧变B.情感休养媒体巨变C.情意修养媒体剧变D.情感休养媒介巨变解析:(1)情意:感情心意。“情意”比“情感”范围大。(2)“修养”指态度与涵养;“休养”指休息调养。(3)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4)巨变:巨大的变化,多指好的变化。剧变:剧烈变化,多指时事以及不好的巨大的变化。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C.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解析:A.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使用正确。B.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使用正确。C.水乳交融:形容关系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使用正确。D.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符合语境。答案:D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切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来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B.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诗人魏尔伦”之后加“的诗”;B项,“担当”与“文化精神”搭配不当,可在“文化”前加入“传承”;D项,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读者”。答案:C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晨间听蝉,想其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亦是禅。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A.④②①③⑥⑤B.③①④②⑥⑤C.④⑥②⑤③①D.③④⑤⑥②①解析:③承起句的“高洁”,将蝉喻为“隐士”,①则描述“隐士”的生活特点。这两句先写出蝉的习性、特点,突出其“高洁”,然后④②再回应句首的“晨间听蝉”,描写晨间蝉鸣的特点,接着⑥⑤写听蝉的感受和感悟,自然归结到结尾的“蝉亦是禅”。答案:B7.名篇名句默写。(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4)________________,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5)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注意“寥廓”“遏”等字的写法。答案:(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万水千山只等闲(4)芭蕉不展丁香结(5)战地黄花分外香二、阅读鉴赏(5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8~9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8.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诗人对它们的描写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首先,理解意象的本意,然后结合写作年代及具体诗句分析意象的深层含义。答案: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象征了苦难的祖国,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蕴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苦难的痛苦、悲愤。9.这首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要求分析修辞手法,调动关于修辞手法的知识储备,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答案:比喻、排比。整首诗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来抒发感情,形象而生动。“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运用了排比手法,很有气势地写出了诗人对祖国苦难的痛心和激愤。(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0~14题。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1920年1、2月间作10.“年青的女郎”比喻什么?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年青的女郎”比喻自己的祖国。这一形象的比喻,既是对祖国的热情赞美,又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眷念之情。11.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炉中煤”?(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炉中煤”浑身都在燃烧,十分炽热。诗人把自己比作“炉中煤”,形象地表明诗人思念祖国的情绪是何等炽热、何等强烈。12.怎样理解“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一句的含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煤虽是黑的,但经燃烧能生成火,其他再漂亮的石头也不能。诗句的寓意是:别嫌我外表难看,其实只有我这一类人对你才有无限的忠诚和热爱。13.本诗采用第二人称“你”来写年青的女郎,这种表现形式对抒发思想感情有何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采用面对面地赞美、倾诉的形式,情感表达更直接、更感人。14.本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每一小节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头,有何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复咏唱,一唱三叹,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炽热的爱。(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5~16题。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5.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意象的特征,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和“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和萧条。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16.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和颔联为“孤舟”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通过写“帆”“桨”正面写“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抒幽思的情怀。同时,还应细细体会“孤舟”中“孤”的含义,不仅是写出“舟”之孤,而且更写出了诗人之孤。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这首诗写行程中所见之景,抒发了羁旅思乡之情。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起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